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杨再思:任朝堂风云变幻,凭一项绝活儿,始终屹立不倒得善终

作家张小娴曾说:“重量级的情话要轻得像一根羽毛,不经意飘落在对方心里,却正好搔着她的痒处。”

拍马屁也是这样啊!马屁拍得不好才叫拍马屁,马屁若拍得好,话不偏不倚正好讲到点上,让听的人通体舒泰,这不仅是情商高,更是一门技术活儿啊!

历史上,能把这个技术活儿练到登峰造极、令人目瞪口呆、五体投地的,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杨再思就是其中一位。

杨再思一生任职于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先后两次拜相。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杨再思当上了宰相。当时,武则天身边有张易之、张昌宗俩男宠,两人还是兄弟俩,人称五郎、六郎。

宰相杨再思:任朝堂风云变幻,凭一项绝活儿,始终屹立不倒得善终

有句话说:人至贱则无敌。杨再思就是这样,从来不要什么脸皮,总是拼命跟那两个小白脸及其家人套近乎。

有一次,张易之的哥哥——司礼少卿张同休在司礼寺宴请公卿大臣,酒过三巡大家都喝得很嗨,张同休就拿杨再思寻开心,对他说:“我觉得吧,杨大人长得好像高丽人耶!”

听到这话,按照当时人的一般反应,是要黑脸、甚至拂袖而去的——如果是这样可就尴尬了。

宰相老头杨再思却一点都不生气,还很配合地撒着娇说:“真的吗?欧巴~~~”然后,他用纸折了个高丽式样的帽子戴在头上,还把官服脱下来反批在身上,扭着身子、合着节拍跳起了高丽舞......顿时笑翻全场。

作为一个宰相,这么不庄重持重,在当时是很受主流耻笑的——但是,在张氏兄弟看来,老杨很给面子,他们(甚至于武则天)心里会比较领情。

如果是你,在类似的场合下,你会作何反应呢?这个当然见仁见智了。

宰相杨再思:任朝堂风云变幻,凭一项绝活儿,始终屹立不倒得善终


当然,真正体现杨再思拍马屁十级功力的,还要看下面几个例子。

事例1、莲花似六郎

有一次,大家对着张昌宗拍马屁,有人说:“六郎好美哦,面似莲花!”

没想到杨再思摇着头说:“不!不!不!他们都是瞎扯~~~“ 眼看着张昌宗脸都要黑了,杨再思接着道:”哪里是六郎似莲花,明明是莲花似六郎!”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杨再思这一开口,先抑后扬,逆向思维运用得出神入化,立即赢得满堂彩。

这马屁拍得张昌宗开心得不得了,后来多次在武则天面前说杨再思的好话,杨因此获得不少好处。

事例2、小白脸有功劳吗?

虽然很多人讨好张昌宗兄弟俩,但朝中也不乏看不惯的。比如,司刑少卿桓彦范就弹劾了张昌宗,武则天也不好公开徇私包庇,就把张昌宗交给大理寺调查审理。

大理寺果然公(钢)正(铁)严(直)明(男),要将张昌宗撤职查办。

张昌宗不服气,为自己辩护说:“我为国家立了大功,就算功过相抵,也不应该撤我的职!”武则天故意问众大臣:“六郎对国家有功吗?”

大家心想:不就一个小白脸嘛,有个屁的功劳?但又不敢说出来,于是,集体陷入沉默。

这时,杨再思站出来了,他说:“当然有功啊!六郎为女皇陛下炼制神丹,陛下吃了神清气爽,身体更健康,风采更照人,这功劳实在是大了去了!”

(能在公开场合把一些不可描述的话讲得这么清新脱俗,确实是人才啊!)

