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封赏痛恨的雍齿?

英东


刘邦在所有的亲友故交中,最痛恨的是雍齿,但最后却不得不封他为什方侯,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供封赏的蛋糕缩水,难以满足所有功臣要求;二是刘邦封赏有失偏颇,让成分复杂的功臣担心忧虑;三是雍齿是大家公认的底线,与刘邦有仇,封赏他可以最快安定人心。

一、天下凋敝,封王后蛋糕缩水

1、秦末连年战争让天下户口急剧减少

秦朝承400多年乱世,至赢政时终于天下一统,当时集合六国人口约2500万至3000万之间。本来秦国应该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但仍然大兴土木,严刑峻法,最终导致秦末大起义。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到公元前201年刘邦再次一统,虽然短短8年时间,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天下人口损失近半,只剩1500万至1800万之间。

而且,当时民生凋敝,物质匮乏,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而根据汉代封国管理要求,“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功臣爵位高低、封地多少直接关系家族后续的命运,都想争取更多的利益。

刘邦、项羽

2、分封异姓王,让汉室直接控制土地减少近半

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中,一方面依靠自身老班底拼死奋战,一方面还依靠策反过来的分封诸侯,如九江王英布、魏王魏豹、燕王臧荼等,以及从项羽阵营过来的韩信、陈平等叛将。所以刘邦称帝前后,继续承认原先项羽的分封,甚至增加其封地,换取对方对刘邦的支持。

最终,汉初刘邦共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包括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他们的封地已经占据了当时天下的近半地方,而且这些地区遭受战乱较少,当时人口、经济相比汉王朝直接控制的地方要好一些。

汉初诸侯王

3、立功之臣甚多,难以一下满足

刘邦从起事以来,至最后称帝共7年多时间,期间战事五数,即有攻城斩将,也有就地固守,还有理政后秦等,各方面共同协作才取得对项羽的最终胜利。根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刘邦在位期间共封同姓诸侯王九个,这还是在消灭六个异姓王之后,而功臣封侯的一百多人,这些人一时之间需要花费大量财力、权力来满足,对于功臣来说,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二、刘邦厚此薄彼,引发功臣集团担心

1、刘邦功臣群体复杂,难以平衡

刘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帮他立下大功并被封爵的大致分为几部分人:一是沛郡故旧,包括亲族、好友及同乡,跟随他时间最长,忠诚度最高,如萧何、曹参、灌婴等;二是六国故旧或谋臣,如张良等;三是过程中跟随自己的散客,如周勃等;四是从项羽阵营转过来的,如韩信、陈平等;五是随其他诸侯一并投降的等。

这些群体十分复杂,虽然都在同一阵营,但也并非全都合得来,甚至相互看不起、有冲突,平衡难度极大,很容易引发纠纷。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2、刘邦厚此薄彼,处置失当

刘邦称帝后,采取分批封赏的办法,首批封赏的只有从萧何、曹参等沛郡老乡或者亲近的人,同时还诛杀了几个以前得罪过自己的人。而剩下的功臣也没有暂时的封赏计划,他们私下相互猜测联络,认为天下户口不足封赏所有人,担心刘邦不会封赏,同时还会找出平常的罪过来处死,一时之间朝局陷入极度不稳的局面。

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三、封赏雍齿超出功臣期望,迅速安定人心

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据张良的建议,刘邦应选择这些功臣的一个底线,或者叫最小公约数,大家都认为不可能被封赏的人,刘邦想都没想说出雍齿这个人,他拥有着多重身份,是沛郡人但又叛变刘邦,是刘邦故交却又屡次羞辱他,刘邦想杀他却又很多功劳,因此在所有人的印象里,认为雍齿是最不可能封赏的。

刘邦

而张良作为洞悉人心、察微知著的高级谋士,一下就抓住了要害,劝刘邦立刻先封赏雍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安排,这样就会让大家迅速安定下来,不再胡乱猜疑。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在封赏雍齿的同时,刘邦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让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论功封赏,最终安全解决问题,避免了新的混乱和隐患,保证了汉王朝初期的稳定

