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做凉皮,我学写新闻

朋友圈凉皮大赛即将落下帷幕,看了大家的厨艺,在下真是佩服!好多朋友做的和饭馆子里卖的,没啥区别啊!

虽然疫情当前,但是生活并没有因此降低趣味,反而升级到了平时很少做的方面,比方说学做饭、画画、弹琴等等,真真儿学了一些实际的技能,也是极好的收获。

你学做凉皮,我学写新闻

《新闻学做案例教程》这本书,是去参加培训时发的教材,一直没有时间好好学习,最近出不了门,正好线上办公,就拿出来看。这才发现自己曾经写的稿子,真是问题百出啊!

看完书,很多重点也没记住,整理在此,以备后用。

一、新 闻 写 作

(简练为文,通俗易懂)

消息是新闻写作的门槛,是记者新闻素养的基本功。尊崇真实、客观、准确、公正、平衡的基本原则。写作时,一定要避免个人的感情偏向或偏见

消息最常用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信息写到最前面,依次弱之。

新闻语言要让每一个有文化的人看起来不费力,用

平实、准确、客观、具体、简洁、形象的语言,让受众如临其境。用简单句、用动词,慎用空洞的形容词。

一篇完整的新闻由五要素(5W)组成: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

新闻的组织结构主要有6个部分组成:标题、消息头(电头)、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

1.标题: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消息一般多采用单行标题。

2.消息头:“电”一般是外地发来的稿件;“讯”一般是本地采写的新闻。完整的消息头: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稿地点+发稿时间+电(讯)。

3.导语:导语写好了,消息写作就成功了一半,它吸引受众赶紧读完这篇新闻。消息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从庞杂的材料中迅速理出头绪,准确地甄别出最优价值的新闻要素,将其写入导语中。

直接式导语:常见于倒金字塔结构,硬新闻的第一段,通常不超过50个汉字。写明最重要的1-2个要素。

间接式导语: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采用描写场景的形式具有视觉效果。

4.主体:把导语中没有说透的要素一一完善使之清晰、具体,把导语中有意忽略的要素补充呈现,但也要言简意赅,奉献简约原则。

a.写法:按照故事自然演进的顺序、按照由重到轻的逻辑顺序、运用跳笔,节奏感快。

b.主体写作的特质:以叙述为主适当穿插直接引语,以镜头语言描述场景、以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为骨架,以生动形象的细节为支撑点。

5.结尾:自然结尾、以交代新闻背景结尾、以直接引语结尾。

6.新闻背景:对专业术语做通俗的解释,满足受众的求知愿望,润物细无声的传播知识。

7.引语与消息来源: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引语一般宜精不宜杂,宜少不宜多。至少引用两个人的信息来源以构筑完整的证据链,杜绝新闻失实。

8.新闻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看到标题和导语就知道新闻最重要的事实;金字塔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沙漏结构:导语交代最要紧的新闻要素,主题部分写作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常见的错误:

1.无信源或信源模糊,任何时候都要指明消息来源。

2.事实与观点混杂,

3.主观感情代替理性,偏听偏信

4.结构松散,事实重复,新闻冗长。

5.忌讳使用模糊不清,空洞程式化的表述。

二、新闻特稿写作

(文学语言、人情味)

除了包含新闻要素外,侧重于告诉受众经过或者过程(how),或者侧重于揭示原因(why)。

特稿(通讯)比新闻报道更多的消息来源、更多的直接引语、更多的细节、浓郁的人情味。注重“人情味”,带着理性和情感去写作,需要人文关怀精神。

最好的特稿都具有兴趣、焦点和目的三个方面。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文学性和创造性。开头要吸引人,借助文学写作手法让受众在新鲜、有趣的文字中体验到阅读的快感。

特稿的开头多采用延缓式导语,只要能吸引住受众又契合特稿主题,导语的风格由记者自己决定。特稿的由头不明显,写作时间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构思。

从开头到结尾,特稿都追求以趣味性的故事粘住受众。采用多信源表达真实性。

允许记者个人的情感和观点自然而然的流露。

特稿借用文学技巧,控制节奏使之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用冲突性的情节营造千回百转的戏剧效果。

特稿的结尾通常是其精髓所在,是故事的“高潮”。

特稿需要更为细致、周到、深入、全面,除了提问中不断求证、质疑、追问,还原事实真相,还得观察现场,搜集丰富的新闻来源,挖掘出完整的故事,采集到个性鲜明的直接引语,引用足够多的新闻来源。

“唯一把特稿做好的方法,就是要采访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