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岁的辛追夫人,每天都做护肤保养,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2200多岁的辛追夫人,每天都做护肤保养,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改建正式开放后,馆内的招牌收藏之一,有「东方睡美人」之称辛追夫人也再度公开展示。辛追已经有2200多岁,但保存完善,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现在还有自己专属的地下寝宫,更有一群专业人员每天帮她护肤保养。

根据历史记载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西元前186年,推断大约在50岁过世。1972年,辛追夫人的尸体在马王堆汉墓的一号墓中被发现,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还能活动,甚至血管都清晰可见,毛发也还在,几乎和刚入土的尸身没甚么两样,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湿尸」,震惊考古界,现在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2200多岁的辛追夫人,每天都做护肤保养,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湖南省博物馆在5年的修复工程中,辛追夫人一直安好躺在原地,没有被移动,现在馆方还原了当时发现她的地下墓穴,陈列方式也改成「瞻仰式」,更要确保这个「新寝宫」不受断电影响,采用了双电源保障和独立的空调系统,空气洁净度达到万级,温度必须控制在4度到6度间,湿度小于70%,并且24小时监控各项指标。

除了舒适的环境之外,辛追夫人还有一群专人照料,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罗学港,担任湖南省马王堆古尸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也被称为东方睡美人的「私人医生」。罗学港说,辛追是世界上第一具出土的「湿尸类文物」,对文化和考古有重大贡献,但因为没有前人经验,该如何把这句湿尸完整保存下来,是个大挑战。

2200多岁的辛追夫人,每天都做护肤保养,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罗学港提到,在博物馆内有一个核心文物保护库房,专门保护古尸,还引进了「气垫式减震仪」,只为了避免整修期间的震动震坏这些文物。另外,辛追也会有全天候的「体检」,并且特制专用的保护液,并对有效成分、pH值等微环境进行优化与动态监测,住的玻璃棺材质、密封度、透明度等都要严格控制。

辛追出土时,专家在她的肠胃中发现有100多颗的瓜类食物籽,研判这是她死前最后吃下的食物,并且是死于瓜果类成熟的季节,墓中有100件丝绸衣服、182件昂贵漆器和化妆品,还有162个象征仆人的木质雕像,因此推断她生前的生活应该颇为奢华,可能是死于心脏病。

2200多岁的辛追夫人,每天都做护肤保养,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马王堆里尽国宝

马王堆里尽国宝,而一号墓主人辛追又是宝中之宝。保存千年以上的古尸,以前有过,但那是木乃伊,是事先处理成的干尸。而墓主人辛追创造了世界纪录,是保存2000余年而不腐的湿尸,而且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还可弯曲。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马王堆发掘初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有人甚至觉得只要保存出土的帛书、器物等文物,尸体应予弃置。博物馆打电话向当时国务院图博口负责人王冶秋请示。王冶秋说:2000多年的古尸不腐,这是世界奇迹。一定要保护好。

后来周总理作出进一步批示,对古尸进行解剖研究。

彭隆祥,湘雅医学院教授,马王堆女尸解剖主刀人。他回忆说:因为这个任务的特殊性,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大家都感到很大的压力,他当时还年轻,但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就自告奋勇担当了主刀人。这一刀下去开创了我国医学史上古代病理学研究的先河。

专家们给2000年前的老妇人作出了精细的诊断:她生前患有多种疾病:严重冠心病、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总胆管内有一块蚕豆大的胆结石,肝管内也有一块黄豆大的结石。食道和胃、大小肠内有甜瓜子138颗半,说明她是在吃过甜瓜后引发胆绞痛,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猝死。

通过解剖分析,许多发现填补了医学领域的空白。

在老太太身上发现了血吸虫卵,这种病原来医学上称为日本血吸虫病,因日本学者发现而得名,最早援引的病例是1904年的。这一下印证了我国早期医药著作《内经》、《千金药方》中对血吸虫病的论断,把时间提早了2000年。彭隆祥教授告诉记者,老太太身上都是宝贝。她在营养学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老太太肉食过多,营养过剩,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

彭隆祥教授还提到一个细节,马王堆女尸出土后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强烈关注。他们称辛追为“东方睡美人”,希望参与到女尸的科研中来。其中还有两个专家提出要一根或者半根古尸的头发。中国方面没有同意:我们自己研究,不让外国人插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