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失去自我有危害,兩大招幫孩子找到真我

“媽媽,我可不可以不去學校?”外甥女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向二姐哀求到。

“不可以。”二姐堅決不同意。

孩子悶悶地坐著,竟然哭了起來。二姐不明白,不就是眼睛有點腫嗎,又不嚴重,怎麼就哭了呢?

“眼睛沒什麼大礙,就是有點腫,這不影響上學吧?”二姐有些生氣地問道。

“可是眼睛腫,同學們會笑我,說我醜的!”

在學校,外甥女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形象,這原本讓二姐很欣慰,可今天眼睛微微一腫這點小事,孩子竟然拒絕去上學,而且原因竟然是怕同學笑自己丑。於是,孩子以前的話語突然在二姐的腦海裡閃過:

  • 媽媽,我不想戴這個帽子了,大家說不好看;
  • 媽媽,同學說這個好;
  • 媽媽,老師說業餘愛好學鋼琴比較好;
  • ... ...

是的,在二姐的印象中,外甥女說得最多的是“同學說怎樣”、“老師說怎樣”、“某某說怎樣”,卻很少表達“我覺得怎樣”。孩子的行為明顯的表明孩子活在他人的世界裡,而缺乏自我思考和自我意識。缺乏自我意識都有哪些表現呢?

  • 害怕別人說自己;
  • 害怕別人嘲笑自己;
  • 跟隨大流,缺乏自我的主要觀點;
  • 容易人云亦云;
  • ... ...

這種缺乏自我的表現就是典型的“鏡中我”。關於“鏡中我”庫利是這樣定義的:個體根據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而產生的自我觀念。其實從庫利對“鏡中我”的定義中,我們知道,“鏡中我”並不是真的我,而是他人反饋的我。

孩子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失去自我有危害,兩大招幫孩子找到真我

孩子成為“鏡中我”,危害大。

一、孩子可能成為討好型人格

總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容易在別人的眼光裡生活,漸漸地容易形成以愉悅他人為行為準則的人格,即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主要以愉悅他人為主,對別人的感受特別敏感,從而忽視了自我的感受;同時討好型人格會抬高別人而忽視自我,從而讓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找不到存在感,迷失方向。討好型人格缺乏自我的原則和底線,允許別人在自己的世界裡指手畫腳,又經常突破別人的界限,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又常常因為別人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而受傷。

討好型人格,讓孩子很難獨立成就自我,並在未來的生活中處處受束縛,影響工作生活。

二、孩子沒有了自我的思想意識,所有行為受他人影響

孩子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和世界裡,容易丟掉自我,缺乏自我思想意識和體系的建立。

W·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中提出:自我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存在的意識、對自己以及與周圍事物關係的意識。

社會心理學上的自我意識通常指個人對自己的身心狀況、人-我關係的認知、情感以及由此產生的意向。

當一個人失去自我意識時,也就分不清自我存在的意識,會失去對人-我關係的正確認知,從而從情感上、意向(意向即伴隨自我認知、自我情感產生的思想傾向和行為傾向)上便會產生偏差,從而走了彎路或者方向。

三、孩子從別人的眼裡獲得自信和存在感,嚴重缺乏安全感

當一個人過於重視別人的看法,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時,生活的環境和自我周圍形勢的發展很大一部分依賴於別人。因為不確定別人會怎麼做、怎麼說、怎麼看,而讓自己產生焦慮,從而對事物發展缺少自我的把控力,因不可控而缺少安全感。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 、尊重和認知的需要、自我實現。安全需要即安全感,它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缺乏安全感對孩子有重大影響。

  • 首先會引起抑鬱。

心理學家斯里格曼(Seligman)指出:抑鬱是由於負性事件引起的安全感的喪失。個體雖經努力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繼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 其次是引起強迫症的產生。

安全感的缺失引發焦慮,對焦慮的不恰當解決。日後這種既有的模式被打破,將引發更大的焦慮和不安。

  • 最後是引起恐怖症。

恐怖是內心的不安和誘發事件之間的聯結。由於事件的某些特徵正好契合了內心的不安和焦慮,經過聯結學習,日後對該事物形成懼怕和預期焦慮的心理。

四、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阿德勒說,如果一個人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做自卑情結。

