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清平樂》的感情主線都非常糾結,仁宗對皇后無男女之情,但也敬重她的才氣和掌管後宮的能力。曹皇后每每好心被仁宗當成別有用心,反倒是從小跟著仁宗的內臣​張茂則懂她多些。曹皇后也不與仁宗解釋,隨他誤會,偶爾顧影自憐無處訴說。帝后相處更如君臣。在曹皇后決定將貼身丫頭嬛兒送走一事上,仁宗有一次指責遷怒,張茂則卻是懂得皇后的良苦用心。

《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嬛兒在曹氏未嫁便​一直伺候,進宮之後對曹皇后的稱呼仍與在母家一樣,叫做姑娘。皇后本不是拘禮之人,她少年時便習文練武,是直臣范仲淹的學生,胸懷非常人能及。嬛兒在曹家時雖是下人,卻也沒多少規矩,進宮之後依舊活潑鬧能。曹皇后入主中宮多年,本不在乎這等小事,卻在某天突然發作,要嬛兒與其他人一樣叫自己皇后娘娘。接下來她向仁宗稟明要送嬛兒出宮,理由是嬛兒入宮多年,依然不能恪守宮規,上上下下那麼多人盯著,折損皇家體面。仁宗認為皇后小題大做,非將宮內人變成冷冰冰的機器才罷休,嬛兒是皇后最信賴的人都要趕走,令自以為仁德深厚的仁宗十分掃興,遂拂袖離開。

《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但曹皇后心意已決,只有張茂則知道她為何如此不留情面。皇后是為了保護嬛兒。嬛兒一直寸步不離伺候皇后,仁宗身邊伺候端茶倒水的是鐐子,張茂則在仁宗身邊負責更要緊的事務。帝后總在一起商量要事,鐐子與嬛兒便在門外候著,一來二去日久生情。雖自古宮中便有宮女太監對食之風,皇后卻不想嬛兒走這條路,先不說很辛苦難走,二人一旦被發現必不得好下場。皇后一邊勸著嬛兒走出宮門,眼界寬了見的人多了,便不再執著於宮中這段了。同時她加緊送嬛兒出宮。

《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張茂則是鐐子的師傅,自然對鐐子和嬛兒的事情心知肚明,卻不敢輕舉妄動。看到皇后如此妥善處理,他是求之不得的,還警告鐐子消停點,不要意氣用事,否則會牽連嬛兒。皇后也是煞費苦心,好在嬛兒深知姑娘是為她好,這就夠了。

《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清平樂》曹皇后將嬛兒送出宮,只有張茂則懂,卻攔不住懷吉徽柔


這對拆散了,另一對卻沒人能攔住,就是徽柔公主和懷吉。懷吉十歲入宮,受韓琦庇護,有幸讀了不少書,徽柔敬他信他,沒旁人在的時候,有求於懷吉的時候,便管他叫哥哥。青梅竹馬般一起長大的少男少女,感情上出現依戀再​正常不過了。然而周圍的大人都不曾意識到嚴重性,更無從阻攔,直到紙包不住火。兩人的感情不為世俗禮教接受,公主和太監的愛情,豈不貽笑大方?註定一路荊棘,年輕的人不怕摔打,只管走得​無所畏懼,殊不知悲情已經種下。若早有人隔斷少年心事,公主和懷吉的人生就不會有如此意外了,不過也索然無味了。歷史上的公主為了懷吉與駙馬和離,降職回宮之後亦是崩潰,吵著要懷吉,仁宗只好如願。但是公主33歲就去世了,可見生活並不如外人想象那般美好,宮門深似海,掩藏了太多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