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洋氣”祕訣:和企業一起組CP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深響原創 · 作者|馬秋雯

編輯 | 吳鴻鍵

論洋氣,上海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

上世紀初,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百貨相繼紮根南京路,四大百貨公司的奢華裝潢和櫥窗擺設,直接讓當時的南京路博得了“小巴黎”的美名。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90年代,外資零售巨頭紛紛搶灘上海,日本的八佰伴、法國家樂福、荷蘭麥德龍、泰國易初蓮花成為了市民“買買買”的新元素。如今,諸多外國品牌仍把上海作為其在中國市場的首站:網紅炸雞Popeyes、亞洲第一家星巴克烘焙工坊皆是如此。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左:Shake Shack 右:星巴克烘焙工坊

對於消費市場來說,洋氣的上海有著風向標意義,當年生於上海的六神、鳳凰牌自行車風靡全國,如今在新零售的浪潮中,上海依然走在前列。

10月1日,在國慶中秋雙節的加持下,盒馬第一家X會員店落戶浦東。這意味著上海市場的會員制超市之爭已升級為盒馬X會員店、Costco和即將開業的山姆會員旗艦店的“三巨頭”大戰。上海儼然成為了零售巨頭的創新試驗場。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短短一年內,上海零售業不斷迎來新氣象。細究原因,這顯然與上海本身的氣質有關——在迎接新事物方面,上海在國內所有城市中一直是“前輩”。一個多世紀裡,上海之於新生事物的吸引力未曾有絲毫減弱。這樣長盛不衰的魅力由何而來,上海又能從這些青睞中得到什麼?

培育土壤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可以面向產業,也可以是面向個人,前者提振當地經濟,完善產業佈局,後者則決定著城市氣質和人才儲備。如果用當下流行的TO B、TO C劃分方式來看,上海在上述兩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在TO B方面,對於那些試圖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來說,上海的營商環境和效率有口皆碑,特斯拉就是“上海速度”的最佳代言品牌。

回顧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第一個外商獨資汽車工廠的歷程,速度和便捷是關鍵詞:從項目簽約到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再到獲取首張施工許可證,特斯拉中國工廠走完這套複雜流程,一共只花了不到6個月。

特斯拉不是上海友好的營商環境的唯一受益者。剛開張不久的盒馬X會員店,從確定選址到正式營業,也僅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

改善營商環境一直是上海近年來的發力重點,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在上海開辦一家企業需要22天,經歷9個環節。如今“一網通辦”融合線上線下後,企業最快1天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效率提升的回報是顯著的:

2019年,上海一年新增企業32萬家,企業總數達到277萬多家。

上海對於民生的重視同樣令人矚目。

早在2011年,上海就被商務部列為“全國早餐示範工程試點城市”,此後,市政府連續7年將“早餐工程”列入實事項目,今年上海早餐工程升級更是頭號民生工程項目。盒馬旗下的“網訂櫃取”早餐新業態“盒小馬”便是在此背景下快速發展的。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不僅是盒小馬,整個盒馬其實都是生在上海、長在上海的創新企業。2016年,“盒馬鮮生”開業,上海面對該新業態主動創新監管模式,試行“兩證合一”。隨著盒馬鮮生在上海一路擴張,上海市民的生活也得到改變。

和傳統商超、純粹的便利店相比,盒馬的混搭多業態集超市、便利店、菜市場、餐飲店以及超快配送服務於一體,行業很難用簡單幾句話描述清楚這樣的“新物種”。

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便民”就是盒馬的核心屬性。

“好貨不貴”、“可以吃帝王蟹”、“3公里內的30分鐘免費送達”,盒馬的便利程度甚至被開發商拿來當作樓盤的金字招牌。在盒馬的發家地上海,“盒區房”已經成了衡量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概念。盒馬的存在重新定義了門店輻射範圍內市民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故事往往都是最先發生在上海。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在盒馬門店3公里範圍內的小區即為“盒區房”

友好的營商環境讓國外巨頭欣然遠赴,重視民生讓便民新業態得以快速發展,再加上過往的消費文化積澱,上海在TO B和TO C方面的優勢實現了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了上海對企業的吸引力和市民對新生事物開放包容的心態,“洋氣”標籤如影隨形。

