廣東:力推供給側改革 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作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領頭羊”,未來廣東海洋經濟如何提質增效,繼續保持領先勢頭?近日正式印發的《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十三五”時期廣東將從優化海洋開發空間佈局、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強化海洋資源環境保護等3方面著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率先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綱要》指出,“ 十三五”時期,廣東省將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堅持陸海統籌、科學開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加強海洋資源環境保護,提升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率先在全國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為此,廣東將優化海洋開發空間佈局。編制實施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快建設珠三角海洋經濟優化發展區和粵東、粵西海洋經濟重點發展區,積極構建粵港澳、粵閩、粵桂瓊三大海洋經濟合作圈,以“六灣區一半島”為單元,優化全省海洋空間分區規劃,制定實施灣區發展一攬子規劃,建設美麗海灣。科學統籌海岸帶(含海島地區)、近海海域、深海海域三大海洋保護開發帶,重點建設一批集中集約用海區、海洋產業集聚區和濱海經濟新區,推動海陸空間統籌利用試點,構建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優化提升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船舶等傳統優勢海洋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海水綜合利用等海洋新興產業,集約發展臨海石化、能源等高端臨海產業,加快發展港口物流、濱海旅遊、海洋信息服務等海洋服務業,加快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建設,深入推進科技興海,加強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促進海洋科技創新和成果高效轉化。創新海洋資源開發管理方式,加快海洋信息化資源整合,推進智慧海洋建設。加快現代漁港建設。

強化海洋資源環境保護。科學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和近岸海域禁填區、限填區,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加強海洋生態系統建設和保護,加大海岸帶保護力度,開展河口、近岸受損生態系統修復,嚴格實施休漁制度,實施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洋保護區建設工程。實施陸源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禁止濱海旅遊休閒娛樂區的汙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海域。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強化海洋汙染防治和生態管控,嚴格海水養殖環境准入,集中處理港口、航道、船舶、海洋工程等海上汙染物。實施嚴格的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嚴守全省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底線。實施海洋生態環境風險預警工程,提高防災減災和突發事故應急能力。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積極參與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記者 吳 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