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馬學傑:從軍經歷,是我成功的祕訣

凌晨5點,11.7公里。

34歲的馬學傑又開始繞著水稻田跑步,這是他一天生活的開始,也是退役後一直保持的習慣。

在汕頭,馬學傑是名人。這位“廣東五四青年獎章”“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和“全國十佳農民”等榮譽的獲得者,是潮汕地區“80後”年輕一代的標杆。

然而,馬學傑自言,所有稱號中,自己最偏愛的還是“退役軍人”標籤。

2018年,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上,他榮膺2018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稱號。

潮陽區沸騰了,可馬學傑一如往常,整天泡在機器廠房和水稻田之間。原來,潮陽地處沿海,早稻收割期也是颱風水災多發期,為提升稻穀烘乾效率,他特意請來專業技術人員依託互聯網和大數據,實地對烘乾設備進行智能化升級。不久,馬學傑的全自動穀物烘乾中心正式投產,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穀物烘乾中心。

“在部隊當兵,我見紅旗就扛;作新時代新農民,我要讓土裡長出金疙瘩!”2004年,馬學傑退役回到老家潮陽,準備在生他養他的農村大幹一場。

“不懂就學,從頭幹起,我們在部隊也是這樣不斷從零開始的。”憑著一股專注的學習勁頭和不怕苦累的精神,他向農戶虛心請教耕作細節、參加農業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自學農業技術理論。

熟悉馬學傑的人都喜歡喊他“馬班長”,其中既源於他對工作細節的苛求,也是因為他的語言習慣中帶有明顯的軍味。他對合作社團隊管理實行班排編組,把解決水稻新品種培育攻關稱作“攻山頭”,把同時推進的農業規模化生產和規範化經營策略叫作“多點突破”,等等。

更重要的是,多年的從軍背景,也讓他對農業現代化有著獨到的理解:無論任何時代,再先進的技術,如果沒有強大執行力和嚴格執行標準,技術生產力永遠都只是一句口號。

那些年,土地留不住人,鄉村空巢已成普遍現象。特別是臨近珠三角地區的優勢,不少潮汕年輕人紛紛選擇外出打拼。馬學傑對土地有種與生俱來的情結,他不相信這片靠海的地方會沒有經濟的藍海。

2009年,在當地農業、農機管理部門的支持下,馬學傑創辦了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他通過租用散戶閒置田,改造低產田,集中連片農田開展優質稻種植,併為散戶小規模種植提供服務。

如今,合作社水稻年種植面積達2.4萬畝以上(兩季),帶動周邊2500多戶農民實現了育秧、整地、插秧、植保、灌溉、收割、烘乾、加工等水稻生產過程全機械化,服務的耕地面積超過5萬畝。

“以前不願說自己是農民,現在當農民可不再是簡單的事了,需要資質。”馬學傑依然堅定相信這是農村現代化突破發展瓶頸的一道良方。

在馬學傑眼裡,“鄉村振興就是人才迴歸、安居樂業。” 近年來,不少外出打拼的潮汕年輕人、大學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紛紛選擇迴歸農村、面向土地創業,並形成一股返鄉潮。

2018年,為推動農村農業發展,汕頭市在國家首屆農民豐收節期間推出農產品流通費用的優惠減免,馬學傑團隊也趁勢利用電商平臺在線上開展集中展銷和品牌推廣活動,雖是互聯網背景下新的嘗試,但也讓馬學傑看到了農村致富路上新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