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不久前,姚晨在微博po出一張照片,並幽默配以文字:“挑燈苦讀的父子倆。等疫情過去,估計曹老也能再參加一次高考了……”

照片裡,只見夜已深,而她的老公還在為兒子土豆認真講解著作業題。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對此,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對這樣的場面很熟悉,對“可憐”的土豆很心疼。

畢竟,孩子的學業永遠是天下父母最操心的話題,輔導作業神馬的,無論明星還是素人,大家大概率都逃不掉。

輔導作業會崩潰,一直輔導一直崩潰。


朋友圈隨手一翻,就有真實的吐槽出現——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因此我們當父母的,總會對那些在學業方面讓大人省心的孩子特別羨慕。

“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學習主動,而且成績往往也不賴;

再看看自己家的,為什麼苦口婆心好說歹說,卻一點都不開竅呢?

有句話很有道理:“一旦孩子自己真正想要學習,把它當成一件自覺為之努力的事去做到極致,那成績自然會出類拔萃。”


這就是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關鍵。

這項讓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是把外界的逼迫轉化為內在源源不斷的能量。它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內驅力。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不久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20年常規錄取發放了全球offer。


來自北京人大附中的高二學生鄧明揚,憑藉著在數學和信息學方面的突出表現,成為了中國大陸唯一的幸運兒。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說起他的成績,鄧媽媽曾透露:小時候家長並沒有刻意指導,也沒有給他報很多額外的奧數班,全是兒子憑藉著興趣在主動鑽研。


而鄧同學自己也說,自己想學好了參加比賽,理由無非三個:“我喜歡”,“感覺很有意思”,“想去玩玩”。

其實,總結那些學霸的成功經驗,你會發現,他們很多人都在學業上表現出了很強的內驅力。


曾有統計顯示,72.9%的哈佛父母認為,自己的子女在高中階段學習非常自覺,成績從來不需要父母多操心。

《驅動力》一書中提到,人的驅動力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來自基本生存需要,是生物性的驅動力;

第二種來自外部力量,是獎罰並存的蘿蔔加大棒模式;

第三種來自內在的動力,是內心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強烈意願,也叫做內驅力。

前兩種驅動力是被動的,會隨著外部條件的改變而消失。唯有最後一個內驅力,源自本心,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無論何時都能充分調動起一個人的幹勁兒,從而激發無限潛力。

英國一項長達幾十年的大型追蹤研究項目——出生隊列研究(British Birth Cohort)也發現,有20%左右來自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成功實現階級的跨越,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經過數據分析,研究人員在這些逆襲的孩子身上找到了一個共同特質——擁有強大的內在動力。

他們不像父輩那樣墮落,而是對讀書與拼搏有著強烈的渴望,往往都非常有決心過上更好的生活。

可以說,內驅力,不僅讓孩子如虎添翼,也能幫他們逆風翻盤。當一個人是真正為自己而努力時,狀態自然會像開了掛一般,創造人生的一切可能。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可能有人會說,內驅力可遇不可求,擁有它的孩子,早已成為“別人家”的娃;


而自家這個,明明已經試過了各種方法,但他們依舊對成績滿不在乎,學習上也吊兒郎當,沒有一點上進心。可能,他們是內驅力的絕緣體吧?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電影《為人師表》中,美國教師Jaime Escalante遇到的情況,或許比我們能想象到的還要棘手。

在他執教洛杉磯加菲爾德高中之前,這是一所公認的爛校,學生大部分是南美殖民子女,家庭貧困、父母沒什麼文化,也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Escalante上課的第一天,簡直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班上的學生穿著奇裝異服,完全無視課堂秩序,甚至還有學生公然挑釁他說:“這裡不歡迎你。”

原來,在充滿忽略與歧視的氛圍之下,這些孩子完全放棄了自我進步。他們滿身戾氣、拉幫結派、整天逃課、甚至還有人公然吸毒酗酒。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他們,是被所有人都認定未來已毀、無可救藥的小混混。或許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差生,和內驅力不會有半點聯繫吧?

