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995年後的組織變革,富士康企業集團應運而生

(富士康人力資源管理大法2)接上一篇內容,富士康亟需調整組織形態適應新的大發展。

1996年,從臺灣跨越海峽到深圳8年後,依靠大陸豐富的人力資源、強勁的市場需求及大陸積極開放的扶植政策,富士康公司走上了發展快車道,苦惱與幸福一併襲來。

富士康啟動組織變革,推出事業處制

1996年,富士康深圳龍華工廠開建。富士康公司的製造範圍發生首次重大突破,開始接到連接器、電纜、電腦外殼、散熱器等產品,產品多元化初現端倪。特別是個人電腦機殼量產上市,讓富士康跨足電腦機殼、準系統領域。

與此同時,富士康公司在深圳工廠為主力生產的基礎上,低調地開展全球佈局,瞄準電子產業發達的歐洲,成立生產基地,開展急單與小批量、維修等生產和服務,為深圳工廠有效補充。

特別是1996年,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親自出馬,公司成功接獲美國電腦大廠康柏的訂單,距離公司的偉大夢想更進一步,即成為全中國最大及世界市場主要的專業精密組件製造公司。

“嗅覺靈敏”的郭臺銘審時度勢,開始思考組織變革。

為適應新的戰略,富士康將公司組織從職能制調整為事業處制,事業處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產品為導向。各生產廠升級為事業單位,擴大運營權限,明確責任和目標,各事業單位獨立核算,不再採用大鍋飯形式,激發各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和進取心。各事業處可以建立自己的各種管理功能,比如人事管理功能、供應鏈管理功能等,這些功能在各事業處之間以前需要總部協調,現在具有一定權限,如用人計劃、生產計劃的排配等,但相關作業標準由中央職能單位制定,各事業單位成為利潤中心。

另外,組織架構還增設新事業單位,主要開展一些新事業,如鋼材事業處、鎂合金事業處,這些單位新成立,面對的是各事業處的內部客戶,為了協調資源,避免內部的惡性競爭,所以掛靠在集團,各管理職能由中央代管。

1998年前後,富士康還在內地及海外進行了投資設廠,這些單位是歸屬於相應事業單位,如晉城歸屬模具事業處管理,蘇格蘭廠和愛爾蘭廠歸屬鐵殼事業處,捷克廠歸屬組裝事業處管理。新事業單位掛靠集團、海外內地設廠歸屬事業處管理,主要是為了保證管理的效率。

在這時期的富士康企業集團總部是臺灣土城,在大陸和海外的各單位主要負責生產和維修服務,而接單、產品開發等功能都由總部完成。

富士康開始塑造企業價值觀,提倡“從業精神”

富士康善變,變中求穩,穩中求變,上世紀90年代亦有之。

新事業單位不斷出現,讓富士康中央職能快速擴大。富士康通過中央職能與各事業單位聯繫,形成了富士康與事業單位的關係是操作型管控方式。在戰略制定、各種管制系統的建置,包括運營管理、品質管理、人事管理、績效管理、採購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都必須執行公司中央職能單位制定的政策和要求。


解密:1995年後的組織變革,富士康企業集團應運而生

富士康企業集團時期的組織架構

這個階段,富士康運營權限開始向事業處下放的同時,中央在人、財、大宗商品的採購、資訊等職能進行了健全強化集中,這對於富士康形成集合整合的戰鬥力非常關鍵,特別是面臨組織規模快速擴充的情況。1995年後,富士康公司名稱改為富士康企業集團。

新客戶、新產品的到來,富士康公司規模的擴充和事業制化,帶來的是運營權限的下放,但權力的下放,組織可能會變成一盤散沙,雖然有中央重要職能的強化,但這些部門等各事業單位沒有直線的權力線,只是間接的關係。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富士康開始大刀闊斧調整組織,即建立事業部制的組織建設策略。

這個時期,富士康組織建設策略為融合、責任、進步,內部稱之為從業精神。

融合,即科技注重融合。公司從海外到中國大陸投資設廠,不僅僅是把便宜東西搬過來,更希望落地生根,融合發展。如果做一件事員工不融合,就沒辦法參與,沒辦法進步。富士康明確要求,本土員工需要提升擔當意識和執行能力,必須通過教育手段讓員工能夠做層次更高的工作。

責任,即主動肩負責任。如果希望拿到更好的待遇,如果要升遷,最重要的是積極負起責任。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上司一定會把工作交給一個負責任的人,絕對不會交給一個不負責任的人。責任有小有大,有輕有重,不要因責任小而不承擔責任。

進步,即視野和能力進步。成長並不代表進步,過去幾年,公司的業績、消費、需求都有成長,但重要的是我們有無進步,我們對所有新事物的吸收有沒有進步。個人和組織的發展需要成長,更需要進步,是視野和能力的進步。

(未完待續,下一次介紹成立新組織後的四大管制系統,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