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

提到李玫瑾教授,大多數寶媽都是知道的,李玫瑾教授的很多育兒方法都是特別管用的。

李教授說,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各位寶媽不妨對照一下,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這些特點呢?

李玫瑾: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

1、經常說髒話

所有人都不喜歡說髒話的孩子,家長聽到自己家的孩子說了髒話,會非常氣憤的問孩子在哪裡學的。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生活當中曾經說過髒話,給孩子做了一個不好的表率,孩子說髒話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學來的。

也許父母經常說髒話,或者是在幼兒園裡,某個小朋友說了髒話,孩子都有可能學會,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

一個滿嘴髒話的人,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而且這樣的人長大之後情商也是特別低的,到時候想改也很困難,畢竟已經形成了習慣。

生活當中,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多使用美好的語言,多用敬稱,多說"您"、"你好"、"請"、"謝謝"等。

李玫瑾: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

2、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非常暴躁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如果某個人情商非常高,那麼他一定是懂得自我情緒管理的,而那些情商較低的人,往往在這個方面做的特別差。

情商低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發怒的時候,他們會讓壞情緒毫無保留的發洩出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身邊的人。

而那些情商高的人懂得化解不良的情緒,能讓情緒找到正確的出口,把不良情緒的影響降到最低。

情緒往往受到性格的影響,而一個人的性格培養往往是從小形成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方面必須多下功夫。

家長自己要做一個懂得控制情緒的人,不要亂髮脾氣,尤其是和孩子相處,或者是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更要理智一些,不要把不良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對兒兒童情緒管理育媽建議多父母給孩子看看《兒童情緒管理全書》,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父母說的道理很多都不懂,家長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孩子才能聽得懂。

《兒童情緒管理全書》就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為0-12歲兒童打造,科學解讀,開啟“理智鬧型”家庭教育模式,父母不吼不叫,引導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有話好好說。

李玫瑾: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

3、不懂分享

孩子特別小的時候,不懂分享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他們心裡只有"自我",不懂得親人和夥伴對於自己的意義。

喜歡的東西,他們只會留在自己的手裡,不想給任何人,哪怕是親人和好朋友也是不可以的,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就要讓孩子知道分享的意義。

喜歡分享的孩子勢必是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在群體當中也很容易受到歡迎,有些家長認為,喜歡分享就是"傻瓜",但如果一個人太吝嗇的話,勢必失去友情和親情。

李玫瑾: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

不過也要提醒各位家長,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以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不要當著別人的面直接讓孩子下不來臺,否則的話,孩子一定是非常傷心的。

父母可以利用小故事方式引導孩子,就像聰明寶寶情商管理書》中分享的小故事一樣,讓孩子知道什麼叫分享,改變自私的心,從而交到好朋友。

4、喜歡抱怨

喜歡抱怨的人,身上總是帶有負能量,還會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傳遞給身邊的人。

一個經常抱怨的人,勢必把所有的失敗以及不順利都歸過於其他人以及客觀原因,從來不會尋找自己主觀上的問題。

這樣的人是難以獲得成功的,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凡事先尋找自身的原因,只有自身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不要總是怨天尤人。

李玫瑾:小時候有以下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不會太高

一個孩子的情商如何,和父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家長自己首先要做一個高情商的人,避免以上幾個行為,這樣才能給孩子傳遞正能量,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你認為,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情商不高的孩子還有哪些特點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