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政治理想是什麼?為什麼?

偉大的時代


儒、法系出同門,分飾紅黑臉。談不上什麼理想,皆精緻利己。

蘇秦、張儀,無關聯橫合縱,給點點心都可改弦更張。

利益決定立場,立場服從利益,這也無可指責。

為立場服務為思想,為真理服務為哲學。思想家不少,哲學家僅老子。那麼,還有什麼理由去關心儒派呢?

傍小為派,思大為家。必須強調,儒還算不上家。


科技型文盲1


儒家的政治理想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政治主張和理想內涵。儒家思想大體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提倡德治、禮治和仁治。

先秦的儒家政治理想是如孔子《論語》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在此處的形象比喻,闡明瞭自己的政治主張,即:為政以德為政以德一是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理政的根本原則,在孔子看來,統治者只要實行德治仁政,就能使得民心歸順,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支持,強調了仁德在政治作為中的核心作用。

為政以德,另外還有以德服人的意思,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就是要求統治者學習聖賢堯舜的奉獻精神,用良好的德行感化人民,造福人類,提倡領導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周圍的人民產生影響,讓人民信服遵從。即內聖而外王,內修仁德,外行禮義,以德感人,以禮服人,做到明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人皆可為堯舜,學習堯舜禹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以德服人,首先君主要謹嚴修身,獨善其身,以身作則,成為人民的表率,進而皆濟天下,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臣民,博施於民而濟眾,積善成德而惠民,得到臣民的擁戴,從而做到正已而化人,內聖而外王,以自己的光輝形象來領導人民,擔當起國家和民族的重任,領導人民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

《論語》為政篇中孔子教導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用政令去統治百姓,用刑罰約束百姓,他們雖然可以暫時沒事,但卻不會產生羞恥之心,若是以德行去教化領導百姓,用禮樂制度約束他們,不但能讓他們生出廉恥之心,還能讓他們遵守正道,人心歸服。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以禮治國,即用道德良知感化和禮儀倫理規範君臣關係和人們的社會行為,用以保持政局和社會穩定,進而維護和規範公序良俗的社會秩序。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為貴、君為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仁者愛人。闡明的是: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見仁,仁的價值和作用,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親親而仁民,仁民愛物,進而提出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

先秦儒家思想是孔孟對歷史總結和理想再現。孔孟之道就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也是提倡堯舜禹的治國理政經驗,效法周文、武王的禮義文明制度。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德者感人,仁者愛人,內具聖人的才德而外施王道。像堯舜治世理政一樣,積善累功,德洽百姓,攝行政事,順天應人。

先秦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是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端,開具了仁義忠孝禮智信的藥方。儒家思想的孝悌忠信和禮義廉恥等在總體上說是好的,理想目的在於能維護社會穩定,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有助於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孔子的尊王主張,也是要求君主以仁民愛物為思想,要以聖賢堯舜為榜樣,儒家思想的忠君和愛國思想,有助於凝聚民族力量,有助於構建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形成。儒家的禮和仁的思想,有助於社會團結,讓人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學而優則仕,儒家思想倡導出仕,有助於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力量。

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意指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天下一統,尊王攘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建議為漢武帝所採納並得以實馳,儒家思想從此成為後來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對之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社會、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董仲舒的政治主張已非先秦儒家思想,他提出的“三綱五常”理論對後世危害大且廣。


德厚致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為什麼,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就像泰戈爾詩句說的那樣:有一次,我們夢見我們陌不相識,我們醒了,才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論語》中的“學”原是“覺”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