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北伐国军主要武器装备有什么?

时蜂lelm9585

广州国民政府从1923年至1926年与苏联合作,苏联曾先后向国民政府提供了价值3000万卢布(折合2700万大洋)的军火,其中有步枪2.6万支、子弹1600万发,机枪90挺,火炮24门、炮弹1000发,装甲车2辆。

以此为基础,国民政府创办了建党以来第一所军校——黄埔军校,后来逐渐以军校学员为骨干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1军。在东征讨伐陈炯明和打击境内走私势力时又获得了不少国产武器和外械武器。北伐战争开始前,湘系、粤系、桂系军阀相继有一部分军队加入,连同第1军在内,共计8个军约10万人,装备以苏式和国产武器为主,另有少量其他国家装备。

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攻取武汉和南京后,国内最著名的两大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相继被革命军控制,大量生产和仿制各类轻重武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和苏联断绝关系,获得欧美在经济上的援助并发动第二次北伐。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与德国开展包括军火装备在内的多方面贸易与合作,德式武器开始流入中国。

因此总的来讲,北伐军的武器主要是以国产轻武器和以苏式武器为主的万国牌轻重武器并存为主。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北伐军只有第一军是黄埔军校教导团逐渐扩编形成的,其它都是原地方军阀的部队整编,比如湘军的谭延恺、唐生智两军,粤系的李济深和桂系的李宗仁等,这些军队的武器装备来源五花八门,基本就是“万国造”,所以只能简述下第一军的武器装备概况。

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创建时非常困难,曾经通过个人关系在石井兵工厂弄来500支步枪,加上第一期毕业的600多名学员,这就是黄埔系的创业资本和发家老本。



1924年8月,广州商团秘密从欧洲采购的一船武器被革命政府扣留,计有长短枪10000支,子弹300万发,这也是商团叛乱的主因。以黄埔军校学生、部分粤军组成的部队迅速平定叛乱,与此同时,苏联援助的第一批武器10月到港,计有“莫辛纳甘”步枪8000支,子弹400万发,另有部分苏制轻重机枪和山炮、野炮,以这批武器黄埔军校很快建立了两个教导团。

到北伐开始前的1926年9月,苏联又运来四批武器,第一批有日式步枪4000支,子弹400万发,军刀1000把,估计是苏联红军缴获日本干涉军的旧货;第二批仍然是“莫辛纳甘”步枪9000支,子弹300万发;第三批重机枪40挺,子弹带4000条,野炮12门,炮弹1000发。



最后一批因为北伐即将开始,数量较多,计有苏制步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重机枪50挺,野炮12门,通讯器材一批,已经完全满足第一军的装备需求 ,再加上平定商团和东征的缴获,蒋介石甚至匀出1000支苏制步枪给了第七军李宗仁部。

毫不夸张地说,蒋介石黄埔系的第一军,就是用苏制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结果蒋介石用它来搞分裂,甚至通缉和杀害苏联顾问。



到北伐军击败吴佩孚和孙传芳后,蒋介石得到汉阳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再加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苏联决裂,第一军扩大的部队和参加二次北伐的部队,更多装备的是国产名枪“汉阳造”了。


度度狼gg

其实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仅仅是一支主要是用轻武器的步兵部队,不仅仅是火炮等重武器缺乏,像机枪、手枪等这些普通的轻武器都少的可怜,而这也是当时不少中国军队的普遍情况。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当时的北伐国军使用的并不是汉阳造等这些著名的国产武器,而是苏联制造的武器。当时由于国民革命军和苏联的独特关系,苏联方面援助了很多武器,其中主力就是苏制莫辛纳干步枪,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些日式三八式步枪(应该是俄国内战时白军等遗留在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区的)。不过对于莫辛纳甘步枪,当时很多人不太喜欢,主要是其使用起来非常费力,而当时中国军人的体质又算不上好,因此使用起来非常费劲。

而机枪主要是苏联援助的机枪,以及一些缴获的马克辛等机枪。不过其实数量很少,因为根据当时的资料,截至1925年中国境内的机枪也没超过2000挺,其中绝大部分还在北方军阀手中,因此国民革命军只有少量机枪可用。

火炮方面更是缺乏,国民革命军在后来的多次攻城作战中损失巨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炮兵力量不强,很难有效破坏敌人防御体系,最终只能依赖工兵爆破等方式以及步兵的突击。


雇佣兵

有网友问:北伐军是依靠什么武器打败了百万军阀军队,还在第二次北伐战争打败了张作霖装备精良的东北军。通过一些关于北伐军的回忆录,我们也可以看到北伐军的基本装备和相关战术。

