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內在控制力”?

在博恩崔西的時間管理課這本書中提到一個“心裡控制點”的概念。一個是“內在控制點”,一個是“外在控制點”。

擁有內在控制點的人會感到生活掌控在自己的手裡,能夠自己做決定,並且能為自己的行為和結果負責,是自己生活的首要創造者,而不依賴於外部環境或其他人的想法和評價來實現自我價值。

而擁有外在控制點的人,他生活的決定權取決於外部的人和事,這些外部的人和事時刻讓他感到消極憤怒和沮喪,挫敗感將使他喪失改變的力量,他將會產生“習得性無助”,將自己視為環境的產物,而非環境的創造者。

有些家長和老師認為,孩子們犯錯時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否則孩子們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從而為了讓孩子得到教訓,他們會使用“邏輯後果”時附加上羞辱。羞辱可能會激發孩子表現的更好,但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造成多麼大的損傷?他們在大人們的責備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訓,會使孩子越來越不自尊,最終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認為自己的價值取決於別人的認可。

所以使孩子擁有“內在控制點”的能力,特別重要,而在不科學的育兒方式中,懲罰、羞辱、嬌縱和過度控制,都是大人為孩子行為負責的方式,這樣會使孩子淪為“擁有外在控制點”的人。

如果大人以維護孩子尊嚴為前提,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對待孩子,從而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才能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最終成為擁有內在控制點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