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为什么李云龙的部队战斗力那么强?

用户68397190591


众所周知,武器装备、士兵训练水平、指挥官军事谋略、战斗精神等是二战时期衡量一支部队战斗力水平主要因素。《亮剑》中,李云龙所带的部队能在八路军中脱颖而出,这和李云龙的个人实力是分不开的。

李云龙从1927年投身革命,在实战中成长,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干到团长一职,这足以说明李云龙的军事指挥才能是合格的,他虽然出身草根,大字不识一个,也没有上过军校,但是他却具有很高的战略眼光。在指挥作战方面,李云龙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总是能想出很多“鬼点子”,就拿打山崎大队的那场战斗来说,为什么陈瞎子率领772团连续进攻了八个小时都拿不下山崎大队的阵地,李云龙却轻而易举拿下了呢?这就是李云龙打仗有想法,想到了挖地道丢手榴弹的“计策”。

其次,李云龙治兵也确实有一套,他当了独立团团长以后,及其注重士兵的训练,他甚至说,平时训练伤了几根肋骨总比战场丢了性命强,除此之外,李云龙还非常重视官兵的思想教育,他在部队提倡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的精神。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李云龙的带领下,他的部队成了一群嗷嗷叫的野狼。

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武器装备很差,即使后来有了自己的兵工厂,但是因为部队扩充太快,也是供不应求,李云龙当时带领的新一团、独立团都是八路军扩充的部队,武器装备只有靠自己解决,李云龙在旅长的默许下,通过突袭据点、与伪军交易等方式获得了大批武器,这还不算什么,李云龙在帮晋绥军楚云飞部平叛时,居然将其一个营的装备占为己有,这也可以看出老李脸皮厚,为了提高自己部队战斗力也是煞费苦心了。


兵说


首先,作为一个主力团的最高指挥官,李云龙本身是出生草根,但是在实战中成长,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八路。曾于1927年参加“黄麻暴动”,后投身革命,在红四方面军,从战士当到团长,1934年参加万源保卫战,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


有一集被处罚,他开玩笑说他在过雪山草地的时候就被下放过炊事班背黑锅。可见,是久经历练,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油条了。这样具有丰富作战和智慧经验的指挥官,在对目标的把握,战场形势的把控,战术指挥手段方法的运用上,基本上是炉火纯青的,总指挥徐向前称他打仗鬼点子多,为人桀骜不驯,胆识过人。《亮剑》剧中也多次描写他因为经验丰富,想法创新,胆大心细而打败敌军,取得丰硕战果——

1940年,苍云岭之战,率新一团击溃坂田联队,摧毁坂田指挥部。

1940年底,率独立团参加李家坡战斗,在开阔地展开土工作业,缩短与日军环形防御工事的冲击距离,展开密集的手榴弹火力打击,全歼日军山崎大队。

1941年,率领独立团一营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击毙服部直臣少将以下一百余名日军军官。

1943年,因物资不足,率独立团一营在野狼峪伏击日本关东军两个中队,展开白刃战,全歼日军371人,自身伤亡358人,震惊中国与国军最高统帅部与蒋介石。

1944年,攻打平安县城,发展成了一场围点打援的大会战,中日投入兵力竟达30万。李云龙全歼平安县守敌,山本一木被炸死。

解放战争中,李云龙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其次,说手下,强将手下无弱兵,李云龙手下个个都骁勇善战。

张大彪,原著中是宋哲元麾下大刀队的一个排长,参加过喜峰口战役。后来为安置母亲开小差离开部队,不想老母与其他村民已被日军烧死,于是参加八路军,电视剧中,张大彪最初为一营长,勇猛果敢,执行命令坚决。

魏大勇,和尚,原中央军七十二师士兵,忻口会战时负伤被日军俘虏,后加入八路军386旅独立团任政委赵刚警卫员,后被李云龙安排为自己的警卫员。骁勇善战,忠诚可靠,关键时刻救过李云龙的命。

段鹏,段家沟人,从小习武,练过铁砂掌,内功深厚,性格耿直,坚毅勇敢。抗战时期,因被日军欺负,受李云龙引导而参加李云龙的独立团,实力和魏大勇相当。参加了攻打平安县城剿灭黑云寨战斗和赵庄战役。战后成为李云龙重点栽培的特种战将领。

孙德胜,八路军386旅独立团骑兵连连长,是团长李云龙颇为看重的虎将。原为石友三部下,后弃暗投明,性格刚烈,视死如归,为独立团训练了一只专业的骑兵部队。在1942年反扫荡中,他率领骑兵连与日军骑兵联队血战,他在被日军斩断左臂的情况下,仍举起马刀,大喊“骑兵连,进攻!”,场面催人泪下。

第三,李云龙对手下,是没说的。放权给手下去努力经营发展。鼓励手下进攻,缴获物资,护犊子。

综上所述,李云龙的特点是——

自己作风过硬,能够起表率作用,每一次打冲锋,自己都是身先士卒。然后自己的点子,都是能让战斗取得战果,跟着这样的领导,大家都觉得有干劲。

敢说敢做,敢作敢当,男子汉大丈夫。砍了黑云寨二当家的,八路从上到下当没看见,威信不减,因为晓得他做得对,有骨气。

会经营,一个团的编制,搞出了一个师的装备,人员,个个肥的流油,武装到牙齿。

有这样的将和手下的兵,自然而然,是一支虎狼之师,攻无不胜,战无不克。


HannibalLecter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有一种精神叫亮剑精神: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集成于一身的便是《李云龙》

李云龙是条汉子,而且是条草莽气息十足的汉子。说别的形容他就不贴切不符合他身份了。当时的抗日军队大多都是些农村走出来的人,基本上没有收到过什么教育,所有的体现一部分是人性的发现,一部分就是一个战场老兵对带兵打仗的一种体会。所有他带兵能赢得人心。

一个人有战斗力没用,主要是会调动战斗力,使整体战斗力得到提升,每一个人都是一把亮剑。

李云龙打仗善于运用战术,不是一点策略不讲的死扛,而是退无可退的时候,敢于直面任何对手。

记得电视剧里有一个场景,李云龙和赵刚领着他们残余的部队藏在一个庄子里,外边被日伪军包围,李云龙部想到的不是出去拼命,而是用庄子里复杂地形拖住敌人,到夜里再突围,进入村子的敌人又不能全部消灭,

李云龙在影视剧中都是会和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的,而不是只作为一个指挥者,敢于第一个冲上去,迎阵杀敌,李云龙身上正是这种精神——军人的精神,炼就了他的果敢、敢于牺牲和血性。

我们需要这样的军人,我们需要这样的领导者,我们要缅怀这些革命前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