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相同的可以不相等

同一性的认定是逻辑思维的基石。

如果A=B,这二者就可以认定为是同一的。相同的东西,就可以互换。像数学里解方程,就是把未知数用字母代替,作为已知数进行运算得出答案。同一个数,不论用什么符号来换,都是同样的答案。解答正确的话,结果也不会变,永远是那个答案。


凭什么相同的可以不相等

同样的东西就一直是那个东西,永远不会变。这就是我们的常识。

但是,一个人满头头发,自然不是秃子。然后,掉一根头发,当然不是秃子,然后再掉一根头发,仍然不是秃子。依此继续掉头发,最后头发掉完变成光头也仍然不是秃子?这就是秃头悖论。同一个人,同样不是秃子,但最后却变成了秃子。为什么同一个人会不同呢?

分析一下就知道,正是掉头发这一变化让同一个人由不是秃子变成秃子。可以说,正是变化导致了不同。事物都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变,就总会变得不同。

变化是动态,动态会带来不同。而解方程之类的换元法,换元是种静态过程,因此保持了不变。

我们的混沌逻辑,就把同一性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进行不同的逻辑推理。而动态又可以分为连续和离散两种。这样连静态加动态共有三种同一。下判断行推理时,可以综合进来一起判断,也可以分别判断,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举例,一幅画,将它表面一层揭下,装裱成另一副画。这样一幅画就一分为二,像单细胞生物那样分裂成两份。这两幅画,哪个和原来的是同一幅画?

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与你相见了,他还是你记忆中的那个人吗?

静态的看肯定是,因为你朋友就是你朋友,同一个人就是同一个人。

动态地看就不是。人总要有变化的。隔了那么多年没见,他变成什么样子你知道吗?说不定变成另一个人了。就像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少年的和成年后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两个人了、

连续的看就不一定。人总会有伪装的,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他真正的样子?表面上他是变了,但内里没变,他还是你当初熟悉的那个人。或者他表面没变,内心却变得你根本不认识了。

你真的认为他还是他吗?

或者,随着年岁增大,你觉得自己还是当初的自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