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存在996吗?为什么?

可耻的匿名用户


欧美国家没有996,他们提倡的是有好的生活状态,有高质量的生活,每个让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尤其是在工作方面。他们的几乎全部都是私人企业,老板和员工都要承担很大的工作压力,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必须要缓解压力和紧张疲劳等,所以要有相应的措施,这就是需要较多的休假,还有他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员工制度保障等方面比较成熟,所有就有较高水平收入,较合理的员工休假制度。

我国还在发展阶段,员工们保障措施还不完善,收入的贫富不均,员工还不能很好的有福利措施。很多私人企业公司没有更多的钱拿来保障员工的福利,所以只能靠大家拼命努力工作才能维持公司的企业公司的经营,所以才有996制度。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也逐步取消996制度,保障员工享有正常的工作休假待遇。


user正在努力


我还不知道996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先猜了一下:

上9小时班,加9小时班,休息6小时继续?

还想着这有啥效率?一人天三份的工资,哪个老板付得起?

然后度了个娘,原来是:

9点上班、9点下班、午休1~2小时,一周6天工作制,重要的是不给加班费。

还好了,实际上相当于8+3小时×6,对于大部分基层工作来说,基本上还是有效率的

至于钱多钱少,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把基础工资调高不给加班费,还是调低基础,抽出一部分作为加班补贴,都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手段,开心就好。

度娘上举例说,58同城这样干。就是那帮成天打电话的人吧?说明这种工作的可替代性非常强,也就是稍加培训,人人都能得了,放在市场上就会供大于求,大家卖自己的时候,就只有拼价格了。

据说欧美不会这样,看看外企就知道了,欧美企业在这点上做的很好,但是,他们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很难进去。

日企和台企,加班也比较严重。听说,经常是课长、部长不走,员工也不敢走,估计也没有加班工资了吧。

整体来说,儒文化圈的人,包括中日韩东南亚地区,比较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特别适合做“农夫”

所以,我们选择制造业,是个不错的出路。甚至,我们喜欢把所有的行业都“制造业化”,弄成个苦力型的模式,这个与文化传统、人员素养、教育侧重、思维习惯等等都有很大关系。

这种特质,欧美人想做也做不到,是我们独有的优势。

我们就是这样一种人,认清自己、扬长避短,才能无往而不利。


n是名n


有机会的话,出去看看吧。朋友。发达国家我不知道。印度,越南工人都不愿意加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