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浪大師沈魏火了,他那不修邊幅的外形與不俗的談吐造成了巨大反差,頗有貧而樂道風範,不火實在是實力不允許,由此小編想到了去年網上火了一段時間的三和大神,雖然他們都是大字輩的。但作為火起來的兩類人還是有許多差異的,小編總結了一下他們的異同點以饗讀者。
相同點:
1 單身
三和大神一般處於單身狀態,為什麼?還用問,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有錢來養女友。當然也可能有短暫女友,時間不超過行業標準。
流浪大師沈先生也是一直單身並且極有可能具有童子功,原先網上傳的妻女車禍死亡為不實消息,從來沒有結過婚,據大師說中學時,看中一個女孩,暗戀了很久。直到工作後,有人說,她就在大師對面的醫院工作,大師寫了信託人送過去,結果人家已經有了對象。之後,就再沒有心動過了,靜如處子一樣。大師愛給垃圾分類,因有此執念,被一女同事發現告訴領導,被鑑定為精神有問題,因此被單位辦為病退,回家養病,因此沒火之前誰願意嫁呢。不過現在不同了。日日有一迷妹圍繞。全國範圍內女粉絲正在趕來。經營的好的話,極有可能是一支潛力股。這也是收到追捧原因。因此雖說單身為相同點,但還是有區別的。
2 位置
全部在沿海一線大城市。
三和大神在深圳。
流浪大師在上海。
3 沒有身份證
大師是搞丟了,大神是賣了。
4 頑強的生存適應能力:
大師和大神都有頑強的生存適應能力,不講究住宿條件,都可以天為被兮地為席。
大神有一塊錢一個小時的黑網吧,有兩塊錢的“青藍大水”四塊錢一晚的“掛逼面”—沒有肉絲的肉絲麵,十五塊錢一晚上的住宿以及維持“三和大神”收入來源的日結工作。
大師則完全是從垃圾中覓飲食。
這種對物質生活要求極低的適應能力恐怕直追古人。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雖然適應能力都很強,竊以為大師要強過大神。因為他能在垃圾堆中尋找飲食二十多年還身體健康。
不同點
1 年齡
流浪大師沈魏五十多歲。
三和大神大多不二十歲左右。
因此大神要想追逐大師還有一定的年齡優勢。
2 學歷
大師學歷為大學,校名不詳。原來盛傳復旦,但被大師否定。
大神學歷大部分為高中以下。應了那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職業與工作
流浪大師職業固定,上海某區審計局公務員,兼職拾荒,目前兼職變為主業。不過如果從大師從事垃圾分類的歷史來看,工齡很長,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因此公務員應該屬於兼職。
大神職業不固定,有錢日結就行。今天還在流水線上當流水工,明天可能在賓館當服務員。後天可能又在工地上搬磚。
職業會影響一個人,大師雖說為病退公務員但是還不忘記從統治者的角度反思問題,如不與民爭利。
4 工資
大師每月兩千固定工資,應該叫病退工資,還有可能隨物價和工資調整上漲,垃圾分類收入不詳。
大神一般日結幹一天200左右,如果按照幹一天歇三天來算,基本月收入也在2000左右。
還是大師收入穩定,有基本保障。
5 飲水和飲食
大神的專用飲水是兩塊錢一瓶的“青藍大水”
大師特供飲用水是娃哈哈。飲食往往在垃圾堆中尋覓。用大師的話說從沒買過米。
6 身家
這一點大神往往比不過大師,大師有父親遺留下來的拆遷存款十幾萬,大神往往朝不保夕,還有些大神負債累累,也是為了逃債。但名下資產估計大師拍馬不及大神,據說有些大神名下資產上千萬,還有幾個公司。
7 愛好
大師愛好讀書,主要為文史哲。如《左傳》《戰國策》《三國演義》,並且經常買書。從流出的視頻中大師的書全是嶄新的,據大師說因為居無定所,經常被驅趕,因此買的書也大多散失流落,並且還有人偷他的書賣。有道是盜亦有道,你們這樣這恐怕也是盜界敗類吧。
大神愛好上網吧,主要為玩網絡遊戲。俱國外採訪視頻,有大神還借債玩遊戲。
不過目前有智能手機的情況下。這點不同有可能因為科技而拉平,目前大師也經常看百度。大神也在轉型,可以一直宅在屋中,一部智能手機能玩一天,還能減少不少費用。
有句話叫習慣決定命運。這兩種習慣愛好,多年後會分出差別,因此大師的愛讀書嗜好,靠著多年的積累,能坐了論道,贏得追捧和迷妹。
如果大神追逐網絡遊戲。追求一時暢快,隨著遊戲的不斷推陳出新。大神們除了空耗歲月和青春,恐怕不會留下什麼。但可以用一句詩來概括:天空雖不曾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泰戈爾
7 理念
大神: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幾多愁。
大師: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有句話叫:境由心生,心生萬物。大師和大神的生活境況是由理念造成的嗎?
又究竟是理念影響了職業還是職業影響了理念呢?
大師是有節制的生活,大神往往沒有節制。
雖然小編分析了兩者的很多異同點,但現實的原因是相同的:
那就是大城市飛漲的房價
原來不理解什麼叫貧無立錐之地,現實分分鐘鍾給你教訓,古人誠不欺我也。
據大師沈魏曾經有兩次拆遷機會,第一次估計選擇了貨幣化安置,這也是父親給他留下十幾萬存款的由來。第二次雖然要了安置房,但是大師還有個弟弟,因此大師沒房了。房價又飛漲如今的十幾萬在上海根本不可能買房了。
三和大神一部分是農民工二代,上一代打工可以回家蓋房子娶妻,在城市租房住,還能吃苦,結果這一代趕房價飛漲,買不起房,租房也很貴,又脫離了農村生活,農村也沒就業機會,這一部分人成了感覺很尷尬,網上有句話叫待不下的城市,回不了的農村,很能說明處境。
更深層次的原因當然是為何大城市房價會飛漲,劃重點。
國外一本叫《規模》的書中有這方面理論,叫城市規模法則,城市經濟社會總量呈超線性規模縮放,體現規模收益的系統性增長,無論城市體系如何,指數大概是1.15左右,也就是說城市規模越大,平均工資越高。並且很有規律性。這種規律性更深的機制是社會網絡結構。
那麼工作高必然導致房價上漲,所謂水漲船高。大師和大神們沒有對抗房價上漲的固定資產。生活活成現在這個樣子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