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杜甫笔下的黄四娘?

这么近那么远114782751


唐肃宗上元二年,饱经丧乱的杜甫终于在成都暂时安顿下来,建草堂于浣花溪,第二年春暖花开,锦江边外,群莺乱飞,杜甫心情大好,闲来无事,串门于黄四娘家花径,有感于春天胜景,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之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阳春三月,花满芳径,草长莺飞,蝴蝶翩翩起舞,诗人沧桑的心仿佛在刹那间也得到了暂时慰籍。

黄四娘生平事迹无所考,按杜甫诗句,应该与杜甫家相隔不远。黄四娘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疏篱茅舍,因地栽花,庭院鲜花不断,景色长新,引入入胜。从诗中看,两家应该长有往来,毫无违和感。家有芳邻,常来常往,如花解语,慰其痛苦,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事事透视


你怎么看杜甫笔下的黄四娘?

一、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

(原创)杜甫笔下的黄四娘出自《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第六首。

这一组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七百六十一年,因为是寻花,应该是春天吧!这段时间正好是作者寓居成都,在成都草堂时创作的作品。内容是在黄四娘家观赏盛开的鲜花。

二、原诗、词语赏析及试译

全文是: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词语赏析:

“黄四娘”,古时候常常以排行称呼作为尊敬,如张三、李四、赵六、王七,对男女的称呼都是一样,对女性只是在行第后面加上一个“娘”字,以示区别。

“蹊”,小路。

“留连”,恋恋不舍,依恋着不忍离去。

“恰恰”,黄莺啼叫发出的声音。

试译如下:

黄四娘家里那的鲜花,

开满了道旁的小路边,

那鲜千朵万朵的鲜花,

压得花枝都低下了头。

喜戏的蝴蝶在花朵上,

恋恋不舍地翩跹飞舞,

自由自在的娇媃黄莺,

在树枝上恰恰地啼叫。

三、杜甫笔下的黄四娘

杜甫寓居成都时,避开了战乱,生活较为安定,心情也就较好。于是趁着明媚的春光,在这鲜花盛开的季节,便到附近的黄四娘家去观赏盛开着的鲜花,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可以肯定地说,黄四娘姓黄,排行第四,既然种花,那么一定不会是老妪,还年青吧。加上个“娘”字,说明是女性,亦或是独居吧,因为诗中并沒有出现过别的人物。那么,黄四娘家为什么会种着“花满蹊”而且“千朵万朵压枝低”的鲜花呢?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黄四娘并不是普通穷苦老百姓。有闲心种花,而沒种粮食或瓜果蔬菜,也说明她是闲人。

鲁迅先生曾说:“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仔焦大也不会爱林妹妹的。" 据此推断,黄四娘定会是高于普通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的穷苦劳动人民,而且“自在娇莺恰恰啼”,娇莺啼应该在树上啼,才会“自在”。这也足以说明那是黄四娘家的一个小花园的情景。

那么,黄四娘究竟是一个什么人物呢?她不会是一个卖身的青楼女子。作为一位名闻四海正直而又名垂当朝的大诗人,许是不会与这样名声在外的女人往来吧!

黄四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当时的女性也不可能为官。根据以上解析,我认为黄四娘可能是当时与士大夫常常往来的歌妓、舞妓之类的人物,这种人物相当于现在的明星吧!在古时候歌妓、舞妓与士大夫、文人墨客通往来是再正常不过的。


高楼避愁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连连舞,自在佳莺恰恰啼。

观花使者心花痴,几笔钩岀心自如。

今日观花花不采,雪压梅出添蒨收。

随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