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體養胎之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關鍵詞,是“累”。

氣虛體質的人,平時總感覺累,疲勞,肌肉鬆軟不實,說話聲音低聲低氣,稍運動下就氣喘吁吁,比別人出汗多,還容易感冒。更嚴重的,就可能就表現出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舌體呢,是胖大的,有齒痕的,舌是淡紅的。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我們可以把氣理解為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是生命的能量。就好像汽車輪船的發動機,動力系統。氣虛就是動力不足了。


大多數氣虛體質的婦女,懷孕後由於身體負擔的增大,氣虛的症狀可能會“放大”。比如孕早期妊娠反應明顯,吃什麼都沒有味道,甚至有的孕媽媽孕早期體重不長反降。孕中期,隨著寶寶的長大,孕媽媽感覺更加吃力,多走幾步就胸悶,氣短,汗多。甚至有的孕媽媽走三步要歇一步。


“一孕傻三年”的俗語,對於氣虛體質的孕媽媽表現更明顯些,記憶力不好,丟三落四,好忘事。如果產後再沒有得到很好的調養,記憶力就明顯感覺衰退。


大便呢,有些孕媽表現為不成形,散渣渣的,或者便溏。更多的是便秘,大便困難,拉不出,便後乏力,這個大便呢,可能比較幹,也可能不怎麼幹,或者前幹後稀。


腰痠背疼的程度也相對平和體質的孕媽媽厲害,甚至出現頭暈眼花,耳鳴如知了叫,頭髮枯槁。


氣虛體質的孕媽媽容易感冒。


懷孕,分娩,月子,育兒,在這些特殊時期所遇到的問題,對於孕媽媽來說,是全新的,陌生的,不確定的。氣虛體質的媽媽則表現得相對更加誠惶誠恐,怕這怕那,擔心這擔心那,一聽別人說生孩子痛,就害怕得不得了;一想到什麼對胎寶寶不利,就容易胡思亂想,不能自已。也是產後抑鬱的高發人群。


那氣虛體質是怎麼來的呢?一是來源於先天,二是來源於後天。先天的氣主要來源於父母,父母孕育了胎兒,從那時起就給了胎兒精氣,然後孕媽媽在十月懷胎中,繼續滋養精氣。後天的氣就來源於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氣和肺交換的氧氣。


很多女性月子調養不當也是氣虛體質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彷彿已經接受了產後肥胖這一事實,實際上,氣虛,才是肥胖的真正原因。


那麼,氣虛體質的孕媽媽怎麼養胎,能夠讓自己的胎寶寶的先天之氣更加充足強壯一些呢?


第一,勿過思,勿過悲

“思傷脾”,脾胃是生化氣血的,思慮過度會使得氣不順暢,也容易影響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

“悲傷肺”,肺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完成氣體交換的,過度悲傷就會傷肺,導致氣不足。

反過來,氣虛體質的孕媽媽也容易思慮多,容易悲傷,表現出選擇困難,常常把自己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勞則耗氣”,勞力勞神又容易耗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給力的準爸爸就很重要,多給予孕媽媽一些心理能量,幫助孕媽媽做決定,孕讓媽媽快樂地渡過這個特殊時期,共同養好我們的胎寶寶。


第二,多睡覺,補好氣

睡覺是我們人體補養氣血的本能,孕媽媽一定不要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中午養成午睡的習慣,因為子時(夜裡11點到1點)和午時(中午11點到1點)是人體氣血能量補充的最佳時間段。


第三,要保暖,防感冒

孕期感冒很難受,治療呢也兩難,用藥吧,又擔心影響胎寶寶,不用吧,不僅難受,也擔心引發肺炎,還是會影響胎兒。因此,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對於本來就容易感冒的氣虛體質來說,尤為重要。冬季更應注意保三暖:“頭暖、背暖、腳暖”。即使是夏天,也不能貪涼,因為夏季溼氣最重,脾喜燥惡溼,貪涼就更容易溼重困脾,會使脾生化氣血乏力。


第四,勿勞累,勿安逸

《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孕媽媽不要勞累太多,不要過度運動,以免把正氣消耗掉。運動太過,汗出多,不僅容易吹風著涼,氣也會隨汗液往外跑,導致元氣耗散,得不償失。運動,以自己舒適為度,不要跟別人比,更不要死守教條,書上說“到了哪個孕月要走多少步,運動多長時間”,這只是一般大方向而已。


《內經》還說,“久臥傷氣”,有的孕媽媽,本來就氣虛疲勞乏力,乾脆整天躺著,運動很少,以為這樣就能養好胎。其實這恰恰相反,你會發現越睡越累,所以適當的運動,才能讓氣機流動起來,氣才能逐漸旺盛起來。


這樣吃,來補氣:


適當多吃健脾補氣的食物:

粳米、小米、黃米、大米、莜麥

黃豆、白扁豆、豇豆、花生、大棗

白薯、紅薯、山藥

胡蘿蔔、土豆、豌豆

香菇、猴頭菇、蘑菇

鯽魚、鵪鶉、鵝肉、鴿肉,鴿蛋、黃鱔、蝦

蓮子、芡實、栗子

櫻桃、葡萄


尤其是山藥,平補脾胃,是一款非常好的藥食兩用之品,氣虛的孕媽媽不妨經常熬點山藥粥吃,山藥燉雞湯也不錯。


少吃耗氣的食物:

空心菜、生蘿蔔、蕎麥、柚子、柑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