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1

“过来!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开始打游戏,打十分钟游戏!”确定这是爸爸惩罚调皮捣蛋的儿子吗?还让儿子打游戏?

等到镜头一转,我不禁笑出了声:


原来爸爸拿了一张白纸,写上“游戏”两个字贴在墙上,要求儿子用手不停地拍打这张纸,还要严格地计时10分钟。

原本低眉耷眼的儿子,当即“哇”地哭出了声,可是爸爸丝毫没有因为儿子的哭声妥协,坚持让儿子“打”游戏10分钟——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父亲指着墙上贴的“游戏”两个字,拿出计时器,监督孩子用手“打”墙壁上的游戏两个字。


你不是还喜欢看电视吗?那就对着“看电视”的纸条看10分钟!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相信经过这一次的惩罚,男孩再也不敢任意妄为地打游戏看电视了吧?也不敢再不听妈妈的话了吧?


这样硬核的惩罚让网友笑喷:


“硬核爸爸,太有才了!”


“宠妻狂魔”“儿子是充话费送的吗?”

还有网友评论说:“非常好,反正比打一顿效果好多了!”——的确如此,比起打孩子一顿,父母这样的硬核惩罚方式,才会让孩子终身难忘。

惩罚犯错的孩子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为了预防他下次再犯错误。

父母惩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做,比打骂更有效的惩罚方法,就是让孩子记得住教训,并管得住自己。

2

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不再犯错。

曾看到一篇《我是一张转转凳子》的检讨,内容是以凳子的口吻,写了四年级学生小语如何抽走坐在她前面男生的凳子,导致男生摔了大屁蹲的过程。

这封检讨书就出自小语之手,当时小语犯了错之后,就被老师抓了个正着,老师就要求她以童话的形式来写检讨书。

小语的妈妈看到检讨书后,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同时也为老师的惩罚方式点赞,毕竟这样的惩罚方式,可比批评效果好多了。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有一位网友讲过,他小时候特别犯嫌,不仅上房揭瓦下河捞虾,还经常撵着东家的狗,捉了西家的鸡,隔三差五就被别人上门告状。

他爸爸每一次都特别生气,眼看着口头警告不管用,爸爸就让他写检讨书,并且规定写不完300字晚上不让睡觉。

他还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啊,为了写检讨书只能拼尽了全力,结果还是被爸爸找出好多处错误,要么有错字,要么语句不通顺。

爸爸陪着他一句一句地改,直到全部改完才让他睡觉。后来他虽然还经常犯错,但是每一次爸爸都是让他写检讨书,当然字数要求也是水涨船高。

再后来,他就喜欢上了写作,考上了985高校的文科专业,现在成了一名文字工作者,他说最感谢的就是爸爸的惩罚,没有放弃他还引导他爱上学习。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魏坤琳在《家庭教育宝典》中说,影响孩子成的不是批评,而是错误的批评方法。如果方法正确,孩子不仅不会受挫,反而会因此得到成长。

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父母在不打不骂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既可以惩戒孩子,还可以引领孩子正上正途,这才是聪明的父母。


3

惩罚孩子正确的做法是这样。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惩罚与逻辑后果、消退和奖励可替代性良好结合的时候,惩罚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首先,惩罚错误行为,而不是羞辱孩子。

昨晚十点多,我刷朋友圈,看到同事小敏发了一条视频,视频中小敏的儿子乐乐正低着头被训斥,原来是上六年级的乐乐没有及时完成网课作业。

小敏下班回家,发现乐乐又忘记上传作业了,再一问居然还没有完成,这让小敏异常愤怒,一边斥责乐乐“你就知道玩游戏!”一边录下视频。

为了惩罚乐乐,小敏又把视频上传朋友圈,说要让亲朋好友都来看看,其实小敏这样做不仅伤害了乐乐的自尊,还会让乐乐更加不愿意学习了。

教育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侮辱性的称呼,贬损的评价以及轻蔑的指责,都会向孩子传递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信息,并对他们将来的幸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父母不要以为不打孩子就行,其实羞辱性的骂孩子比打孩子伤害更大,要知道身体的伤口好愈合,心灵的伤口可能一辈子都愈合不了。

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一定不要嘲笑和侮辱孩子的人格,而是要就事论事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且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其次,及时实施惩罚,而不是秋后算账。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演员霍思燕因为照顾客人忽略了儿子嗯哼,嗯哼就开始闹情绪,霍思燕安抚都没有用,气得她立马打电话给老公杜江。

杜江听完立马说:“我回来一趟。”不到半个小时,杜江真的到家了,立即指出嗯哼的错误,并且让嗯哼向妈妈道歉。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孩子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惩罚,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地说:“你等着!”其实孩子是听得出父母只是在威胁吓唬他,反而更容易肆无忌惮。

而且更忌讳的是,有些父母会秋后算账,把孩子几次错误积攒在一起,然后加重惩罚孩子,让孩子根本承受不了。

父母应该在孩子每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及时作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且要求孩子严格执行,才能让孩子知道不能触及底线。

做父母需要既权威又民主,很多时候,父母还需要成为一个命令者和惩罚者,以帮助孩子确立界限。

第三,尽量用负惩罚,而不是用正惩罚。

惩罚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用来降低某一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方法,包括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是指施加一个消极刺激,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增加做家务的时间,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负惩罚是指去掉一个积极刺激,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取消看电视或者减少零花钱,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通常情况下,负惩罚比正惩罚对孩子更有效果,因为孩子明白失去原有的权利,会让他们难以接受,才更愿意改正错误。


儿子P仔去年有段时间十分迷乐高玩具,每天至少摆弄半个小时乐高车队,我就明确跟他说,凡是犯了错误,就要减少玩乐高的时间,并且至少半年不给他买新乐高。

有一回他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还谎称是老师没有布置,我在确定他撒谎后,把他的乐高全都收了起来,两个星期不让他玩,从这以后他才不敢不认真写作业。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所以说,通常情况下,负惩罚比正惩罚对孩子更有效果,因为孩子明白失去原有的权利,会让他们难以接受,才更愿意改正错误。


父母亦步亦趋地惩罚孩子,让孩子产生自我约束的内驱力,才是帮助孩子积极向上的最佳方法。

4


对于P仔和露露,我一直遵循一本教育杂志,一位美国妈妈惩罚孩子的四条原则:

首先是冷处理,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父母可以把孩子带离到空旷地方,让他先哭闹个够,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是惩罚前,先警告孩子。比如孩子吃饭时把刀叉扔到地上,父母捡起来后警告孩子:“如果你再扔,就不允许你吃饭了。”让孩子有一个缓冲接受的过程。

再次是善用眼神制止孩子。比如孩子说脏话时,父母用严肃的眼神看着他,让他明白“你的行为是不对的。”然后再教育孩子说脏话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最后是帮助孩子想办法弥补错误。比如孩子把刚买的玩具拆卸了,父母可以鼓励孩子重新组装,既可以让孩子弥补错误,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负我媳妇!”硬核爸爸的惩罚方式太有才!


结合负惩罚使用,会让孩子更加懂得应该如何做才不会犯错。

如何正确地惩罚孩子,是父母需要不断学习的功课,更需要根据孩子所犯的错误大小,采取合适的惩罚方法,才能得到小惩大诫的良好效果。


所以,下次遇上什么事,可千万不要一言不发就邀请你们家的鸡毛掸子上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