北伐军在战斗当中是比较注重近战的,这主要是北伐军很多部队都是刚刚成立不久,训练水平并没有超过北洋军精锐部队。但是,北伐军的斗志和精神状态都非常高昂,因此,北伐军就极力加强近战能力。

以勇猛的冲锋,还有爆炸式的近战打垮北洋军。为了加强近战,北伐军也订购了很多驳壳枪,虽然在1911年,驳壳枪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但是驳壳枪真正开始大批量在我国使用,是从北伐军开始的。

1924年兵工署从德国采购的20响驳壳枪一支80块大洋,而其他的勃朗宁等手枪才30块大洋。这种手枪当时在北伐军第1军,可以做到1个连有9把全自动驳壳枪,这就在近战方面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另外的武器,就是苏联援助的22000支步枪,但是这些步枪大部分都是日本38式步枪,只有少量是苏联制造的莫辛甘纳式步枪。在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苏联还分几次从远东地区给北伐军运输武器,其中一次就运输了18000支步枪,其中4000支日本30式步枪和14000支苏联莫幸纳甘步枪,另外配备子弹1800万发。

重机枪90挺,还有24门火炮,再加上北伐军之前在广州缴获民团的4000多只驳壳枪,勃朗宁手枪和4000多只步枪。北伐军已经有了4.2万支步枪,主要是日本和苏联步枪,还有数千只手枪。

在北伐战争时期,轻机枪还是非常罕见的,主要速射武器是30节式重机枪和马克沁型重机枪。从北洋军和奉系部队被俘人员的说来说,他们最害怕北伐军的驳壳枪,重机枪和刺刀战。

在当时,外国对我国进行武器禁运,因此,北洋军的装备水平比十多年前以前,反而下降了很多。当时苏联顾问统计,张作霖,吴佩孚和孙传芳等等百万大军,只有1100挺机枪,其中一半以上还是张作霖部队的,可见吴佩孚等人部队自动武器之缺乏。

而北伐军虽然兵力不多,到最后也就30多万人,但是却有900多挺重机枪,平均下来,机枪火力是北洋军的几倍。

外国对北洋军阀武器禁运,但是苏联不属于国联,就可以不断援助北伐军武器。比如,冯玉祥西北军宣布参加北伐军以后。从25年-26年7月,苏联一下子就给了冯玉祥5万支莫辛纳甘步枪,5800万发子弹,230挺重机枪和60门大炮。

北伐军第1军,4军,7军等主流,都有2-3个炮兵营,还有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飞机。苏联军事顾问。更为重要的是,当北伐军开战以后,北洋军组成50万联军正在与冯玉祥的20万大军作战。等到他们再转身对付北伐军的时候,实力已经大幅度下降。


深度军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在提起北伐军都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主,其实,史论纵横认为,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没有金刚钻,绝对揽不了瓷器活,之所以北伐军能够势如破竹,其实和北伐军的武器也有很大关系。

孙中山先生从辛亥革命后为了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以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一直在进行北伐战争,可以说,在1926年以前,孙中山从未停止过“北伐”,但是每一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在1922年粤军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使孙中山意识到,必须获得更多的支持才能彻底推翻旧军阀的统治,此后,孙中山接受了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3年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了联俄政策的基础,在苏联的支持下,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开始革命,并且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1923年到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之前,广州国民政府累计接受苏联价值3000万卢布的军火,对于广州国民政府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其中包括步枪2.6万只,子弹一千六百万发,机枪90挺,火炮24门。

这批武器就是北伐军武器的最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广州国民政府还扣押了广州商团从欧洲采购的一万多把步枪。

也就是说,北伐军其实是在苏联的支援下武装起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北伐的成功就是苏联的支持,而是,我们自身也有过硬的本事好吧!

北伐胜利的原因,标准答案应该是,北洋军阀黑暗腐败,矛盾重重;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统一战线;我党党员英勇作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军出兵时机恰当,战略方针正确等等,算了,还是照书抄吧!我编不下去了。


史论纵横

分三个来源,

1、自己下属的兵工厂制造,黄埔军校成立初期,控制的石井兵工厂,成立于光绪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可以从最初的制造子弹,修理步枪等发展到可以生产步枪和水冷机枪等轻重武器,黄埔军校成立后,每个月都可以给提供步枪几十支,子弹上千发,并能仿制国外的机枪。

2、筹资购买,通过海外华侨及本地商会的自助从日本购得批次不等的军火,主要是步枪等轻武器。

3、最主要的就是与苏联合作后,苏联提供的成建制的武器援助,在北伐开始前,苏联陆续援助了步枪两万多支,机枪几百挺,还有迫击炮和野战炮等重武器,足够武装起几个师的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