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曹操要小心,不要觸發他的錦囊效果

追擊曹操要小心,不要觸發他的錦囊效果

文/閒聊三國

和現代戰爭相比,古代戰爭的信息密度和信息傳遞速度要慢得多。這給指揮者帶來一個很大的難題:做判斷時可以依據的情報太少。

在雙方發生接觸戰時,指揮者還有很多可以直接觀察到情況,可以作為決策依據。一旦雙方拉開距離,做判斷就變得更加不容易。

《孫子兵法·軍爭篇》裡說“歸師勿遏”,講對於撤退中的敵人,一般不要進行阻攔追擊。這當然並非是教人保守或者膽怯,而是孫武強調,追擊戰中,指揮者只能憑藉對戰局的理解和預測來決定,因此需要謹慎為之。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二次攻打張繡的南陽,但他聲東擊西的計策卻被賈詡識破,被張繡軍將計就計打了個埋伏。隨後,劉表應約出兵,與張繡夾擊曹操。但曹丞相的謀略畢竟比這兩人高多了,隨即在安眾縣施展計謀,打敗了張繡劉表的聯合軍。

追擊曹操要小心,不要觸發他的錦囊效果

就在這時,荀彧傳來了袁紹想要進兵許昌的消息。為了保住大本營,曹操急忙撤軍。張繡得知曹操退兵,立即決定追擊曹操。這時,賈詡勸說道,“不可追也,追之必敗”。但張繡卻在劉表的勸說下一起追擊曹操,果然大敗而回。

這時,賈詡卻又說道,現在可以再追擊了,一定可以獲得大勝,並立下了軍令狀,如果不勝,甘願被殺。劉表不肯再去,而張繡聽從了賈詡的話,繼續追擊曹操,結果獲得大勝。

追擊曹操要小心,不要觸發他的錦囊效果

回來之後,張繡和劉表都很好奇,為什麼兩次追擊一敗一勝。賈詡解釋說,曹操退兵時必然有所防範,必然安排軍隊殿後,貿然追擊的張繡劉表不是對手。而曹操之所以在僵持階段就選擇退兵,一定是因為總部許昌有情況,因此一旦打退追兵,肯定不會再有提防,因此再追就可以獲勝。張繡和劉表聽了,都恍然大悟。

在追擊曹操這個問題上,張繡和劉表的決策方法是最常見的直線思維。第一次追擊,他們只看到了曹操的撤退,沒有思考曹操在戰局僵持的情況下突然撤退,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而以曹操的謀略等級,又怎麼可能不做任何防備就跑。

在盲目追擊,觸發了曹操的錦囊效果之後,兩個人又沒有分析情況的變化,再次錯誤地判斷了敵情,差點兒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這樣的思維方法,遇到事情時,只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會有真正好的想法出現。

追擊曹操要小心,不要觸發他的錦囊效果

賈詡在追擊曹操的問題上,不但明白熟讀兵書的曹操肯定會有所防備。而且在並沒有情報參考的情況下,判斷出面對張繡和劉表,曹操依然要快速撤退,一定是發生了非常緊急的情況。而以局勢分析,能讓曹操必須回救的,只有大本營許昌。

在這一分析的基礎上,賈詡當然也就能夠按照邏輯推理出,一旦張繡劉表追擊失敗,曹操肯定會放鬆警惕,這時再追,反而可以取得勝利。

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一切情況都在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能夠看破這一點,才能在智力的角逐中,佔到上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