但是,Escalante卻讓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儘管過程曲折,但他愣是扭轉局勢,讓這群學渣愛上學習,拼搏進取,最終個個考上大學,其中不乏哈佛、耶魯等常春藤名校。

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Jaime Escalante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教師。在他整個教育生涯中,有一個理念始終有力地支撐著他:“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具備學習能力的,只要想學就一定可以學好。”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所以,答案就是——內驅力,其實蘊藏在每一個人心底。


只要激發它,任何孩子都可以未來可期。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孩子不求上進,實際是因為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讓他們把內心的動力深深封存。

無論是責備否定、逼迫苛責、亦或是不恰當的獎懲措施,這些都可能會擾亂孩子本身內在的力量,讓他們失掉努力的信心、揹負無形的壓力、迷失前進的方向。

教育專家尹建莉曾說:“如果沒有喚醒孩子本身的內驅動力,如果沒有讓孩子自發地努力,家長做再多也是越俎代庖,做再好也是拔苗助長。”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或許我們可以這麼做。

1.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小外甥去年剛讀小學。在過去的第一學期,他表現不俗,拿到了校三好學生的獎狀。

說起經驗,堂姐告訴我們,無非就是在教育方面,有些事情“多作為”,有些事情“不作為”。

“多作為”的,是經常與兒子聊天,通過交流了解小傢伙的興趣愛好以及心願和理想,並及時加以發掘、給予支持。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由此,孩子將進一步明確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會有意識地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而“不作為”的,則是一些瑣碎的小事,比如準備第二天的文具用品、整理書包等等。

由此,將會讓孩子在學業上獲得一種自主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為自己負責。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他們在相對自由的空間盡情探索。這種情況下,孩子在學業中的“主角光環”才會凸顯,他們對待學習才會有持續的熱情與動力。

畢竟,只有當成是自己的事在做,人內在的驅動才會馬力十足。

2. 幫助孩子制定並達成目標

“目標設定理論”指出:目標本身就具有激勵作用,而當這個目標“明確具體,具有一定難度,但又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時,效果是最好的。

拿到教育中來說,當我們為孩子制定難度適中的目標時,他們努把力、“跳一跳”就可能達成。這種情況將會大大激發出個人的內驅力。

比如,想讓孩子學好英語,就從每天正確背十個單詞開始;想讓孩子掌握解數學題的技能,就從每天做一頁計算題開始……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成果日積月累,便是蛻變。看似能把人擊垮的難題,幾經分解、逐個擊破;一旦度過去了,就是自己了不起的成就。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達成目標,我們不妨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美國兒童大腦研究專家Phil McGraw就提供了一種——讓父母與孩子簽署目標合同。

合同裡,可以寫下短期內和長期的計劃,以及目標追蹤進度和完成情況統計;而在孩子努力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記得及時給予他們鼓勵與肯定。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由此,孩子會獲得十足的勝任感,積極性和自信心自然也就充分調動起來。

正如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所說:“即使最脆弱的小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個目標上,也會有所成就。”

3. 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波羅諾夫是一個8歲的俄羅斯小男孩。自從看過了著名花樣滑冰選手羽生結弦的比賽之後,從此將他視為偶像,並且深深愛上了這項運動。

為了能和羽生結弦一樣優秀,他拼命練習,哪怕體力不支、在冰場上一遍遍摔倒,也依舊堅持著。

他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奧運冠軍,成為像羽生結弦那樣的人。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正由於這份強大的內在動力,波羅諾夫小小年紀已經取得了優異的花滑成績,得以有機會多次擔任賽場上的送花小童。

榜樣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的。


引導孩子多瞭解正能量偶像或榜樣的成功經歷,有助於他們鬥志昂揚、奮發向上。

至於在形式上,除了口頭敘述外,閱讀相關的書籍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社會學家曾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十八世紀初,英國的兒童及成人讀物中包含的激勵信號多,結果國民產值在一段時間後增加;而十九世紀初,讀物中的激勵信號下降,於是產值也隨之下降。”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你需要這個辦法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偉人自傳、大師作品等勵志而上進的書籍,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使他們在長大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蘇格拉底曾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其實,這團火焰正是孩子心中的內驅力。

或許,它會由於種種緣故被熄滅,讓孩子暫時失去前進的動力;但火種永遠都在,隨時可以復燃。

一旦烈焰熊熊,它註定會迸發出成長路上無窮的力量!


策劃:有養 撰文:筱恬

編輯:源滿 視覺:瑞成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花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