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彥皓:除了國際資本湧入的推動外,股市短期再無任何行情

除了國際資本湧入的推動外,股市短期再無任何行情

\丁彥皓-可信財商、珂芯資產

一、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新冠疫情在全球依然在高速蔓延之中,不但歐美尚未出現拐點,日本、印度、中東與非洲又呈接力的態勢,從目前的進展來看,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商業活動的衝擊應該以兩年來計,全球必須做好長期消耗戰的準備,武漢殲滅式抑制疫情的方式必然很難在全球得到普及,所以,短期完全抑制住疫情蔓延絕無可能。當前決定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是應對最有效的國家,而是應對效率最差的國家。按照當前的現實條件能夠發現,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中東與非洲將會成為疫情蔓延的溫床,不但上述地區最終會淪為人間地獄,而且持續輸出將會嚴重的拖累全球的經濟增長的態勢。

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最終會超出人類所經歷的所有危機,甚至包括二戰,全球經濟最終將會被“雨露均霑”的疫情徹底擊垮,全球債務危機將會疊加式衝擊全球經濟,疫情限制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最終會讓全球商業效率打折,尤其一旦疫情讓經濟下行導致低收入群體出現生存危機時,很可能會出現局部社會動盪,甚至是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最終會讓數十億人被裁員,降薪以及生活、健康嚴重受損。

即使中國將自身的體制優勢發揮到極致,全國上下一心將疫情阻至國門之外,外部輸入性的傳播衝擊與全球商業活動受阻,產業鏈效率打折等不利現實最終也會讓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受到一定的衝擊。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商業活動以及政治格局的影響已超出所有經濟學家的想象力,最終產生的衝擊會呈顛覆性、根本性與久遠性的特徵。而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央行為應對疫情所投放的貨幣必然會推動資產價格的大漲、拉大社會不同收入階層的貧富差距、加劇債務危機的惡化以及全球經濟會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蕭條期。直至新興技術出現後,附加紅利外延覆蓋前期所積累經濟困境,但這需要以五年為一個週期的孵化期,而非憑藉一招一式能夠輕易化解。

從目前來看,雖然疫情過後,中國開始大面積復工,疫情對社會運行的衝擊越來越小,但是,中國早已與全球經濟融為一體的現實決定中國經濟將會因外部應對疫情不給力而被嚴重拖累。另外,隨著中國經濟因外部疫情蔓延減速後,中國國內的債務危機、小微企業生存困境以及大面積失業與破產等不利困境也會讓中國社會深陷其中。只是相對其他疫情管控失控國家所受衝擊相對較小罷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社會和中國經濟斷然無法在此輪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大衰退中獨善其身。

只是當前疫情正處於蔓延的初期,其對社會和經濟的衝擊尚未完全被暴露出來外,國內的媒體也是一邊倒的鼓吹與誇大中國經濟,讓社會產生了盲目的自信與對問題的漠視,但是,這絕非意味著中國就是疫情危機下的“桃花源”。

二、新冠疫情對A股的衝擊

在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獨A股尚未對疫情進行完全公允的出清,股價依然高懸,當然這涉及中國有效的抑制住疫情蔓延、也包括準確且及時的對A股注入大量流動性,緩解了市場的恐慌性拋售、國內媒體一邊倒的鼓吹以及A股的估值本就不高等現實,讓整個市場對A股表現出過度自信。但是,這種自信必然只是暫時性的,斷然無法持續,最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公允、出清。從目前來看,疫情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影響將會逐步體現到A股的股價之上,由此可見,基本面的持續惡化必然會拖累A股的價格提升。所以,基於基本面出清的視角來看,短期內A股不但不會出現股價上漲的可能性,而且繼續下跌將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當前決定全球資產價格最大的因素主要是全球央行的密集型量化寬鬆與降息,且這一行為還將會持續。央行大量投放貨幣的結局必然是資產價格的大漲,尤其是房地產與股市。雖然目前人民銀行在盡全力剋制貨幣寬鬆與降息,以防資產價格非理性繁榮對實體經濟形成衝擊。但是中國在應對疫情領域相對其他國家更有優勢,在疫情蔓延穩定之後,全球資本都會大量的湧入中國,尋找獲利的途徑,推動中國資產價格的非理性繁榮。經濟下行的現實與其他經濟體的天量貨幣投放後的資本湧入現實必然會間接迫使中國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再次推動資產價格的非理性繁榮。所以,當前全球央行所投放的貨幣與人民銀行的間接貨幣寬鬆已成為提升A股股價上漲的唯一因素,當然也是決定性因素。

不過從目前北京所實施的政策可以得知,抑制資產價格大起大落已成為既定國策,北京已經清晰的認識到如果縱容歐美等國家天量投放貨幣與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對中國資產價格肆意衝擊,最終不但會導致中國的資產泡沫橫行,對實體經濟形成擠出效應外,還為海外資本提供了收割中國財富的機會,形成經濟危機,這是北京斷然無法接受的。

北京絕對不會縱容A股的非理性繁榮,但是,又不能關閉已對國際資本進出開通的通道,由此得知未來中國的股市依然是結構性行業,部分優質藍籌股、白馬股以及未來具有極大發展空間的高科技股受各類海內外機構資金的推動將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但是一旦出現非理性繁榮,監管機構必然會對其打壓,讓其迴歸理性。

中國是一個對媒體實施管制的國家,尤其傳統文化與部分機構的政治目的讓全國輿論會根據部分群體的利益而一致唱多,這必然會誤導社會對已存在問題的客觀與理性認識,從而導致行為選擇有失偏頗,從而造成投資損失。事實是目前國內的輿論一片唱多,對全球疫情失控對中國經濟衝擊的認識不足,盲目樂觀自信。當然目前疫情還處於高速蔓延的態勢中,尤其印度與非洲尚處於爆發前的潛伏期,尚未出現大面積的爆發,另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新冠疫情的認識主要是關注確診數與死亡數,而一旦疫情從殲滅戰轉入消耗戰之後,全世界才會將注意力從確診與死亡轉移至其對經濟的衝擊。股市對疫情持久存在對經濟的衝擊相對社會大眾而言會提前預知,所以,在全球對疫情的注意力轉移之前,股市必然會有所反應,即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實施公允的價值評估後A股的股價下跌。

三、結論

在全球所有發達經濟體的股市中,目前唯獨A股尚未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進行完全公允的出清,但這必然是短期的暫時性行為,不可持續,所以,A股下跌是大概率事件。當然全球貨幣寬鬆與降息必然會加劇全球資產價格的非理性繁榮,尤其中國在疫情蔓延穩定後,相對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優勢會吸納更多的國際資本湧入,這將加劇中國資產價格的非理性繁榮,尤其是A股。但是,這不但與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目標相違背,而且會為國際資本提供了收割中國財富的機會,中國政府斷然不會縱容這一行為的存在。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A股整體呈現下行的態勢,投資機會更多是優質藍籌股、白馬股與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高科技股的結構性行情,而非整體性的非理性繁榮。

丁彥皓:除了國際資本湧入的推動外,股市短期再無任何行情

可信財商-所有評論都要對投資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丁彥皓 博士、博士後,可信財商發起人,珂芯資產董事長,專注資本市場,聚焦權益投資、資本運作、大宗期貨、期權以及宏觀經濟等領域的研究與投資,關注國際關係、歷史、哲學與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