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害怕?蛹化成蝶,是成長的收穫與失去

命運就像沙塵暴,你無處遁逃,只有勇敢跨入其中,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

——村上春樹

從呱呱墜地,到逐漸成人,我們都是被命運的車輪推著向前走。當你投入到命運的洪流中,漸漸長大,驀然回首時才發現,我們早已不是當初的自己了。

長大到底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長大意味著再也不能像兒時那般天真爛漫了;也有人說,長大意味著責任,來自家庭和周圍生活的責任和壓力;同樣也有人說,長大了才發現,從前不害怕的東西,現在開始變得害怕了。

深以為然。

長大以後,開始害怕從前不會害怕的東西:翻牆頭、跳牆、逮螳螂、和父母頂嘴、回故鄉、與舊識相見......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害怕?蛹化成蝶,是成長的收穫與失去

01.

相信身在80年代的農村小夥伴們,對螳螂、螞蚱並不陌生。記得小時候,秋收的季節,我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在田間逮螞蚱、捉螳螂,比比誰逮得多,完了之後,還要點火把他們烤了。那個年代,我們沒有像樣的一件玩具,也沒有一個遊樂場,兒時玩樂的場所,很大一部分都是和大人一起在田間。

雖然,我們顧著玩耍並沒有做多少農活。但,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安全而又快樂。

長大以後,來到了城市,從此便遠離了家鄉的田間,再也沒看到過螳螂、螞蚱。

就在前幾天,帶著3歲半的女兒逛公園,偶然發現一顆大樹上趴著一隻綠色的"螳螂",突然就特別激動,好像見到了童年時最珍貴的寶一樣。為了確定是不是“眼花”,我特地抱著女兒往樹前,湊了湊。沒錯,真是小時候經常玩的“刀螂”(我的家鄉語)啊。

這時候女兒也特別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啊?我想摸一摸!”“可以啊,摸吧!”我激動得說,“這可是媽媽小時候經常玩的呢,每當玉米熟了,田地裡都是一些螞蚱,刀螂一類的。不過,現在的小朋友都很難見到這種小昆蟲啦!”

這下,女兒更好奇了,她小心翼翼地告訴我,“媽媽,你拿!拿回家!”我伸出手,卻膽怯了,渾身都在起雞皮疙瘩。“喜歡嗎?爺爺給你找個礦泉水瓶子裝進去。”看園的大爺湊過來,他熱心地遞給我一個礦泉水瓶,用針紮了幾個通風口。

見我不敢碰,他麻利地捏住了刀螂的翅膀,塞進瓶子裡,遞給了我女兒。

女兒開心不已。

這隻螳螂和我們共處了一天,便把它放生了。女兒,每天都會去放生的那棵大樹上看,她天真又認真的模樣,讓我開始懷念童年。懷念在田間逮螞蚱,捉蛐蛐,從地洞裡掏蟲子的趣事。

回想兒時的那股子勁兒,再看今日的自己,心中一抹傷感襲來。兒時不懂其何物,看到新奇的東西就敢摸,那時的大膽皆來自於“不知者不畏”吧!那時的“玩具”大多來自田間,地頭和小手所能觸碰的一切。它們來自大自然。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害怕?蛹化成蝶,是成長的收穫與失去

02.

小時候的我們,好像都渴望著自己快點長大,長大了就可以掙錢了,也可以自己做主了。不用再聽父母的話,受父母的約束。兒時急切得盼望著長大,卻不曾想長大也會有煩惱和憂愁。

當我們拼命想要掙脫的父母,在歲月的年輪中,正一年一年的老去時,我們才開始害怕,害怕父母變老。

小麗是我的初中同學,上學的時候,出了名的愛逃課,愛打架。一個外表文靜乖巧的女生,生生活成了一個家長眼裡的壞孩子,同學眼裡的壞學生。為此,她和父母之間沒少起衝突。作為她唯一的好朋友,我總是勸她好好學習,以為將來謀得一個好出路。

她對此嗤之以鼻。長大以後,我去了外地上學,便再也沒有聯繫過。

十年過去,當我再次回到家鄉,看到她時,已經是左手抱娃,右手養家的“養殖女俠”了。對她的改變,既驚訝又驚喜。通過聊天得知,她和丈夫經營著一家養雞場,日子過得很富足。她身上已經褪去了少年時的輕狂,散發著成熟女性的韻味。

她意味深長地說:“我現在活得無比踏實,特別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不敢和他們頂嘴,只要他們高興就好。同時,也開始害怕自己變老了,因為,我老了,也就意味著父母老了。”

是啊,人生漫漫,其實也就幾十年光景。珍惜自己,珍惜家人,讓生命變得生動而富有。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害怕?蛹化成蝶,是成長的收穫與失去

03.