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张良

在这个过程中,张良作为顶级谋臣,为刘邦出的计策可谓是一针见血,真是国家社稷之才。司马光也感慨说:

“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文殳子


其实雍齿与刘邦的事情,用现在商场上的博弈理论很容易解释的通。雍齿曾经是刘邦的合伙人,因为不看好刘邦而投靠别的公司;而面对背叛的刘邦二次创业,兼并了雍齿所投靠的公司,并且成功上市。雍齿从一个合伙人沦为一个打工仔,在所有人都以为对刘邦失去价值之时,结果被再次榨取了最后一丝剩余价值,那就是通过封赏雍齿来堵住其他功臣的嘴。


一、合伙人

雍齿,这个汉高祖刘邦的沛县同乡,世族豪强出身。

刘邦揭杆反秦时,雍齿率众入股。这期间,雍齿就比较瞧不起刘季这个曾经游手好闲的混混,偶尔还给其制造点麻烦。

但是,刘季何许人也,人家野路子出身比你世族出身脑子灵光的多,知道自己要成事就得依靠谁,懂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对雍齿的使绊子也就呵呵了,甚至刘邦取得丰邑后,交由雍齿镇守。可见,这个时候的雍齿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比樊哙、夏侯婴这些酒肉哥们重要的多。


二、背叛

刘邦率弟兄们在外拼杀,雍齿这边献城投靠了魏国周市。面对大本营的丢失,刘邦回军攻城,此时的雍齿向刘邦真正证明了自己的守城能力,刘邦攻打丰邑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无家可归的刘邦只得率领弟兄们投奔薛县的项梁。

被合伙人出卖,致使多年心血成为他人嫁衣,刘邦对雍齿的背叛应该是刻骨铭心的。这时候,刘邦心中估计在念叨着小马哥的名言: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


三、打工仔

被合伙人出卖了,辛苦拼的基业也没有了,但刘季很幸运,兄弟还在。就这样,刘季带着弟兄们经过二次创业,终于建立自己独立控股的大汉集团,雍齿所在的公司也被大汉集团兼并过来,雍齿从曾经的合伙人变成刘季手下一个打工仔。

四、开发剩余价值


这时,刘邦功成名就,大封功臣。底下这些弟兄们就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说刘邦偏心,封赏不公平;于是刘邦就请教高参张良。张良就建议道: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

于是,此时在别人眼中失去价值的雍齿,再次被刘邦榨取了一次剩余价值。刘邦马上封雍齿为什邡侯,位次居五十七。大家的嘴就这样被堵上了,雍齿也就心里美滋滋的偷着乐去了,刘邦也就懒得再去跟曾经的合伙人计较啥了。雍齿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清洗,一直活到汉惠帝三年才去逝。


安定郡小书生


刘邦登基后,打算赏赐所有跟自己一起走过来的功臣们。张良没有战功,却是运筹帷幄的功臣,刘邦封食邑三万户,在齐地任选。张良婉言谢绝,对刘邦说,我十分感激皇帝对我的照顾,很想念我们第一相见你收留我的地方留城。刘邦于是封张良为留侯。萧何,曹参等人也都被封。

刘邦封臣,下面很多人议论,多是些有过战功的人,有的说自己的功劳大,有的互相指责有过过错,不能封官。刘帮就问张良如何?张良说,你现在封的多是萧何,曹参这些亲近的人,诛杀的是那些不喜欢的人。这些人议论,是害怕你知道他们以前他们的过错,不但封不了官,还可能被杀了啊!刘邦问计张良,该怎么办?张良说你就封一个你现在最恨的人,就可以了。

刘邦听从张良的计策,封了雍齿为什邡肃侯。提起雍齿这个人,刘邦咬牙切齿的恨他,本来两个人是发小,刘邦起兵时,雍齿就跟随,但是雍齿每到刘邦失败时就投靠了敌人,来回几次,最后还是随了刘邦,刘邦念最后他有功,没有杀他。

张良的计谋,是为了让刘邦稳定人心,封雍齿为侯,其他的人就不会再议论担心什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