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作者:蘇區放牛娃

譚希林是資歷較老的一位開國中將。他戎馬一生,戰功顯赫,參加了北伐戰爭、秋收起義、井岡山斗爭、萬里長征。在一次戰鬥中,他保護毛主席脫離險境,被稱“救駕將軍”。然而,在一次戰鬥失利後,他卻被判了刑。他到底出了什麼錯?最終命動如何?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譚希林中將

譚希林,1908年3月12日生於湖南長沙,1925年參加革命。1926年4月,譚希林在組織的安排下,赴黃埔軍校學習,軍事素質提高很大。北伐後,譚希林隨葉挺獨立團進軍湖南、湖北等地,因作戰勇猛,1927年譚希林被提拔為武漢警衛團副連長。

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第二天,譚希林隨警衛團離開武漢,前往南昌準備增援起義部隊。在路上,得知起義部隊已離開南昌,警衛團遂來到修水,和當地的農民武裝整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譚希林任二連連長。秋收起義後,譚希林隨部隊攻打長沙,受挫後隨毛主席上了井岡山。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剛上井岡山的時候,根據地環境非常惡劣,敵人活動猖獗,譚希林和戰友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1927年11月,譚希林率連參加了第二次攻打茶陵的戰鬥,毛主席創建了紅色蘇維埃。1928年2月,譚希林率連攻打寧岡縣城新城,殲滅了蔣氏守軍。

在武裝割據鬥爭期間,發生一件驚險的事。有一天,毛主席到一個村莊開展宣傳和調查。突然,有一支地主武裝包圍了過來,毛主席的處境極其危險。譚希林得知消息後,立刻率連趕赴村莊,將地主武裝擊退,在千鈞一髮之即,把毛主席救出。經歷此事,譚希林被稱為“救駕將軍”。

1928年4月,朱毛紅軍會師,紅四軍成立,譚希林升任紅三十一團一營副營長。8月,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去湘南,毛主席率部前去接應,派三十一團一營留守井岡山。蔣軍看到井岡山兵力空虛,暗自竊喜,糾集5個團兵力氣勢洶洶奔來,妄圖消滅紅軍。

譚希林在黃埔軍校受過專業訓練,精通工兵,他指揮部隊在黃洋界哨口建築了防禦工事,建立火力配備。不久,蔣軍兩個團向黃洋界發動了進攻,因山勢險峻,敵軍沿著山道往上攀登。譚希林命令一營一連、二連憑險據守,三連為預備隊,譚希林則靠前指揮。

為節省子彈,待蔣軍靠近哨口後,譚希林才下達開槍的命令,一排排子彈射出,敵軍應聲倒地,幾次進攻都沒得逞。當時蔣軍武器裝備精良,兵力眾多,而我方彈藥不足,且兵力空虛,如打持久戰很容易吃虧。這時候有人說,如果有一門大炮就好了。

當時正在山上的賀子珍說:“茨坪軍械所有一門迫擊炮。”說完,她叫了幾個戰士,頂著烈日,滿頭大汗把迫擊炮扛上黃洋界,並帶來了3發炮彈。

敵軍經過短暫休整後,又開始進攻。譚希林命令戰士把迫擊炮對準敵指揮所。第一發炮彈打出後,啞彈;第二發炮彈打出去,沒響;只剩下最後一炮彈了,譚希林親自抱起炮彈,祈禱地說道:“紅軍存亡就靠你了,你可千萬要響啊!”

他把炮彈填裝進去,發射!最後一發炮彈“轟”的一聲,不偏不倚擊中指揮所,敵指揮官被炸死,敵軍以為主力紅軍返回井岡山,紛紛潰逃。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黃洋界保衛戰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在譚希林的指揮下,紅軍以一個營的兵力,擊退了敵2個團的進攻,保住了井岡山根據地。毛主席在返回途中聽到喜訊,總算鬆了一口氣,欣喜之餘,揮筆寫下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著名詩句。

1931年6月,譚希林調入贛南地區,任南路軍臨時指揮部司令員,奉命強攻賴村。因當時紅軍兵力不足,武器落後,不具備很強的攻堅作戰的能力,譚希林所部失利。作戰失利後,

在當時的特殊的鬥爭形勢下,他被撤銷了職務,還被懷疑犯“嚴重錯誤”,被關了起來。在無證據的情況下,譚希林被判刑一年半。在偉人的干預下,他才被保護起來,到軍特科學校當了教員,接受考察。

譚希林雖然飽受冤屈,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的信仰沒有任何動搖,毅然踏上長征之路。長征期間,譚希林調任幹部團特科營工兵主任,他發揮精通工兵的特長,克服重重困難,架橋鋪路,為大部隊勝利前行提供了保障。

1934年年底,紅軍準備強渡烏江,向遵義挺進。烏江江水波濤洶湧,暗礁密佈,兩岸峭壁嶙峋,非常兇險。想要渡江就必須先架設橋樑,上級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工兵連。工兵連急行趕到江界河渡口,組織開展砍木、打樁等工作,但因水勢洶湧,打的木樁不一會就被水沖走,戰士們束手無策。

譚希林來到河邊仔細勘察,認真思索,不久,他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他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先用竹簍裝滿石塊,把兩個竹簍上下扣住,再把兩對扣緊的竹簍捆綁結實,以竹簍為錨,從小船前後兩端拋入水中,船就被固定在水面,一條一條小船密集相連,在船上鋪上竹排就搭建成一座橋。

說幹就幹,譚希林組織戰士和當地群眾準備好了大量的竹藤、竹簍、斧頭、刀具等,再把工兵連分成架設、竹排、應急等若干小組,架橋工作有條不紊推進,經過一天的緊張工作,浮橋架設好了!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1935年1月3日至6日,紅軍主力部隊高舉大旗,順利通過烏江。毛主席路過浮橋時,稱讚道:“我們的工兵真是有本事啊,用那麼簡陋的材料竟然架起了這樣紮實的橋!”朱德也非常高興,吟出“莫道烏江天險,看紅軍等閒飛渡”的詩句。

1935年10月,譚希林隨紅軍經歷千辛萬苦,順利抵達陝北。不久,他重新恢復了身份,1936年6月,任紅軍大學特科營營長。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1936年6月21日,蔣軍八十六師高雙成率部襲擊瓦窯堡,當時,紅軍主力部隊已奔赴前線,總部機關均在瓦窯堡,負責警衛任務的是紅軍大學附設步兵學校,學校把精力都放在了教學上,未能及時掌握敵軍動態,駐在桃園附近的特科營最先發現高雙成部向瓦窯堡疾進。譚希林發現敵情後,反應迅速,率兩個連迎面突擊,在這場事關總部生死存亡的戰鬥中,他咬緊牙關鎮定指揮,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率部死死咬住敵軍,最終在和步兵學校一營的共同努力下,掩護了主席和總部機關轉移。

在此次戰鬥中,譚希林身負重傷,陷入昏迷,醫生認為難以救治。正當戰友們給他準備後事的時候,他又奇蹟般地活了過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1938年9月他迎來了光明,組織做出撤銷1931年對譚希林的處分的決定。看到這個決定後,譚希林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毛主席遇險,千鈞一髮,紅軍連長相救,授開國中將

後來,譚希林先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任駐捷克大使。1954年10月,譚希林回國。根據其意願,他重返部隊工作,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1958年11月,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70年2月,譚希林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