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特別是在撫養男孩的家庭。家長們還指望著他們能養老。但是沒有人能確定他們的孩子將來會有什麼成就。因此,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能力,使他們將來能夠成長。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李玫瑾曾經說過,要想孩子成功,父母應該放棄以下三件事。不要盲目溺愛你的孩子,否則他們將來可能不會成功。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到彩虹”。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李玫瑾是一位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她對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問題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常常能指出兒童教育問題的根源。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有男孩的家庭裡,父母越“捨得”,他們的孩子就越有希望

1、 願意“放手”孩子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太過溺愛他們了。父母為他們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但其實他們這種行為是“傷害”了孩子。這種從小嬌生慣養長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要養活自己都很難。所以 指望他們養老就更是力不從心。並且他們很可能成為大家口中的“啃老族”,剝削老人的財產和房屋。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事實上,孩子們比你想象的要堅強得多,所以你必須對孩子“放手”,讓他們受苦。這就是所謂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吃過苦的孩子 一般抗壓能力都比較強,大多數孩子長大後都有一定的成就。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如果你愛孩子,不要過分縱容他們享受。讓他們吃點苦,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世界。

2、 願意為孩子花錢

“窮養兒子富養女”。這裡的窮是指對孩子生活上的窮 不是思想上的窮。作為父母,我們願意為孩子花錢。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你為孩子的思想上花錢也就是對自己的投資。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所以我建議所有的父母,特別是那些家裡有兒子的父母,一定要願意為孩子花錢。當然,一定要把錢花在正確的地方,特別是教育上,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更好。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3、 願意讓孩子“犯錯”

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們要求很嚴格,不讓他們犯任何錯誤。在父母的心目中,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這樣避免了他們長大後走彎路。

其實,這種做法不好。如果你不讓他們犯錯誤,一切都為孩子安排好了,那孩子豈不是為父母而活嗎?

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小的時候,不讓孩子犯錯誤,經歷失敗。當孩子們長大後,他們會氣餒,沒有勇氣去嘗試。最終,他們可能一事無成。家長們必須要引以為戒。小時候讓孩子遭受一點挫折是可以的,只要他們長大後不吃虧就好。


李玫瑾:“捨得”對孩子放手,才能培養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

小編寄語:

※※※ 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時是一張“白紙”,作為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成長的價值觀。小編為大家推薦以下幾本育兒書籍 :『窮養男孩,其實是讓他能吃苦』、『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

※※※ 通過正確成功的教育方式改變家長恨鐵不成鋼的心態,讓父母和孩子能更好的溝通。及早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也是讓孩子長大後能真真正正的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