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小孩子淘氣,這是不可避免的,家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倒也無可厚非,不過有些時候有的孩子的所作所為家長就不應該選擇忽視了,有些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糾正,正大後你該後悔了。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檔節目中表示,孩子小時候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大,尤其是男孩,家長一定不能太寵愛,否則不是在愛孩子,反而會害了他。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就不應該太溺愛孩子,孩子犯錯該管就管,尤其是一些原則性錯誤,一定要嚴肅對待,讓孩子明白自己犯的錯誤有多嚴重,這樣才能讓孩子真的長記性。

當男孩在4、5歲的時候,他會跟父母鬧情緒、撒潑,父母可能不會太在意,覺得這是孩子正常的表現,但如果家長此時不引起重視,而是放縱,那麼10年之後又會怎樣呢?

等孩子到十四五歲的時候,孩子再和家長鬧就會變本加厲,離家出走都算好的,嚴重的還有動刀子甚至自殺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出現不良行為家長不願意管,或者覺得無傷大雅,等孩子到了青春期這種行為的就會放大數倍,危害也會翻倍,他們會衝撞老師,步入社會甚至會傷害別人。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孩子早在3歲時候的,其性格正是處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對外界的一切都處於好奇階段,也沒有形成固定的認知。

家長如果此時可以採取良好正確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幫他形成良好的性格,這會讓其一生都受益,相反,家長如果此時沒主意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在今後很容易步入歧途。

李玫瑾教授指出,當孩子小時候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時,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該收拾就得收拾,否則等孩子大了想再教育就難了。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發現孩子有這4種情況,父母該揍就揍,長大了再想教育就來不及了

1)不能控制情緒,喜歡發脾氣

孩子從3-6歲開始,會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很難控制好的自己的情緒,一旦有負面情緒出現,他們會通過大吼大叫或者摔東西、砸東西等方式來表達不滿。

父母這個時候首先要學會的肯定是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在這之前應該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如果語言說服不了,適當動手也無可厚非。

等孩子冷靜了再去教育孩子,並要和孩子定下規矩,強制孩子改掉這些不好的發洩情緒的方式,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2)經常威脅家長

有的孩子還會習慣威脅家長,當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會通過撒潑耍賴、嚎啕大哭的方式威脅父母,一旦得逞,孩子就會得寸進尺。

小時候還會撒潑哭鬧,長大後就會演變言語頂撞甚至動手打家長,類似的例子相信我們見過不少。

所以,當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開始撒潑耍賴威脅父母時,家長一定不能妥協,要學會守住底線,溫柔且堅定的告訴孩子,不行就是不行。

並且事後一定要嚴肅的教育孩子這種不良的表達訴求的方式,讓他們意識到這種方式是非常錯誤的,且也是行不通的。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3)不懂規矩

很多孩子覺得父母愛自己,因此會無視父母給自己的立下的規矩或者規則,這個時候家長不應該縱容孩子,否則只會助長孩子囂張的氣焰,讓孩子變得不守規矩,沒有規則意識。

這對孩子為了步入社會沒有一絲好處,作為孩子的父母,你會慣著孩子,可到了社會上,誰又會慣著你的孩子呢?

4)不尊重他人

被家長或者長輩寵溺過度的孩子的,都會形成一種驕縱霸道的性格,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教育該揍就揍,長大就晚了

長此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形成目中無人、盲目自大的性格,孩子一旦出現了這種苗頭,家長一定要及時改變對孩子寵愛方式,反省自我地同時及時教育孩子,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

【錦鯉媽咪寄語】

當家長髮現孩子在幼年出現了上述四種情況時,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採取措施幫助孩子改正,情況嚴重的時候適當動手“揍一揍”也並非不可。

只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了性格,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大的好處。

【今日話題】

你會因為教育孩子而動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