杨再思一番话,正好讲到武则天心里去了,简直是太合她的意了!于是,案件重新宣判,张昌宗的官职”名正言顺”得以保留。

事例3、五彩祥云

唐中宗复辟后,韦后正当红。有一天,杨再思和刑部尚书韦巨源进宫见韦后。

韦巨源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看到韦后的裙子下摆恍恍惚惚似有一层烟雾,以为着火了,就慌忙喊人来救火。

太监忙不迭地提着几桶水来灭火,却没看到哪里有火,很是纳闷。韦后也前后打量了一番自己的裙子,压根就没见着哪里有着火的痕迹。

这下坏了,韦巨源惊慌失措,赶紧下跪请罪。

这时,一旁的杨再思开口了:“启奏娘娘千岁,那不是火光,那是五彩祥云!是祥云托着娘娘走来,娘娘简直是天仙下凡呐!”

当时的人可喜欢听这种话了,韦后听了心里那个美啊,人真要飘起来了,喜滋滋地说:“我说我怎么觉得有点晕乎乎地呢,跟踩着棉花似的。”

这马屁拍得,既让韦后受用得不得了,又救了韦巨源。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杨再思相当擅长洞察领导意图,每次说话都能美到人心里去,难怪能一直官运亨通。

虽然杨再思在当宰相的十来年里,没有一丁点政绩,毫无作为,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纯粹是一味地逢迎,但是却深受武则天、唐中宗的宠信,他也因此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保全性命,得以善终。

70多岁病死后还被追赠特进(官职)、并州大都督,谥号为恭,并陪葬乾陵。

这便是马屁拍得好的威力。

宰相杨再思:任朝堂风云变幻,凭一项绝活儿,始终屹立不倒得善终

三、

当然,我们绝不是要鼓励一味地去逢迎领导、拍领导马屁,但是,如果一个人能掌握一定的说话的技术,绝对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等等都大有裨益。

比如,你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恰好朋友儿子带了女朋友回来,你说:“这小子很会找对象啊,跟他爸一样。”一句话夸4个人,大家听了全都开心。

那么,如何成为沟通高手呢?

第一、在不同的情境中挑选最合适的行为

比如说,在一个聚会场合,一个嘴欠的同事对你说了句你觉得很侮辱人的话,你心里很不爽,这个时候,你要如何回应呢?

你可以保持沉默;你也可以用表情、肢体语言告诉他,你很不爽;你也可以有点恼怒地直接提醒他说话注意一点;你还可以开个玩笑回击;......

同一种情境下,我们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反应,但是,沟通高手(或者说情商高的人)能立马判断出什么才是当下情境中最合适、最得体的反应。

正如杨再思,在大家都喝高了的场合,主人说他像高丽人,他便就着这个话头跳起了高丽舞,让现场气氛更热烈。

虽然当时的人接受不了他这个样子,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倒是挺合适的,就像刚刚退休的马云爸爸,曾自称“四大名骚”之首,在阿里年会上可放得开了。

宰相杨再思:任朝堂风云变幻,凭一项绝活儿,始终屹立不倒得善终

第二、保持同理心

同理心是什么呢?它被认为是“社交智力”的本质,指的是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

《沟通的艺术》一书中说,它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观点上,你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放到一边,先试着去理解别人的观点,这样可以帮助快速和别人找到基本共识;二是情感上,你可以尝试去体验别人的感受,比如:他们的恐惧、悲伤、失望;三是关心对方的福祉,即:不光是和对方有一样的想法和感受,而是进一步真诚地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说到底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有人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让人舒服。怎么让人舒服呢?靠的就是同理心。

如果在观点上有同理心,就会试着尊重对方,不轻易下判断;

在情感上有同理心,就不会忽略别人的感受,继而能妥帖地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

在别人的福祉上有同理心,所以知道别人想要的是什么,不轻易去倾轧和掠夺。

第三、自我监控

什么叫自我监控?就是观察自身的行为并借此调整自身行动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时时反思、予以纠正。

如果说同理心让我们更了解别人,那自我监控就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提醒我们不断做得更好。

以上几点,你get到了吗?

我是喜欢历史、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竹小禾,欢迎关注我,经常来小斋坐坐,闲谈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