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自2018年5月首次下水,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2號艦已經海試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會於2020年正式服役。

這艘被命名為“馬羅島”號的兩棲攻擊艦造價是首艦的1.3倍,未來會與“獨島”號一樣各成為韓國東西海機動艦隊的旗艦。那麼她是什麼情況呢?我們一探究竟。

一、強化的艦載電子系統

與1號艦“獨島”號相比,“馬羅島”號的電子偵查設備進行了明顯的改變。歐洲艦艇普遍使用的SMART-L遠程搜索雷達換裝成了以色列產的EL/M-2248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雷達使用四面陣列天線,一面在艦島正面上方,另外三面在艦島左右舷和上方。原來荷蘭產的監視雷達也改為韓製的三維監視雷達。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由於“守門員”近程防禦系統已經停產,所以2號艦使用了美製的“密集陣”。同時軍艦裝備了韓製的垂髮系統,可以裝填各種韓國製式艦載導彈。專家猜測,“馬羅島”號可能裝備“海弓”防空導彈,這是“天弓”地對空導彈的艦用版,不過此說法被韓國海軍否認了。

同時由於新型雷達佔用了比原來更多的面積,1號艦位於艦島前方的“海公羊”反導系統,在2號艦上由於被天線佔據而沒有安裝。

EL/M-2248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是一種以S波段操作的多功能固態主動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由4面天線組成,可兼具對空對海的偵察搜索任務。其使用多波束脈衝技術運作,具有強大的電子反制能力。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在嚴重的電子干擾和複雜的通訊環境下,雷達仍然可以從微弱的反射信號中摘取出低雷達發射截面的目標。以色列的這款產品可以控制發射波功率以降低雷達的輻射源,從而增加了自身艦艇的隱身性。

雷達天線有兩種尺寸,一種是1×2米,有效搜索範圍大於250公里;另一種是3×3米,有效搜索距離大於450公里。按照廠方的說明,雷達可在25公里外發現反艦導彈類型的高速掠海飛行目標,對高速戰機的可偵測距離更是達到了250公里以上。

“馬羅島”號艦載雷達的紙面數據顯示,即使面對大量的空中和水面目標,仍可以根據威脅係數挑選出主要目標。並對防空和反艦導彈照明導引和中途導航指揮功能。等同於擁有同時對戰多個目標的能力。

二、LPX計劃

韓國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藍水海軍”的戰略,於是建造了3個級別的驅逐艦,同時從德國獲得了209型與214型柴電AIP潛艇的生產授權。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2001年3月,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表示:韓國應該建造能在世界範圍內捍衛自身國家利益以及對世界和平發揮作用的海軍。

韓國海軍計劃部署2或3支快速反應艦隊,艦隊主力不僅要有自己建造的驅逐艦還要有自己生產的潛艇,而旗艦則是可以為直升機提供平臺的韓製兩棲攻擊艦。韓國將其成為試驗登陸平臺,英文簡稱“LPX”。

誰知僅僅5個月後金融海嘯便席捲了韓國,陷入危機的財政只能推遲了韓國海軍的發展。受到影響的不僅有“LPX”項目,而且還有空中預警機、新型空空導彈研發項目。

不過隨著韓國經濟的逐漸回暖,終於在2004年底敲定了兩艘兩棲攻擊艦的預算。建造完成的第一艘便是“獨島”號,韓國可以選擇了與日本發生領土爭議的獨島作為艦名,其宣示主權以及對抗日本的意圖極為明顯。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第三艘“LPX”目前還沒有動靜,但已知會命名為“白翎島”號。白翎島屬於韓國的西海五島之一,為韓國領土的最西端,其餘四島分別是大青島、小青島、大延坪島和小延坪島。

三、艦體設計

“馬羅島”號採用全通式甲板、艦島置於左舷的設計,並擁有可泛水的塢艙,登陸載具由艦尾的大型閘門進出。船體建造了多個水密隔艙,據稱哪怕有三個水密隔艙同時進水也不會出現沉沒的憂慮。另外為提高生存能力,艦體很多關鍵部位都加裝了鋼質裝甲。

艦島前方設有一臺承吊能力為19噸的大型吊杆,用來裝卸登陸器具與物資,符合現代艦船設計潮流。“獨島”級的外形輪廓力求平整,並減少開孔或突出結構,艦島等上層結構也略向內傾,整體設計是為了降低雷達反射面積。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艦體後段的泛水船塢長26.5米,寬14.8米,可停放兩艘LSF-631型登陸氣墊船。船塢前方略高的車庫甲板則可停放16輛AAV7兩棲突擊車,或搭載水陸坦克。

“獨島”級的車庫甲板可用面積明顯小於其他國家的同類艦型,一般解釋是限於技術和成本。該級泛水船塢其實與車庫甲板同屬一層,因此縮小了可使用的面積。其他國家如法國西北風級的設計會刻意將車庫甲板獨立設置在泛水船塢上方,得以延伸至船尾而增加可用面積。

