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这个年,老子不过了?非也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美好而令人神往,却又依稀变得模糊。

2020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在节后返程工作的旅途中,我们不禁开始回味起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回味返乡的见闻与感触,一点一滴。


锐评:这个年,老子不过了?非也


不知从何时起,春节的年味开始褪去,吃饭喝酒吹牛叉,麻将牌九斗地主,开始成为过年的主旋律。现在过年都没啥感觉了,于是经常听到有人说,这年老子不过了。作为60后、70后、甚至80后的中老年一代,常常扪心自问,岁月远去,年味已经尘封,这到底咋啦?我倒不是吐槽如今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只是有些怀旧,仅此而已。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我口中的怀旧有意义吗,现在的年不是过得挺好的吗。


锐评:这个年,老子不过了?非也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年”,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生命印记中的标记,并演变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中华民族为什么成为一个民族统称,其意义就在于此。它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形成一个共同的风俗习惯。过年就是不同人履行仪式感的最恰当的时机,或彼此互相安抚心灵、谋划未来,或尽享天伦、畅享生活。生活需要仪式感,而过年就是最好的那个点。


锐评:这个年,老子不过了?非也


生平不知年何味,老来唏嘘酒同茶。年味儿是啥?老人会说,写春联、年夜饭;中年人会说,包饺子、买年货;小孩会说,压岁钱、看佩奇……。同一个时代,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感受。

年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变迁而跳着欢快的脚步,节奏感十足,但一直在变换着方式。年味并非年复一年地简单重复。“你变了!”——“哦?是吗?是我们大家都变了!”年味也在演绎着电影里的台词。一个00后出生的牛犊难道要跟他的70后的爸爸妈妈一块守岁?也许现在的10后若干年后会惊讶于自己的父母的生活多么无聊,居然在看春晚。


锐评:这个年,老子不过了?非也


既然年味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只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觉,那么就不要在乎丰富多彩的形式了。也许把过年的概念简化,让所有人都懂,无论他生于什么时代。过年,意味着辞旧迎新,新的一年要重新出发。就是这么简单!

那年味儿真的变淡了吗?其实不然,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年味儿有了新的内涵。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道理。年龄在变大,身体变得不像以前那样灵活,岁月是把杀猪刀,凭什么还要求我们的灵魂还飘在过去,还要求我们现在的行为还活在过去的记忆中呢?


锐评:这个年,老子不过了?非也


我们需要不断的改变,使得年味年韵更为源远流长。如今的我们不需要挑着鞭炮,听着那辞旧迎新的“啪啪”声,我们已经有自己的过年特征。几百年以后的人看到现在的我们,刷着自媒体,抢着电子红包,春节全球游的过年方式,他们会不会惊诧,“这年过得也太low了吧”。我想应该会吧,未来的人说不定也刮起一阵阵溯古风,缅怀过往,但过年的情怀却一直在延续。

这个年还是要过的,而且要好好的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