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早就聽說過這麼一個段子:

西安郵電大學的“智慧之源”雕塑,明明本來是想說學習的,左邊的男生高舉具象化的智慧之源,目光堅毅的望向前方。一旁的女孩手捧書本,以知識的力量幫助男孩,一同將“真理”托起。而郵電大學的校友們,親切的稱它為——“讀書頂個球用”。

其他學校也不敢罷休,紛紛開始曬起了自己學校的“讀書頂個球用”鬥圖集。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玩笑歸玩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很多人對於讀了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東西,可好像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的焦慮感。

不僅僅是學生,我們成年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殘酷的職場競爭的壓力逼迫我們時刻都在為著提升自己而努力。

於是買大量的書,學習大量的網課,模仿很多大咖的行為,他們怎麼做,自己就開始怎麼做。

到頭來,發現,自己除了越來越焦慮外,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收穫。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架構。

那知識體系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如何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知識體系是解決問題的路線圖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筆者曾經在一條問答中分享過,知識體系就好比我要去往某個地方的路線圖。

比如去上班,對於我來說,我腦子裡已經有了一條非常清晰的路線圖,甚至有可能不止一條。

由於每天都在上班下班,所以這些路線在自己腦子裡已經爛熟於心了,閉著眼睛都可以走了。

所以,我可以說,自己腦子裡對於去公司,已經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

而如果是自駕去西藏呢?

很明顯,這在我腦子裡還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路線圖可言。

怎麼辦呢?

藉助成熟的路線圖

現在我們手機上的地圖APP,就是已經為我們定製了去各個地方的路線圖,而我們要做的僅僅是聽話照做而已。

自我構建知識體系

如果沒有地圖APP幫我們,就只有靠我們自己來一步步構建自己的這張路線圖。

可見,在我們建立知識體系之前,首先需要確定,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只有明確了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才有足夠的方向感。

那明確了自己要解決的問題以後,我們又該如何來一步步構造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在這方面,筆者作為一個終生學習的推崇者,自己也一直渴望找到一種系統方法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並能夠把它運用到生活中,所以自己一直在各種嘗試,也踩了很多的坑。直到最近,自己探索出了一種方法,嘗試了三個月的時間,發現確實對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並運用到工作或生活中很有幫助。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建立知識體系的關鍵是什麼呢?

是讀大量的書?還是做大量的筆記呢?

其實都不是!

筆者認為是建立閉環

無論我們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實現,我們都需要完成這麼一個閉環過程:梳理碎片知識,分類儲存,提取實踐,反思調整,建立關係,構建體系,輸出分享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而自己所採用的方式,也是完成這樣的閉環的一個過程。


通過知識卡片梳理知識碎片

一說到梳理,很多人很容易把它與收藏混淆起來。

看到覺得有價值的文章,我們常做的就是點一下收藏按鈕,收藏文章,想等到後面有空的時候再看。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最後一次看這篇文章也是收藏的這一刻。

要知道,收藏操作並沒有對我們的知識體系構建有任何的作用,除非我們能夠有意識的進行梳理。

羅振宇就曾經講到過,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會看一遍當天他收藏的每一篇文章資料。閱讀完一篇後,他都會自己記錄一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這本身就是一個梳理的過程。

而我呢,採用知識卡片的方式來對這些知識碎片進行梳理。

知識卡片這個概念,我是在陽志平老師的微信公眾號中看到的。它指的是我們可以把書中讀到的,課程裡學到的,或者是文章裡看到的有價值的知識點整理到一張張知識卡片裡,一張卡片一個知識點。

陽志平老師用的是紙質卡片,而我呢根據自己的習慣用的是印象筆記來做知識卡片。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我做的知識卡片其實一點也不麻煩,就是用一個表格就完成了,每一行包括一個問題,來形成某一個特定類型的知識卡片的問題清單。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就像這樣,並不難對吧。

有人可能會問,這個跟一般的筆記有啥區別呢?

知識卡片相對於筆記的優勢如下:

1)知識卡片梳理出來的知識更加結構化,標準化,因為它是由特定的問題清單組成。所以它更像我們看病買的各種藥的藥方,上面清清楚楚表明了這種藥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什麼情況下不能服用。知識卡片是知識碎片的使用說明書,我們看到後會有更深的認知。

2)知識卡片梳理出來的知識不侷限於某本書,某篇文章,某節課程。比如我從一本書中看到黃金思維圈這個概念,我建立一個黃金思維圈的知識卡片。當我以後從其他文章,其他書籍又看到了黃金思維圈的補充描述,我又可以補充到之前的知識卡片中,完善黃金思維圈這個概念。

可能又會有人問,我的知識卡片記錄了哪些類型呢?

