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劉半農發明了“她”字,被女性罵,如今人人都在用

100年前,劉半農發明了“她”字,被女性罵,如今人人都在用

作者:納蘭唐兒

中國是個了不起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有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詩韻。除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還有相聲、小品、對聯、戲曲等文學樣式。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它的基石——漢字。

提起漢字,首先我們得感謝一個人,他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繼而統一了貨幣和漢字,加快了漢字的發展。

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當中,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漢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傳承至今並碩果僅存的文字。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稍後出現了金文,西周時演變成大篆,秦朝出現了小篆,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後,秦末出現了隸書,西漢是草書,東漢是楷書和行書。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


100年前,劉半農發明了“她”字,被女性罵,如今人人都在用

從漢字的發展史來看,是由繁到簡,逐漸規範化。

1917年之前,大家都是寫文言文。之後,胡適是第一個提倡白話文和寫白話文的人。隨後,很多漢字規範化,如一詞多義變為一義,一字多音的變為一音,甚至把一些生僻的字去掉。

文學底蘊深厚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的人稱一律用“他”,男女動物不分。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唐代秦韜玉的《貧女》“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太混亂了,所以1917年時,劉半農提倡要區分人稱代詞,女性應該有自己的人稱代詞,即“她”;動物也應該有自己的人稱代詞,即“它”。同時,劉半農也主張漢字改革,認為漢字最終應走拼音化的道路。


100年前,劉半農發明了“她”字,被女性罵,如今人人都在用

劉半農何方人也?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

他翻譯很多外國劇本,如:《戍獺》、《小伯爵》、《琴魂》、《天明》、《茶花女》等。

劉半農為何有這個突發奇想呢?原來在他閱讀和翻譯外國作品時,發現英語有“he”和“she”的區分,可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無論男女動物的第三人稱一律是“他”。其實,其他作者和文字工作者也發現,但不作聲。

他的提倡,當然引發了一場文字大戰。任何朝代,任何改良起初都會受到阻礙的,如商鞅變法。

筆名為“寒冰”的人在《新人》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是劉半農的錯》,說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吾”、“汝”等詞也沒有男女之分。

100年前,劉半農發明了“她”字,被女性罵,如今人人都在用

很多女性也發文反對並痛罵他,尤其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女權主義者,都覺得這是歧視女性,在貶低她們。既然是男女平等,就不應該用單獨的詞區別開來。

當時剛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步入民國初年,大家正在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權力。

劉半農當時沒有參與這場辯論。1920年8月,他發表了《“她”字問題》,闡述了使用“她”字的實用性和必要性,並得到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

次月,他發表了詩歌《教我如何不想她》,被人譜成曲,沒想到廣為傳唱,罵聲才漸漸平息,漸漸地大家也接受“她”字了。

為了一個字,劉半農整整被痛罵了3年,這就是有識之士的改革勇氣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

親愛的朋友,你認可劉半農改革的“她”字嗎?如果是你,你能堅持3年嗎?

2020/10/27 星期二 完稿


100年前,劉半農發明了“她”字,被女性罵,如今人人都在用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古典詩詞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痴迷文學、易經,學的是六爻,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創,歡迎收藏、留言。只允許轉發鏈接,凡是複製粘貼在本平臺或別的平臺,請徵求我同意,否則以侵權起訴,我已經與維權騎士簽約了。

#中國文化#

#我要上頭條#

#洞見人生#

#泛文化寫作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