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空中創業指導”第二期:疫情後實體店鋪客流量低如何“破”

為幫助疫情期間小微企業更好地瞭解新形勢下創業經營環境,有效解決復工復產所面臨的新的經營管理問題,寶雞經濟廣播《七彩金橋》節目與寶雞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聯合開展寶雞市“空中創業指導”活動,邀請企業管理、金融等領域的專家為創業者指點迷津,使小微企業創業者及時瞭解新形勢下企業的經營方向,掌握破解當前經營難題的思路,從而有信心有策略地渡過疫情帶來的經營難關。今天由寶雞市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寶雞市創業指導專家團成員胡湘榮老師,講解疫情後如何“破解”實體店鋪進店客流量偏低的問題。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在禁足的日子裡,小區鄰居們的微信中普遍新增了許多購貨的群——有送牛奶的,送蔬菜、糕點、水果,肉製品、麵皮兒,甚至還有酸奶的……

這些是我們社區周邊的一些水果店、蔬菜店;有些可能就是我們附近的早市的一些攤主,因為他們憨厚的面孔我們並不陌生;甚至還有送貨的小二,開著他的小貨車加入了小區配貨的大軍。

他們有些有店鋪,有些有攤位,有的是一個小貨車,或者連車都沒有,只是拿著一個手機就起步了,在疫情期間各自忙碌著,與客戶們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關係。

由此我想跟大家分享,所謂的實體店鋪,它只是一個線索、是一個載體、是一種呈現,但不是唯一的呈現。也許它可以體現我們的品牌、實力,但它不應該成為我們業務的一種束縛。

電子商務雖然起源於美國,但蓬勃應用是在中國。在我們的城市,已經無法想象一個服裝店或者小餐館僅僅依賴於自己的店面客流不依靠任何外來資訊渠道而生存。

21世紀要麼是電子商務,要麼是無商可務

。我們已無法擺脫這種信息時代的籠罩和巨大影響。

那位送菜的大媽僅僅用的是微信,但是已經在進行社群營銷,跟她的客戶產生了高頻次地互動,提高了的客戶粘性。在特殊的時期給你特殊的貼心服務。

所以在今天的話題,我們得先突破“實體”兩個字的限制,才能迎合和跟得上我們現在生活空間和節奏的巨大變化

我想從軟硬兩個方面來分享我們實體店流量的問題。

第一就是實體店面的本身。

吸引客戶的注意,當然就是店面很重要的作用

實體店有著我們電商所不可取代的功能,比如說體驗式服務——也許電商可以用AR來請你試穿,但目前還無法體會材質的觸感;也許你可以叫火鍋外賣,卻無法體會扯麵在你眼前飛舞的精彩;你可以把美髮師請至家中理髮,卻無法躺在舒適的洗髮椅上閉目養神……

另外,你跟導購之間或者服務人員之間是面對面情感的人際交流,這種鏈接也很難通過電商小二來給你同等的溫度感受。在實體店裡你可能得到因人而異更有針對性更專業的建議和更直觀的貨品呈現。

所以圍繞著這些作用,我們如何利用門頭和招牌去吸引精準客戶,從店面的鋪貨和裝飾、裝修上,能給客戶更好的體驗?

當然,我並不建議在困難期讓大家勞民傷財地重新裝修。但我們可不可以在門頭上用更醒目的圖案或顏色來吸引到商品定位的這個客戶層面?即使不用花太多的錢,可以用燈光、櫥窗、綠植、簡單佈景等裝飾來吸引和迎合準確的客戶群體。

像這段時間我開女裝店的朋友,很好地利用大賣場的數據進行分析,重裝飾輕投資,及時調整店面,來吸引年輕的女性,讓自己在銀泰城的店面成為一個網紅打卡地。

不要覺得改造店面是一件苦大仇深的大工程,其實它可以利用巧妙地設計、大膽的顏色、精心地佈置,讓這個調調稍作扭轉,直指精準客戶。

商場有自帶一些流量,如果我們是底商或者是在社區,我們依賴的是更有粘性的一些特定人群。這個根據不同的位置要有不同的策略,但是不管怎樣都需要我們主動的去贏取客流增加量。

這是硬件方面的,當然商品是硬實力,是我們競爭的核心。

第二,軟件方面,我們需要去精準的找到所需要的這個客戶群體

守株待兔地坐銷守店,可能已經無法支持商鋪房租,於是,多樣化的拓客渠道尤為重要。

增加客流量,我提兩個小建議——

第一、通過準確深挖需求,提高會員或VIP客戶的粘性,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藉助他們的信任來請求轉介紹或者間接幫助,來尋找潛在客戶並進行邀約來店。

第二,社群營銷已經是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了。在疫情期間有好多都通過我們的微信群,進行秒殺或者各種促銷活動,包括30分鐘全市送貨上門等等。當然,這也本身是需要引流的,那麼它可能通過抖音、快手短視頻,通過小紅書、美圖、大眾點評等等來進行引流。

這些不同的APP軟件都不同程度地承載著社交功能,利用了大數據進行匹配,千人千面,這是我們獲取新增精準客戶的有效渠道。

當然有些是可以直接在線上成交,還有一部分我們是希望能夠獲得客戶的信任來邀約,到店裡面進行體驗,現場成交,更溫暖些。

我們根據寶雞幾個主要大商場的一些數據可以看到,目前商場的客流量已經恢復了往年同期的50~60%,在週末還會更高;而成交量比去年的同期是有所上漲的,目前成交率78%左右,比往期都高。這意味著很多客流量會更精準的來到店面。這一定不是偶然,也許是人們不願過多逗留,也許是我們導購或是線上推廣人員邀約而來。

客流量並不是我們這個階段的終極目標,我們要的是成交量和交易額。當然邀約後,需要配套精心策劃的營銷方案和實打實地培訓落地。

疫情倒逼下地成長!

兩極分化開始。

一邊,守株待兔的依舊守株待兔,無論是店員還是店面;另一邊,突圍創新的已悄悄彎道超車。

一邊,是拿著手機玩著遊戲,刷著抖音,怨天尤人;而另一邊,一遍一遍地拍攝短視頻、美圖,發佈、直播……

綜上所述,首先不要拘泥於實體店的“實體”二字,不要為這些位置、裝修所侷限

其次,我們需要利用好數據分析,多樣化地外部引流

硬件方面,重裝飾、輕投入,精準吸睛;軟件方面,我們需要更走心地深入客戶,足夠有效的營銷方案,來搏得客戶群體的信任和認可,促進成交。

也祝願大家在嚴冬過後,春暖花開之時,順利的完成彎道超車。

審核 文婷

來源 寶雞經濟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