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文丨佩琪媽媽

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兒,也是父母的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聽話、懂事、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顯然,一個有出息有作為的孩子跟父母的精心教育和正確引導是分不開的。

其實,想要教育好孩子,肯定不是特別容易,但也不是特別難,關鍵看家長運用什麼方法,如何去正確的引導孩子。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家長存在誤區,朋友小劉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案例

小劉的孩子今年上小學六年級了,一直是奶奶帶大的,所以小劉一直對孩子有愧疚感,也比較心疼孩子,輕易不會說孩子,更不會打孩子,幾乎什麼事都順著孩子。

早在幾年前婆婆就跟小劉訴苦,說是自己的孫子不聽話,有的時候還會跟奶奶動手,小劉每次也都是呵斥一笑,"自己的孫子別跟他一般見識了,孩子小不懂事呢,等他長大就好了。"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前幾天小劉跟我說,現在孩子還是愛動手,小時候沒當回事,本以為長大就好了,可是在學校還經常會跟同學動手,真的感覺很操心。

分析

李玫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家長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他卻開始管。"

確實有一些家長是這樣的,小的時候總感覺問題不大,孩子還小,等到長大後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時,已經不好管了,或者管不了了。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打就打

1)不滿足要求就威脅家長的孩子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你對他好,對他不忍心,他都能看得到。有一些孩子就恰巧會抓住父母的心理,知道父母疼愛自己,為達到某種目的就會變本加厲的威脅父母。

比如說,孩子想要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家長要是不給買,他們就會鬧脾氣,甚至大哭,有的孩子直接躺在地上不走了,鬧得眾人圍觀,威脅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這時候家長就不能妥協,孩子一般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你一定要讓他明白,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不行就是不行。並且事後也一定讓孩子明白,靠威脅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2)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幾個叛逆的階段,一般3-6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在得不到父母認可時,就會摔東西或者大喊大叫、大哭大鬧的。

這個時期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尤為重要,父母可以先冷靜下來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冷靜下來後,再去給孩子定規矩,讓他們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3)不懂得遵守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和孩子在做任何事兒時都要遵守規矩。更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兒做起,公共場所要排隊,講衛生,教育孩子從小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不要因為你一個人不遵守規矩,破壞了大家的心情,這些都是家長要教好孩子的。

4) 不尊重他人,不尊重長輩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行為,要嚴格教育該打就打,長大就不好管了

很多家長由於寵溺孩子,造成孩子非常驕縱的性格,一些孩子經常會因為自己不開心,就把脾氣發到對他好的長輩身上。

就像小劉的孩子,如果小時候打奶奶就能得到媽媽制止的話,長大後也不會出現愛動手的習慣。父母要教會孩子尊重老人,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好習慣。

佩琪媽媽寄語

想要培養出懂事有出息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現一些不良習慣時及時制止,正確引導。給孩子立下好規矩,不要有失原則,如果孩子還是不聽的話,那就要適當想辦法了,該打的時候必須打,該管的時候就要管,不然時間長了,就真的管不了了,甚至不好管了。

今日話題:你會在孩子不聽話時打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