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拟暂停水泥产能置换,影响几何?

日前,广西工信厅发布关于《印发关于严格产能管理 推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称,为防止水泥行业的盲目和无序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决定从印发本通知之日起暂停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工作。

此外,《通知》指出,有不符合国家关于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要求的;不符合自治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退出产能存在重复利用的等十一项情形之一,将不予办理产能置换确认公告或撤销产能置换方案公告。

简单来说,广西将暂停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工作,而已经公示过产能置换方案的项目也有可能被直接撤销。

时间回到2017年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其中水泥熟料项目除西藏地区继续执行等量置换外,其他地区全面实施减量置换。今年年初,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问答》,明确要求,企业开展产能置换,特别是跨省产能置换,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精神和以上政策要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促进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磷石膏等大宗固废协同处置,统筹考虑项目建设所在区域环境容量、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物流运输等因素,诚实守信,慎重决策,做好可行性研究,制定好产能置换方案。

此次广西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规划管理,优化产业布局,严格行业规范,严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发布上述《通知(征求意见稿)》。这是自《实施办法》发布以来,

首次由省区级政府发布针对产能管理,推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文件,也是首个提出暂停产能置换的省区级政府。

一业内资深人士对此评价道,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前提下,广西区政府充分统筹考虑所在地区环境质量、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交通物流等因素,对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做出要求是符合规定的。

而身处产能置换“旋涡”中心的广西,此通知一经发布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业内极大关注。依笔者看来,广西暂停产能置换,或将带来以下变化:

一.数条新建生产线计划将搁浅

据中国水泥网发布的2019中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榜显示,2019年广西新建熟料产能263.5万吨,产能置换水泥熟料产能816万吨,均处于全国首位。

广西拟暂停水泥产能置换,影响几何?

广西拟暂停水泥产能置换,影响几何?

另外,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崇左将加快中国建材崇左产业园、海螺集团扶绥绿色建材产业园、天等东泥水泥生产线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海螺2条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明年底建成投产。

来宾日报也在相关报道中指出,象州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广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正式签订项目协议,将在象州县境内联手打造建设日产熟料2×10000吨带纯低温余热发电设施的水泥生产线,年产骨料2×1000万吨的骨料生产线及配套矿山、物流码头、封闭式运输廊道。

“通知出台后,这些尚未公示产能置换细则的万吨线项目被搁浅是大概率事件。”一业内人士对中国水泥网表示,即便是已经公示的项目,也面临着被叫停的风险。

当然,广西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四部门正在制定《广西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推动水泥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全区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规划》正式公布后,

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再次重启并非不可能,但在短期内受影响已是确定事件。

二.两广地区市场将保持稳定

整体来看,两广地区是一个统一市场,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存在广西水泥通过西江输入来满足珠三角区域建设需求的现象,这是一个常态化事情,目前广西流入广东的水泥熟料量在每年2000-3000万吨之间。

但近年来,随着广西新建产能以及产能置换项目的日益增多,且投资强度颇大。有业内人士就表示了担忧,直言广西水泥对广东水泥市场的冲击将会加剧,影响区域平衡。

与此同时,尽管广东水泥行情受本地需求、天气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但伴随着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逐步形成,广西的水泥市场变动将间接影响到广东的水泥行情。

而广西暂停产能置换,在短时期内将对两广市场的相对稳定带来一定作用。

不过总体上,随着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对水泥需求带来强劲支撑是必然的。

三.暂停产能置换的省区或增多

事实上,自产能置换政策出台之日起,便被置于行业舆论的漩涡之中,相关媒体、行业人士也对包括产能置换的比例、允许异地产能置换以及“僵尸产能”死灰复燃等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于异地产能置换的争论尤为激烈,部分行业人士认为在全国普遍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异地产能置换大门的打开,无疑将造成企业将严重过剩地区的产能置换至不过剩的地区,最终造成全国性产能过剩,将水泥行业推向深渊。特别是从近两年所发生的置换项目来看,也多为从北方等传统过剩地区置换到南方省份。

依笔者看来,《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出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减量置换,促进水泥行业去产能、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该政策不仅仅提高了产能缩减幅度,更为不少困顿中无法退出的水泥企业提供了跨省出售产能的可能性,解决了产能退出过程中的资金和人员安置等问题。

正如《问答》所指出的,五年来的实践证明,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既有效遏制了违规新增项目,又有序引导了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配置,促进了技术进步、优胜劣汰和优化布局,行业效益稳中向好,运行质量明显改善。《问答》对产能置换政策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广西暂停产能置换,并对已有的置换项目在环保、能耗方面做出严格要求,这一举措无疑为全国水泥行业规范产能置换行为开启了良好的先河。

未来,或将有更多省市跟随广西的步伐,在遵守国家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在《实施办法》和《问答》基础上,对本区域的产能置换行为作出因地制宜和更为严格的要求。

更多精彩资讯,点击下方欢迎下载中国水泥网APP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