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供应没有问题,但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粮食供应没有问题,但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粮食供应完全没有问题

粮食产量——这些年我们国家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人均粮食占有量——2010年以来,我们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粮食库存量——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库存是充足的,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我国谷物进口量——我们国家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相当于不到300亿斤,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总的看,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对于粮食供应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不过,今年粮食生产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陆续进入流行期,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草地贪夜蛾去年首次入侵中国,今年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预计全年达到1亿亩左右;沙漠蝗在东非、西南亚罕见暴发,需严防其入侵并要做好国内蝗虫防治……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

多地降雨和小麦扬花期高度吻合,赤霉病或将大爆发

2020年,赤霉病给我国小麦生产带来巨大威胁!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发性重要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0年小麦赤霉病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麦区偏重流行。

安徽:3500万亩麦田面临赤霉病威胁

据安徽省植保总站组织的专家会商结论和田间调查结果,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将全省大发生,其中淮北东北部地区偏重发生,全省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病面积(即在不开展防治的情况下)约3500万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八成左右),需实施预防面积约8000万亩次。

河南:4月上中旬多次降雨与小麦扬花期高度吻合,小麦赤霉病今年在豫南、豫东偏重发生

据河南发布通知显示,河南植保部门已在南阳、信阳、驻马店等10个市53个县(市、区)发现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达81万亩,比一周前增加了一倍,是近年来同期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

另外,随着外地菌源持续大量传入,加之3月下旬至5月上旬河南省气温适宜、降雨偏多,小麦赤霉病是典型气候型病害,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极易导致暴发流行。据河南省气候中心预报,4月上中旬我省有多次全省性降雨过程,与豫南小麦扬花期高度吻合,专家会商预测,小麦赤霉病今年在豫南、豫东南呈偏重发生趋势。

江苏:田间稻桩带菌率近5年最高 赤霉病偏重流行风险高

据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以下简称“植保站”)专家会商分析,预计今年江苏小麦穗期病虫总体呈偏重流行态势,其中赤霉病偏重流行风险高。

据了解,由于去年秋播以来积温偏高,今年小麦生育进程普遍较常年提早7天以上,且生育进程极不整齐,地区间、田块间小麦抽穗扬花期分别相差20天以上和7天以上,易感病期显著拉长,不仅增加了感病几率,还增加了防治难度。

据各地3月中旬调查,田间稻桩带菌率平均4.6%,为近5年最高,大多是上年的2-5倍。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层病虫防治组织发动的难度加大,同时种植大户防治投入积极性不高,防控措施落实难度增大。

小麦赤霉病最容易在抽穗扬花期发生,也就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之间,因此防治一般在这个阶段进行效果较好。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病害,可防、可控、不可治,所以提前预防很重要。

“粮食杀手”草地贪夜蛾今年或将在我国爆发,玉米瑟瑟发抖

被权威机构列为世界十大害虫之一的草地贪夜蛾堪称“粮食杀手”,它可使亚非部分地区的玉米减产至多70%,且在当地几乎没有天敌。冲出美洲“飞”向世界的草地贪夜蛾,或将为消停不下来的2020又添上一把柴火。

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称今年草地贪夜蛾灾害面临境内外虫源双重叠加,加之越冬基数大、北迁时间提前1个月左右、发生代次增加的情况,有利于该虫向黄淮海等北方玉米区扩散蔓延,预计全年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2020年要直接保护作物面积1亿亩左右,间接保护潜在威胁区域2亿亩,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研究认为,外来有害生物的发展过程往往包括入侵、定殖和爆发三个阶段。2019 年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完成了入侵和定殖过程,2020 年始将进入爆发为害阶段。

据华南和西南省份植保部门调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冬玉米种植区都有发生,云南、海南、广东等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虫量较高。云南和四川冬小麦、广东和广西甘蔗田个别县见虫。另据初步统计,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6省(区)113个县(市、区)查见幼虫,当前发生面积近50万亩,累计发生面积60.8万亩,玉米和小麦分别发生58.9万亩和1.9万亩,累计防治面积170.4万亩。

业内专业人士介绍,目前草地贪夜蛾主要集中于南方(包括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受灾程度上来说处于初级阶段,到三月底的春播将开始大规模要种植玉米,此时草地贪夜蛾的扩散速度在南方将加快,一阶段危害集中期预计在4月左右。之后草地贪夜蛾向北迁飞,进入黄淮平原,此时玉米正好处于苗期,然后赶到东北的时候应该在喇叭口期,预计进入二阶段危害期,时间在6月左右。

2020年我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可能要比2019年更复杂,并有可能全面爆发。如果今年不能够有效控制虫灾,那么玉米减产是大概率事件,将会提振玉米价格。

疫情影响了中国大豆的三大进口国

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性粮食短缺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大豆。

与进口三大主粮不同,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进口量连续多年都保持在8000万吨以上。

我国的大豆进口主要依赖三个国家,它们分别是巴西、阿根廷和美国。2019年中国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占国内大豆总消费量比重为55.62%、8.49%,剩下的比重来自美国。而美国,作为全球粮食重要的生产和出口的大国,近期确诊人数屡日剧增,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出60万,如果美国一旦封锁出口,那么全球粮食危机是大概率事件。联合国粮食组织近期表示,疫情或致粮食危机在4月和5月预计出现糟糕情况。

鉴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的疫情形势都比较严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延,中国进口大豆的供应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再进一步,如果中国与巴西、美国、阿根廷之间大豆贸易不能畅通,中国进口大豆的压力就会传导到价格上。

的确,大豆价格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大涨。3月中国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大幅上扬,部分地区高达4500元/吨,比进口大豆价格每吨高出近千元。

那么,国产大豆价格飙涨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院长焦善伟表示,其主要原因是春节之后,中储粮为了完成年度大豆库存轮换,在东北大豆主产区进行大豆收购,将收储大豆价格从4200元/吨上调到4520元/吨,导致贸易商和农户惜售,整个东北地区大豆价格坚挺。目前,中储粮的大豆收购已经结束,“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大豆价格,后期回落风险较大”。

焦善伟透露,目前,中储粮库存大豆较为充裕。他预测,由于近期中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过快,中储粮大概率会在4月通过拍卖陈豆来平抑大豆现货价格。加之,下一步中国进口大豆大量到港,预计未来两三个月内,中国国内大豆价格难以坚挺。

对于我国进口大豆存在的隐忧,农业农村部有关人士表示,从近期来看,虽然主要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限制”有所升级,但并不算严苛,对大豆装运没有形成实质性影响;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巴西因受疫情影响,一些主要港口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但装运工作并未出现中断。3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1000多吨大豆,将与近期运抵中国港口。

而且,我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坐巴西大豆最大买家。现在巴西大豆已进入收获时节,该国今年大豆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1.21亿吨。巴西方面对中国大豆市场需求充满期待,这无疑会对下一步中国大豆市场价格起到稳定作用。

但中长期来看仍需注意的是,中国是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大豆价格上涨必将通过豆粕饲料价格传导至畜牧业,最终导致肉类价格上涨;其次,国际疫情态势日趋严峻,多国禁令必然加剧国际粮价波动,要警惕其对国内市场的连锁影响。

后期仍需密切关注疫情对我国进口大豆的影响。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与主要出口国加强协调,把疫情对大豆供应链的影响力争降到最低。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进口效率。另一方面,从国内来讲,将持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多措并举稳定国内大豆生产,保障大豆供应。

中华粮网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