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崑崙
毛澤東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譯文
破空而出了,
莽莽崑崙山,
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雲。
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稜,
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
有些人或許葬於魚腹。
你的千年功過是非,
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崑崙:
不要你如此高峻,
也不要你這麼多的雪花。
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
把你斬為三片呢?
一片送給歐洲,
一片贈予美洲,
一片留在東方。
在這和平世界裡,
整個地球將像這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註釋
崑崙:山脈名稱。其主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交界處,東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東延伸後與岷山相接,因而紅軍長征時所經過的岷山,也可以看作崑崙山的一個支脈。作者自注:“崑崙: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別的解釋不合實際。”
橫空出世:橫空,橫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險峻。
飛起玉龍三百萬:玉龍,白色的龍;三百萬是形容其多。這裡是說終年積雪的崑崙山脈蜿蜒不絕,好像無數的白龍正在空中飛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張元。張元句,始見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一,原作“戰死玉龍三十萬,敗鱗風捲滿天飛”。以後有關記載漸有出入。南宋魏慶之輯《詩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條作“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似為作者原注所據。“當年孫行者過此”,是當地居民傳說《西遊記》裡的故事。)
作者自注:“宋人詠雪詩云:‘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崑崙各脈之雪,積世不滅,登高遠望,白龍萬千,縱橫飛舞,並非敗鱗殘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國,好看不好吃,試為評之。”
周天寒徹:滿天冷透。
人或為魚鱉:有的人會被洪水淹死。《左傳•昭公元年》:“微(沒有)禹,吾其魚乎!”
倚天抽寶劍:傳楚宋玉作《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寶劍極長和帶劍的人極高大。
遺(wèi):贈與。
還東國:首次發表時原作“留中國”,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還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