兒時拼命地想長大,想長高。然而,當有一天真的長大了才發現小時候拼命想要逃脫的地方,會成為日後思念最深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故鄉。

五一假期,回了趟老家,我在自家院子走了走,出門左拐,就到奶奶家的院子。我家和奶奶家只有一牆之隔。十年了,在外漂泊,很少回家。如今奶奶家已是破敗不堪,再也沒有整齊的院子,爺爺砍好的柴禾,裝滿各種農器的“豬圈”。

我慢慢地走到院子中央,往奶奶屋子看去,玻璃碎掉了一塊,門口的栓孤寂地掉落在木頭門上。那棵每年都會結很多棗子的棗樹,如今已然頹靡,像極了打蔫的茄子,衰老的暮年。最喜歡的那口雞窩,還算完整,只記得奶奶總叫我去裡面掏雞蛋。可每回,我都因為害怕被雞啄而拒絕。

最後,還是奶奶麻溜地從雞屁股底下掏出熱乎乎,白滑的雞蛋。而我每回都驚訝於老母雞的那種安詳,許是它熟悉了奶奶的溫度。

繞著院子走一圈,抬頭望著天空,那漫天的白雲,自由自在地飄在空中。像盤龍,像臥虎,又像小兔。它們以不同的姿態綻放在空中,就像漂泊在外的遊子,以不同的姿勢,相同的模樣奮力地活著!

從來沒有一個時刻是如此熱愛自己的故鄉。濃濃的故鄉情化不開。

正如唐朝詩人張九齡在《西江夜行》中所作:“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越長大,越害怕回到故鄉,因為回去了,便不想再離開!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害怕?蛹化成蝶,是成長的收穫與失去

04.

朋友圈一直是我們交流的主要陣地,大家在上面盡情曬心情,曬憧憬。可不知何時,很多人的朋友圈開始設置成3天可見。從前各種曬朋友圈的人數在逐漸減少。是年齡大了,心變“小”了?

80年代出生的我們,從小聽著“遠離面朝黃土背朝天”這句來自父母的叮囑,自小就開始發奮圖強,長大後終於如願來到了大城市。

而我也如願投入到城市的洪流中,成群成排的高樓聳立,多彩繽紛的城市夜景是進城以後看到的第一道風景。那時候,為了讓所有親朋好友知道我過的好,發朋友圈曬照,成了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曬美食、曬工作、曬觀影,甚至是樓下那株向日葵。這種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的心情,不過持續了幾年。

步入3字開頭的年齡以後,我逐漸改變了對城市的單一印象。原來,城市也有城市的冷漠與孤傲。就像生活在這裡的人兒們一樣。

我開始害怕被人洞察,被人瞭解,也開始把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因為,我也想做一個“冷漠”的人。

朋友圈增添了很多不熟悉的人,不想被陌生人看到;換了工作,不想讓前同事知道;對於現同事,亦不想讓他們看到我的過去。

就像城市裡的單元樓房,多少人能和鄰居相熟?我家的單元樓一梯四戶,卻只知道隔壁人家住了兩年,知道她姓什麼,卻不知他們來自何方,家裡幾口人。這何嘗不是現實中的“朋友圈”呢!

人越長大,越懂得如何取悅自己,越崇尚簡單生活,簡單愛,自由自在做自己,不必取悅於任何人。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害怕?蛹化成蝶,是成長的收穫與失去

總結

我們終於走到了小時候最羨慕的年齡,卻沒有活成小時候最喜歡的樣子。這個世界上行人眾多,我們只是其中一個。小時候不害怕的東西,長大以後漸漸地開始變得害怕了。是成長的收穫,更是心靈的救贖。因為,我們終於能夠自由遵從本心,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盡情起舞。

就如高曉松曾言:願你一生溫婉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End——

今日話題,關於長大,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原創作者;念北姑娘;靠近我,溫暖你,做你的情感後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