登陸艦的飛行甲板長179米,寬31米,設置有數個直升機起降點,可同時供5架直升機起降操作,艦島後方另有兩個直升機停放點。

由於艦體後方裝載登陸部隊,機庫自然就設置在前方。機庫面積可以容納10個UH-60直升機,通過艦島前方的大型升降機進行運輸。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目前艦載機為UH-1H和UH-60P,可這兩款飛機都屬於陸基型,缺乏防腐蝕設計,不適於長期在海上執行任務。未來有可能由衍生型號MUH-1進行替代。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V22“魚鷹”會登上韓國的兩棲攻擊艦。但自從“獨島”號和美軍進行“魚鷹”著艦演練後,在建的“馬羅島”號就在其內部進行了改裝,艦島前後機庫可各容納一架“魚鷹”。這個改裝就有點值得玩味了。

自第一艘“獨島”號形成戰鬥力後,韓國國內就一直討論是否將直通式甲板改成滑跳式。不過目前證明爭論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為“馬羅島”號也是直通式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討論,是因為開始韓國確定艦載的飛機是垂直起降的F35-B型,可是實用後才發現艦艇的機庫太小,如果容納F35的話需要進行改裝,這種改裝已經接近將內部重做了。那麼所耗費的金錢自然就不用說。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而且隨著F35的上艦,韓國不僅買飛機需要花錢,相關的配件採購和人員培訓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是否搭載F35韓國軍方自己都沒有定論,一直在評估進行中。因此有人一氣之下提出就搭載直升機,F35伺候不起就不伺候了。

不過作為設計師,他們確實做好了搭載垂直起降飛機的準備。因為飛行甲板都鋪著厚厚的耐熱聚酯材料。只不過讓人想不通的是,既然如此為啥空間上還要省呢?

基於續航力的考慮,軍艦並沒有使用常見的燃氣渦輪系統,而是使用柴油機。船用的柴油主機配合連續渦輪增壓系統,每臺柴油機可產生7650千瓦的功率,讓攻擊艦總共擁有將近3.2萬匹的馬力,最高時速為23節,經濟時速16節,擁有8000海里的續航能力。發動機均安裝在彈性底座上,以達到降噪減震的效果。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四、戰鬥管理系統

“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將來要承擔旗艦的職能,配備了完善的指揮系統,足以執行兩棲、水面、空中、反潛等作戰任務。

系統是三星泰利斯開發的TACTICOS系統,已經有25年的發展歷史,適用於各種大小不同的任務類型。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進行採購,安裝在了100多艘軍艦上。

三星泰利斯公司是由法、韓兩國合資組成的,兩國公司各持股50%。2015年,三星將手中的股份出售給了韓葉公司,隨後法方也和韓葉進行了股權買賣。從此,泰利斯成為了韓國的獨資企業。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通過這次交易韓國徹底拿到了TACTICOS系統的開發源代碼,從此專門開發韓國自己的戰鬥管理系統,目前裝備的自造驅逐艦和護衛艦上都用上了這套專門的系統。

五、韓國海軍的未來

在擁有成建制的兩棲攻擊艦後,韓國海軍的兩棲武力投送能力有了相當大幅度的提升。從前的登陸作戰必須讓登陸艇接近沿海,而現在則擁有了“地平線外”的攻擊能力。

韓國海軍設想,“獨島”級所搭載的5至8架直升機可以在30分鐘內將登陸部隊運送完畢,並擔負登陸作戰的空中警戒任務。

由於兩棲攻擊艦可搭載1個營的兵力,因此韓國軍方估算:1支兩棲艦隊的活動區域,就要讓北方鄰國至少增加兩個師的海岸警戒力量,這產生了極大的牽制效果。

然而北方鄰國半島如此狹小的空間,使用多艘兩棲攻擊艦純粹就是牛刀殺雞。韓國也會注意性價比,所以“LPX”是韓國“藍水海軍”計劃的一部分,並非單純是為了對付北方鄰國。

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可搭載一個營的兵力遠程投送

事實上,韓國真正的企圖是進一步參與國際事務,提升國家在國際上的聲望和地位。韓國海軍表示:“獨島”號和“馬羅島”號在內的兩艘兩棲攻擊艦可獨立執行軍事任務。並且還可以用於人道救援、災害防救、緊急撤離、維和行動,甚至反海盜等任務。

就目前公開的3艘兩棲攻擊艦來看,韓國至少計劃要維持3艘的保有量。其中兩艘擔任東、西海域各一支機動艦隊的旗艦,第3艘作為待命支援。到那個時候,韓國海軍不僅有能力保衛國家在海上的經濟利益,也可以在突發情況中迅速投放武力。

“LPX”是韓國海軍的藍水夢中的重要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