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截拳道黃錦銘師傅


截拳道的第一重點:擺樁(警戒式),截拳道所有的打擊都是由警戒式所發。

截拳道的第二重點: 1.站姿 2.步法 3.控制距離 4.時機掌握、例如切入半拍

截拳道的第三重點:截拳道憑藉的是速度、打擊、踢擊、還有踢打時落點的準確。前述的技術都建立在對「步法」良好的應用。

截拳道的第四重點:如何讓所有的動作都趨向精簡?(這倒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李小龍為了跳脫詠春的格局,於是他試著從研究東西方哲學和陰陽理論中尋找答案。此外,他大量地研讀西洋劍和拳擊的書籍,並且由科學的角度去解構出哪些原理原則可應用於他的功夫,最終他將截拳道的系統建立在下列三個基本原則上:

a.簡單 b.直接 c.非典型(為道塾注:非傳統)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截拳道師兄弟:黃錦銘、喬·劉易斯


截拳道強調所謂的「肌肉記憶」,而當學習的動作越多越複雜時,肌肉無法確實記憶、清楚地分辨並即時反應每種動作,因此當外在刺激來臨的瞬間,容易導致肌肉的反應較為遲鈍。所以截拳道在動作的訓練上是要求日益減少的,透過更為簡單的動作,加深肌肉的記憶,讓反應更為直接快速。「日益減少」這個步驟,是要長年持續進行的;

訓練截拳道的歷程:

a.對技術與動作局部性的瞭解與應用

b.較能流暢地應用技術與動作

c.將技術與動作直接記憶在手和腳內

d.不再存有技術與動作的框架,一切都變為純粹的本能反應

(不用想,否則我們將會變慢)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動作與反應速度

a.感覺到對手動作

b.確實看到對手動作

c.由大腦產生反應

d.如果是像前三步驟所述才能回應對手的動作,那麼反應就遲了,我們的反應應該像閃電一樣。

除了反應的速度之外,截拳道還要求動作的速度

a.無徵兆的動作

b.打擊時手先動

c.善用動作的慣性力,將可產生高速的連續打擊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警戒式

1.是速度和力量的來源。

2.強手在前。

3.就像徒手的西洋劍一樣。

4.三角形理論: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由存在千年的古埃及金字塔可見一斑),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必有一反向作用力由目標回傳,而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而呈現三角形架構的OGP則可讓這反作用力經由全身傳導至地面,減少自身的衝擊與對平衡的影響。

5.警戒式沒有所謂的中線,只有攻擊線與動力線當三線合一時,可整合全身的向量力,而整合的關鍵則在步法

6.當迫近對手時,我們可以將警戒式朝橫向開展(開樁),讓後手更容易打擊。

7.利用身體而非單純利用手去產生打擊的力度。

8.由於強手在前,加上前手的準備徵兆較小,配合動力線與步法,加上凸肩, 可以打出遠距離的強力打擊,所以截拳道前手負責近七成的攻勢。

9.李小龍強調:正確的動作是高效率練習的基石。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黃錦銘演示截拳道警戒式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攻擊五法

1.SDA(簡單角度攻擊法):截拳道中最直接也是最難的技術,但如果熟練掌握並運用,能讓對手在未來得及準備時驚訝中招。

a.讓對手長期處於不確定的狀態,混淆他對我們意圖判斷的正確性

b.透過看到目標的瞬間,立刻出手來訓練直接打擊的能力。

2.PIA(漸進間接攻擊法):虛實交互應用,或者打破慣性(利用破碎節奏)的攻擊,讓對手無法辦別何為虛招,何為實擊,關鍵在於別做太多無謂的虛招,且虛招必須帶給對手具有脅迫性的意象。

a.重心應該要隨時注意保持在穩定狀態

b.善用兩個虛招配合一個實招攻擊,但是不要使用過多的虛招。

3.ABC(組合攻擊法):組合拳,第一擊應該善用前手發動,因為前手打擊是最快且較為精準的。

4.ABD(誘敵攻擊法):引誘敵人露出空隙瞬間反擊,例如大幅拉開距離引誘對手快速貼近追擊時瞬間反擊,或者拉近距離引誘對手出手而連消帶打。

5.HIA(封手攻擊法)

:處理對手的架手或攻擊後或同時攻擊,這方面的技術詠春拳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不過黃錦銘師傅在本次研討會並沒有針對這部分做說明或示範。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黃錦銘師傅認為如果李小龍還在世的話,截拳道的架構與發展應該仍是朝著原始截拳道的路線延續的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至於想要了解或解讀截拳道,我們應該要研讀:

1.李小龍筆記,特別是晚期

2.進入李小龍的思想(這一環是很重要的,因為截拳道是理論與技術的結合,而理論和技術互為表裡,相輔相成,藉由理論的延伸而使技術得以發展,藉由技術的實證而使理論得以周嚴。

如果單純由理論面去研究截拳道,在缺乏技術實證的規範下,很容易將理論無限擴張,超出了技術所能配合的範疇,而淪為空泛不切實際。


如果僅僅由技術面入手,在缺乏理論的支持下,無法有效地建立系統化的技術架構。


由此可知,在研究截拳道時,對於李小龍所留下的理論與技術應該並重,不可偏廢)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以上是2008年5月香港黃錦銘師傅研討會上講授內容的部分整理,有個人的理解在內,是一次講解簡略,但是循序漸進、內容豐富的原始截拳道研討會。

一個特點是極端強調技戰術的科學性和效率,而這主要通過三個核心:警戒式(O.G.P)、步法和直拳規範性訓練和運用來形成貫徹主線。

這比李小龍在《李小龍技擊法》裡面展示的早期截拳道(又可稱振藩拳道)的體系又有所簡化和效率升級,極端強調動態中的攻擊性是其又一特點。

09年培訓班基本上也是這些內容,關於封手攻擊法,黃錦銘師傅在這次的培訓班上就有說和示範了,但是他本意是想將它取消的,因為黃錦銘師傅覺得它不實用,截拳道追求的是簡單·直接·非傳統,而封手攻擊有違這個原理,所以黃錦銘師傅想將它取消,這次培訓班上他只示範了一招簡單的封手攻擊——先攻後守

黃錦銘師傅認為和推崇的攻擊法是簡單攻擊法,因為它非常適合截拳道的要求。關於截拳道愛好者關注度較高的擺樁,在這次培訓班上也有重點講解和示範,在這裡我也簡單說下,腳的站法是前腳尖和後腳掌中間成一條直線,雙手肘貼在肋部,前手用拳面對著對方,就像拿把槍對住敵人一樣(黃錦銘師傅原話)。


截拳道·資料 | 臺灣截拳道者2008年黃錦銘師傅香港講習會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