城市的主動性不只換來了“洋氣”標籤,那些長於上海的企業同樣反哺著上海的發展。

相互成就

用更長遠的眼光看,上海真正想講的,是城市和企業相互成就的故事。

在過去,城市的產業發展和形象往往和佔有的天然資源有關,多少有些“靠天吃飯”的意思。但隨著產業升級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事情已經起了變化。

如今,手握技術和數據能力的企業成為了城市新的資源,這類公司不僅會帶動就業和產業發展,還將為城市網羅人才,甚至成為城市捕獲未來趨勢的關鍵。

回顧互聯網浪潮裡的20年,杭州和深圳便是企業反哺城市的典型例子:

  • 早年向阿里巴巴伸出橄欖枝後,如今杭州成為了電商之城,並在阿里巴巴造就的風口中持續獲益。由於直播帶貨的火爆,杭州九堡從城鄉結合部一躍成為了直播帶貨的“半壁江山”。

  • 90年代,深圳投入了幾十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華為、中興等公司依次在深落戶。如今,華為發展為5G、雲計算等領域的領先者,直接助力深圳成為“智慧之城”。

作為總能主動擁抱新生事物的“前輩”,上海當然也不缺故事。

1992年,上海市郊的一片荒地,張江高科技園區百廢待興,在世界第三大製藥公司瑞士羅氏製藥入駐張江高科後,張江開啟了飛速發展的歷史。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未開發前的張江是一片農地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1994年1月7日,羅氏製藥入駐張江的簽約儀式

基於上海的重點扶持和政策利好,如今張江高科構築起了生物醫藥創新鏈、集成電路產業鏈和軟件產業鏈的框架,同時也從吸引外資為主轉向大力扶持本土高新技術公司,閱文集團、趣頭條、以及Bilibili等在內的數百家互聯網企業均在此成長。

上海築巢引鳳,而眾多優質企業的落地生根,也在不斷推動上海經濟發展和轉型。

在地方政府與企業的互動中,上海的行事作風、城市氣質得到創新和重塑,對新事物的擁抱和扶持,逐漸成為上海的城市內核,也由之成為更多新業態、新嘗試生髮的土壤。

這種城市和企業間 “相互成就”故事,其實一直在上演。

以今年的變化為例,由於疫情期間人們不得不在線上購買日用品,或在家附近購買生鮮。

社區生鮮和同城零售成為了各大企業業績增長亮點。根據阿里巴巴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即2020年Q2),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幅高達80%,且佔集團總營收的比例上升至20%。盒馬疫情期間訂單同比增長200%。

比起一季度,國內在二季度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其實已有明顯改善,但由於行業在線化得到加速,新零售業務依然維持著疫情期間的高增長,類似的現象在京東、美團等公司的財務表現上也能看到。

顯而易見的是,新零售已經不是特殊時期的應對之舉,而是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用戶習慣。

從行業玩家的發力方向來看,同城零售、生鮮電商是目前零售領域最火熱的賽道,深諳數字化打法的互聯網玩家正在持續打通線上和線下,並不斷拓展和迭代零售業態,

而這是盒馬從誕生起就走上的道路。

在今年談論新零售2.0時,盒馬CEO侯毅提及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與疫情後上海提出的“在線新經濟”方案不謀而合。在線上線下一體化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的今天,盒馬的眼光和步伐無疑都更靠前。

具體來說,在供應模式上,盒馬將原產地和海外直採、店倉一體化、大型加工和暫養中心進行組合,保證了商品質量;在運作技術方面,盒馬自研的“懸掛鏈系統”在上海金橋店已經實現揀貨員少走15000步、提高3倍工作效率的成績,門店坪效顯著提升。

上海的“洋氣”秘訣:和企業一起組CP

盒馬鮮生上海金橋店懸掛鏈系統

根據阿里投資者日的數據,盒馬目前在全國23個城市開了227家門店,其中上海擁有最多的盒馬門店數量,且業態也最豐富。上海相當於為盒馬提供了“練兵場”,而盒馬也從沒停下挑戰、創新的步伐。經過這幾年的“折騰”,盒馬坐上了“上海新經濟TOP30”的位置,而隨著盒馬逐步向全國擴張,上海也有了一張新的城市名片,並在新零售浪潮中保持活力、取得先機。

身處全國商業中心,上海對新事物的開放、針對企業發展提供的創新和試錯空間,都讓其獲得源源不斷的吸引力,在成就企業的同時,不落下任何一個未來機遇。面向未來之路,諸如盒馬和上海的CP故事可能會更精彩。

作者: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