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學流浪大師”沈魏紅遍網絡。起初,我對這個事情並未在意,偶爾翻看過大師的視頻,也沒什麼深刻的印象。後來相關的視頻越來越多,我開始擔心是不是被視頻APP的自動推薦功能所矇蔽,所以小心地求證。直到發現這位衣衫襤褸的“國學大師”在各類網站頭條上的出鏡率越來越高,評論鋪天蓋地,我才明白,大師真的火了。
仔細看了大師的一些視頻和相關的介紹文章,對大師的身世有了基本的瞭解。期間看到視頻和文章下方網友的評論,無不對大師的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流露出無比的崇敬之情,好像中國民間突然冒出個千年不遇的國學奇才,被眾網友伯樂識馬。而且我們的國學奇才竟然混跡於被大家瞧不起的拾荒人員隊伍,真是太有戲劇性了。大家對大師都有相見恨晚的痛惜之情,甚至有的女網友把持不住自己,要對大師以身相許了。
看過大師的視頻,也即聽過大師的“課”後,我只能說大師確實讀書很多,掌握很多典故,對世事人情有著自己的見解,大師刻苦求知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敬佩,但要據此說大師是民間奇才、國學希望,確實還有待商榷。大家之所以一擁而上,不約而同拜倒在大師門下,願聽大師教誨,無不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盲從。這類人本身對國學不甚瞭解,沒有研究,或者一知半解,看到戴眼鏡的就覺得有文化,看到有人能背兩句論語就肅然起敬,而且特別相信偏方,以為高手都在民間。所以,看到別人叫大師,他就跟著叫。
二、逆反。這類人對中國體制內的所謂大師失望透頂,確實,這些年我們的大師隊伍裡走出了很多磚家、叫獸,有的還站到人民的對立面,為利益集團搖旗吶喊,醜態百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樣的“大師”多了,我們印象中中國就沒有真正的大師了。所以,“流浪大師”一出,立即推崇為標杆,極盡諷刺之意。
三、起鬨。這類人對什麼大師不大師的並無好惡,心思也不在這裡,他們是來蹭熱點的,也即所謂哪裡起火了就奔向哪裡的“烤火隊”。他們只關心自己從大師那裡拍回的視頻能博得多少點擊量,能獲得多少收入。不是有傳說,大師的一條視頻能賣上500-1000元嗎?在他們眼裡,大師只是被利用的工具。個別女主播主動向大師示愛,不過也是通過大師捧紅自己,哪裡是什麼真愛。
從“國學流浪大師”事件,我們可以一睹當前國內網絡文化的百態,一群“盲流”加上一群生怕事情鬧不大的“流盲”,在文化心態上的浮躁,對國學的曲解、盲從,不過從中也流露出對國學文化發揚光大的期望。
我想說的是,隨隨便便捧本經典書、吟誦幾句古典詩詞,那不是國學。國學更不是作秀,像那些身體扭扭、頭髮甩甩就能題書作畫的所謂“大溼”,純粹是對國學的踐踏。國學需要我們塌下心來,認真學習研讀、感受體會國學文化之美,並努力找到國學之美與我們現實生活的結合方式,用國學之美陶冶大眾情操,以國學獨有之魅力使之廣泛傳播,並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作者:Yoo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