這個就見仁見智了哈,我自己的知識卡片主要分為以下幾類:概念卡片,行動卡片,原理卡片,故事卡片,觀點卡片,金句卡片,標題卡片,幽默卡片。


標籤分類便查找

當我們從各個渠道梳理出了大量的知識卡片後,如果沒有一定的方法把他們有序的整理起來,仍然很不方便使用。

大多數人常用的方法就是建立不同的文件夾或者是筆記本以表示不同的類型。

這樣的分類方法不是不可以,但會有以下幾個不便:

  • 不方便對類別分層次
  • 不方便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多維度的分類
  • 對知識點修改所屬類別的時候不方便

筆者在這裡推薦我們在分類的時候需要滿足MECE法則。

該法則出自著名的《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主要是運用在我們寫作和表達的場景中。

而在這裡,我就把它運用在對知識卡片的分類上面。

MECE法則說簡單點就是要求我們分類的時候不重複,不遺。這原則聽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的話,會發現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一開始建立類別的時候可以分為不同的維度,簡單的維度可以輕鬆完成MECE的分類;而複雜的呢,先建立一部分,後面的再隨時補充也是OK的。

我自己呢,是運用印象筆記的標籤功能來對知識卡片進行分類的,原因有三:

1)用標籤可以根據MECE原則劃分為不同的維度以及維度下再細分各個層次。

2)一個知識卡片可以打上多個標籤,這樣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來對該知識卡片進行分類

3)對某個知識卡片的類別修改也非常方便,換一下標籤就完成了。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撲克牌反思法實現運用內化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當我們完成了知識卡片的梳理後,如何來衡量自己對於知識卡片掌握的程度和效果呢?

是不是天天把這個知識卡片抽出來背它個幾十遍,一直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呢?

當然不是!

檢驗我們對知識卡片掌握的程度的標準一定是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相關的問題的時候能否想到該知識卡片的內容,並且能否準確的提取它,運用它。到最後,這種提取和運用的過程能否轉化成自己的本能,不需要思考就自然而然的完成。

要達到這樣的一個過程,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實踐中刻意練習,並且通過反思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省視和調整。

而我要介紹的撲克牌反思法就是幫助我們完成這一過程。

這個方法是來自於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這本書。成甲老師專注於研究各種思維模型,並把思維模型做成類似於知識卡片的撲克牌,叫思維模型撲克牌。

成甲老師每天都會花很長時間來做反思,而思維模型撲克牌就是他用來進行反思的工具。

每天反思的時候,成甲老師會首先回顧當天發了哪些事情,他是如何做的,結果怎樣。

接下來,他會從思維模型撲克牌抽出一張來,看一下,這件事情如果是採用了抽中的這個思維模型來處理的話,我可以做些什麼呢,結果可能會是什麼。當思考完一個模型後,就抽第二張撲克牌,繼續思考。

而我呢也借鑑了成甲老師的這個方法,回顧當天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實際是怎麼做的,結果是什麼。

接下來就是遍歷我收集的知識卡片,進行反思:

1)我是否採用了這張知識卡片裡的知識點呢?如果採用了,是否運用正確了呢?如何做更好呢

2)如果沒有采用,是否可以採用呢?可以怎麼做呢?

你看,我就是在不斷對知識卡片裡面的知識點進行刻意提取,刻意練習,有了刻意練習,才有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的可能性啊。

思維導圖建立體系

當我們內化了知識卡片後,有時候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在做一類事情的時候,發現會固定運用到一批知識卡片的內容。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類事情抽象出一個共通的問題,並且構建該問題的知識體系,從而打通了各個知識卡片之間的關係。

可見,和一般的建立體系不太一樣的是,我的體系是以一個個問題來為核心主題,比如:

如何做需求分析?

如何做電燈泡?

如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這樣會讓我的體系更有針對性,更有很大的可能性用來真正解決問題。

我現在是用印象筆記來做這樣的體系搭建,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我就可以用思維導圖把我的各種知識卡片鏈接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體系結構,這不就是知識體系本來就應該有的樣子嗎?


讀書頂個球用?五步構建知識體系,讓所學真正有所用!

這樣一來,我們收集的知識卡片就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點了,一切都鏈接起來了。

只有當碎片的知識點,因為某個目標有機地聯繫起來,才能真正形成一個體系!


作品輸出收穫反饋

有了梳理,有了實踐反思,也有了體系的搭建,剩下的就是用作品來做輸出,通過外界的反饋來優化自己的體系,完成整個閉環。

最好的學就是教別人。

所以要想真正完成自己的體系搭建,就是以作品為載體輸出,以對自己的體系進行檢視,並能倒逼輸入優化。

這其中的代表人物,非羅振宇莫屬了。

他每天早上6:30準時會更新一段60秒的音頻,到現在已經更新了有2000多條。

如果說60秒本身並沒有什麼好得意的,但能持續2000多天,接近7年,沒有任何間斷,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一切都是基於他強大的構造知識體系的能力,同時也在持續刺激著他構造知識體系的系統


所謂的作品並不是要求我們寫一本書,或做一門課程,我們可以借鑑費曼學習法。

我們可以約幾個朋友出來,給他們做一個分享,把自己的知識體系分享出來;

我們可以在喜馬拉雅上開一個音頻專欄,每天做一個幾分鐘的音頻分享;

我們也可以在抖音,美拍上做視頻分享;

我們也可以在頭條上通過寫文章,微頭條的方式來做輸出。

總之,輸出的形式多種多樣,當我們能把自己的知識體系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出去並真正影響到周圍的人,我們自然也在運用知識體系創造了價值啊。


寫在最後

從來,建立知識體系就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可一旦建立起來,就受益終身。

擁有知識體系的人和缺乏知識體系的人,無論是行為上還是言語表達上都有著本質的區別。

無論你願不願意採用我在上面推薦的方法,我相信,一旦遵循閉環思維來生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系統的話,我們都能獲得極大的價值。

再回顧一下我們的閉環:梳理碎片-》分類儲存-》提取實踐-》反思內化-》建立關係-》輸出分享-》獲取反饋

願每一位閱讀完此篇文章的努力的你讀的每一本書,見過的每一個人,付出的每一分鐘,都能讓你頂起一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