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995年后的组织变革,富士康企业集团应运而生

(富士康人力资源管理大法2)接上一篇内容,富士康亟需调整组织形态适应新的大发展。

1996年,从台湾跨越海峡到深圳8年后,依靠大陆丰富的人力资源、强劲的市场需求及大陆积极开放的扶植政策,富士康公司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苦恼与幸福一并袭来。

富士康启动组织变革,推出事业处制

1996年,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开建。富士康公司的制造范围发生首次重大突破,开始接到连接器、电缆、电脑外壳、散热器等产品,产品多元化初现端倪。特别是个人电脑机壳量产上市,让富士康跨足电脑机壳、准系统领域。

与此同时,富士康公司在深圳工厂为主力生产的基础上,低调地开展全球布局,瞄准电子产业发达的欧洲,成立生产基地,开展急单与小批量、维修等生产和服务,为深圳工厂有效补充。

特别是1996年,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亲自出马,公司成功接获美国电脑大厂康柏的订单,距离公司的伟大梦想更进一步,即成为全中国最大及世界市场主要的专业精密组件制造公司。

“嗅觉灵敏”的郭台铭审时度势,开始思考组织变革。

为适应新的战略,富士康将公司组织从职能制调整为事业处制,事业处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产品为导向。各生产厂升级为事业单位,扩大运营权限,明确责任和目标,各事业单位独立核算,不再采用大锅饭形式,激发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各事业处可以建立自己的各种管理功能,比如人事管理功能、供应链管理功能等,这些功能在各事业处之间以前需要总部协调,现在具有一定权限,如用人计划、生产计划的排配等,但相关作业标准由中央职能单位制定,各事业单位成为利润中心。

另外,组织架构还增设新事业单位,主要开展一些新事业,如钢材事业处、镁合金事业处,这些单位新成立,面对的是各事业处的内部客户,为了协调资源,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所以挂靠在集团,各管理职能由中央代管。

1998年前后,富士康还在内地及海外进行了投资设厂,这些单位是归属于相应事业单位,如晋城归属模具事业处管理,苏格兰厂和爱尔兰厂归属铁壳事业处,捷克厂归属组装事业处管理。新事业单位挂靠集团、海外内地设厂归属事业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管理的效率。

在这时期的富士康企业集团总部是台湾土城,在大陆和海外的各单位主要负责生产和维修服务,而接单、产品开发等功能都由总部完成。

富士康开始塑造企业价值观,提倡“从业精神”

富士康善变,变中求稳,稳中求变,上世纪90年代亦有之。

新事业单位不断出现,让富士康中央职能快速扩大。富士康通过中央职能与各事业单位联系,形成了富士康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是操作型管控方式。在战略制定、各种管制系统的建置,包括运营管理、品质管理、人事管理、绩效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都必须执行公司中央职能单位制定的政策和要求。


解密:1995年后的组织变革,富士康企业集团应运而生

富士康企业集团时期的组织架构

这个阶段,富士康运营权限开始向事业处下放的同时,中央在人、财、大宗商品的采购、资讯等职能进行了健全强化集中,这对于富士康形成集合整合的战斗力非常关键,特别是面临组织规模快速扩充的情况。1995年后,富士康公司名称改为富士康企业集团。

新客户、新产品的到来,富士康公司规模的扩充和事业制化,带来的是运营权限的下放,但权力的下放,组织可能会变成一盘散沙,虽然有中央重要职能的强化,但这些部门等各事业单位没有直线的权力线,只是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富士康开始大刀阔斧调整组织,即建立事业部制的组织建设策略。

这个时期,富士康组织建设策略为融合、责任、进步,内部称之为从业精神。

融合,即科技注重融合。公司从海外到中国大陆投资设厂,不仅仅是把便宜东西搬过来,更希望落地生根,融合发展。如果做一件事员工不融合,就没办法参与,没办法进步。富士康明确要求,本土员工需要提升担当意识和执行能力,必须通过教育手段让员工能够做层次更高的工作。

责任,即主动肩负责任。如果希望拿到更好的待遇,如果要升迁,最重要的是积极负起责任。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上司一定会把工作交给一个负责任的人,绝对不会交给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有小有大,有轻有重,不要因责任小而不承担责任。

进步,即视野和能力进步。成长并不代表进步,过去几年,公司的业绩、消费、需求都有成长,但重要的是我们有无进步,我们对所有新事物的吸收有没有进步。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需要成长,更需要进步,是视野和能力的进步。

(未完待续,下一次介绍成立新组织后的四大管制系统,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