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抗疫有担当,奋战一线守初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刘敏仪同志坚决服从服务防控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我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丰富、律师队伍综合素质高的优势,组织整合全区法律服务力量,发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法治力量。

抗疫宣传早谋划 支援一线有担当

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她休假不休班,大年三十当天就率先向区属律师所发出《倡议书》,要求全区律师所加强党建引领,落实防控责任,全力以赴打好新冠肺炎防控维稳阻击战。还组织岭南、环球经纬、德恒、芳华、协言等多家律所成立专项宣传队,撰写了涵盖社保政策、餐饮物流、医药卫生、劳动用工、复工复产等疫情热点问题的防控文章56篇在“海珠公共法律服务”公众号推出,阅读量达2.8万余人;充分利用赵广军生命热线“YY直播”平台的影响力,安排10名优秀律师开展5期防疫法治直播宣讲,在线观看直播共高达100多万人,中国普法等媒体报道了我区的这一经验做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积极下沉到龙凤街对口支援社区的防疫工作,疫情防控以来共参与防控值班和守点16次。机构改革后身兼两个科科长工作的她,为了不影响科室的日常工作且兼顾市司法局统一防控值班,总是利用中午和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值班、守点,一丝不拘地完成测体温、做登记、耐心地指导群众申领“穗康码”、劝导往来群众戴口罩,筑牢疫情防范的前沿关口。

投身抗疫有担当,奋战一线守初心

(刘敏仪(左一)到南石头司法所调研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情况)

深入基层助复工 法律服务有温度

为深入贯彻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支持辖内企业复工复产,化解因疫情引起的矛盾纠纷,她深入到中小微企业众多的南洲、凤阳、瑞宝、南石头、赤岗等街道,走访了创投小镇、珠江国际轻纺城、明兴制药、杰赛科技等园区和企业,参与制定涉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方案,组建海珠区社区法律顾问暖企服务团和疫情防控律师突击队,有效防范化解因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返穗和复工复产全面铺开所带来的各类风险隐患。她还精心挑选熟悉海珠政企和群众服务需求的51名律师以及法律专业人士,短短两天时间就成立了全市首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团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立行政、经济、劳动、刑事、港澳、公证、法律援助等7个法律服务专组和每天的法律服务专班,并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法律服务。学习强国、市委每天快报和广州海珠发布等7家媒体和刊物报道了我区这一经验做法。她担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副团长后,在法律专班成立当天就收到一名视障人士陈某来电反映,其盲人推拿室不知如何申报复工导致一家四口失去生活来源,请求给予帮助。她立即与所属街道司法所联系,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协调街道帮助他依法复工,3月9日,陈某寄来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

投身抗疫有担当,奋战一线守初心

(刘敏仪(右一)走访辖内明兴制药厂,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法律援助惠民生 化解冲突有成效

她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要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的讲话精神,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疫情发生后,她及时制定海珠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防疫期间服务指引,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合理分流法律服务事项,保障一级响应期间有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对紧急性的法律援助申请,建立快速受理办案机制,减少申请人在现场长时间聚集等待,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交叉感染、阻断疫情传播。疫情防控以来,海珠区司法局法律援助机构共指派刑事法律援助案件90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219件,为认罪认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348人次,真正做到防疫服务两不误。刘某明谎报女友虚假疫情一案备受社会关注,她迅速做好与区检法等部门衔接工作,开通涉疫情防控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指派资深律师为刘某明提供法律援助,仅3个工作日就有效完成了阅卷、会见、撰写辩护词等辩护工作,确保案件顺利开庭审理完毕。她敏锐地感觉到该案对防疫工作很有指导意义,马上组织撰写案例上报司法部、省司法厅等7家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了本案的法律援助成效。

投身抗疫有担当,奋战一线守初心

(刘敏仪在海珠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法律援助申请)


转载来源:海珠统战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