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宇宙中的恆星行星等天體是怎麼來的?我國“銀河畫卷”巡天計劃近日以實際觀測證據給出了答案。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據《中國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報道,4月29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稱,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發佈一項重要成果,該計劃的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兩個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云,並分別將其命名為“大江分子云”和“鳳凰分子云”。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已有的恆星形成理論認為,宇宙間大團的星雲是恆星的誕生地,星雲中大都是微小的分子顆粒,以氫分子為主,因此天文學家們經常稱其為“分子云”,這些分子凝聚在一起會形成塵埃,發生化合作用會形成不同的物質,塵埃聚集起來會形成小行星,小行星聚集起來就會形成行星,行星進一步變大就會形成恆星了。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恆星的形成需要凝聚大量的星際分子,而星雲的物質卻又非常稀薄,比地球地表的空氣密度都稀薄得多,但是由於星雲的體積非常龐大,通常都長達數百光年,體積以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光年計,所以包含的物質也特別多,在星雲中物質較為密集的地方,就容易形成恆星,這部分區域也常被稱為“恆星搖籃”,“恆星託兒所”,“恆星苗圃”,“恆星製造工廠”等等。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此次紫金山天文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發現的“大江分子云”和“鳳凰分子云”位於天鷹座大裂谷區域。其中,“大江分子云”距離太陽系約1300光年,長度約300光年,形狀像一條蜿蜒的長河,因此被以“大江”命名。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大江分子云顯示圖像

“鳳凰分子云”距離太陽系約2000光年,質量大約為太陽的20萬倍,它的形狀更像一隻展翅的“鳳凰”鳥,因此命名為“鳳凰”。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鳳凰分子云顯示圖像

專家稱“大江”和“鳳凰”都是銀河系中的大個頭星雲,很多恆星正在其中形成,這兩大“恆星搖籃”是驗證恆星形成理論的重要證據,其中不少的紅矮星已經形成,隨著對周圍物質的吸收,它們的質量會繼續增大,漸漸會形成一些大質量恆星。

我國發現兩片“恆星苗圃”,長數百光年,有大量恆星正在“生長”

參考資料:

《中國日報》4月29日文章《中國天文學家新發現銀河系兩處“恆星搖籃”》


專欄

宇宙與星系

作者:科普大世界

29.9幣

28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