然而落到現實生活中,表現就會多樣,自卑可以讓孩子忽然變得厭學、暴躁、不合作。而孩子在找不到自我方向,缺乏安全感以後,會開始落入自卑情結當中,從而會尋找更多的方式引起關注,可往往越是如此,越適得其反。

孩子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失去自我有危害,兩大招幫孩子找到真我

家長應該怎麼做?讓孩子找到“我”。

蘇格拉底曾將“認識你自己”作為名言,可見認識自己有多重要。

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把自我形成的過程稱為自我過程,包括三個過程:

  1. 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對自我的解剖與解讀,即對自我自身狀況的評估,包括否定和肯定兩方面。自我評估決定了一個人自尊與自我的表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自我認知。這是發現和了解自我最基礎的渠道;
  2. 自我增強:個體以一種有利於對自己做正面評價的方式,收集和解釋有關的自我信息,使個體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3. 自我表現:個體通過自己社會行為的顯示來形成、維持加強或澄清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的過程。

通過自我評價、發現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從而根據自我認識,進行自我增強,從而提升自信,不斷讓自我進步,最後形成自我的行為參考,來指導行為,並從行為中展示自我,給人全新的印象。

一個孩子在乎別人的眼光,失去自我,一般是因為沒能正確的認清自我,也就是說缺乏正確的自我評價。這時候就要父母引導孩子正確的認清自我。

孩子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失去自我有危害,兩大招幫孩子找到真我

一、如何正確認清自我:從內自外再回歸內部的自我認知過程。

  • 第一階段的自我評估

此階段主要是根據孩子自身情況,從孩子性格、處世方式、行為等各方面對孩子進行評估判斷,包括穿衣、學習、自理能力各個方面,此次評估是對孩子的初次評估,主要是從孩子自身尋找到孩子的優缺點。

  • 社會比較:通過將自己與他人比較獲取自我的重要信息。

利昂·費斯汀格在1954年提出,每個個體在缺乏客觀的情況下,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估。也就是“社會比較理論”。

但是此理論家長在引導孩子時要注意正面引導,比較時選擇的比較群體一定是和家庭相仿、孩子年齡、學習成績等相類似的進行比較,不應把比較對象定得過高,否則比較過多,孩子差距過大,容易引起孩子自卑心理。

比較需要正確比較,所以需要父母來佔主導完成。在比較中,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孩子的缺點與別的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比如自己孩子明明很細心認真,但是反應相對較慢,父母就不能把自己孩子的反應和別的孩子的反應對比,說自己的孩子笨,而應該在此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孩子比那些聰明的孩子更認真,更能堅持。如果用了自己孩子的缺點與別的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得出的結論會影響對孩子的正確判斷。

  • 比較後的自我評估

父母在通過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後得出孩子的自我界定,並再根據有關自己能力或品質的準確信息來檢驗自己的自我觀念過程。

由於孩子年齡小,這個過程需要父母幫助完成,此時父母要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優缺點,並給孩子進行分類,並在後續生活中告知孩子。

通過從社會比較到自我本身的評估,從外向內的一個過程,從而深刻的帶領孩子認識自我,找到自我。

孩子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失去自我有危害,兩大招幫孩子找到真我

二、自我增強讓優點持續,讓缺點轉變即缺點補償。

通過評估,認清自我以後,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性,進行孩子強化即自我增強

  • 發揚孩子優點,鼓勵孩子優點持續

在我們評估孩子有缺點以後,鼓勵孩子不僅能讓孩子更加自信,也有助於孩子優點的持續。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曾說道:鼓勵孩子不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能,父母若要擁有鼓勵孩子的品質,就必須善於觀察孩子的內心世界,始終堅守這一信念,並把它傳遞給孩子。

鼓勵孩子優點,父母一定要注意冷靜客觀、明察秋毫、持之以恆、樂觀向上,從而讓孩子在父母的正面鼓勵中越發自信,越發發現自我的優點和價值,從而做到愛上自己。

  • 缺點轉變,缺點補償

缺點補償是根據缺陷補償引申而來,在社會心理學中,缺陷補償就是將自己角色叢中的某個角色的重要性抬高,以補償自己另一個角色的缺陷。

那麼當父母通過比較評估找到孩子的缺點時,父母要學會讓孩子正面自己的缺點,同時要學會用角色轉換,同時在周圍同學中取長補短,以填補缺點。

缺點補償其實就是缺點的填補。比如,孩子做事粗心大意,父母做缺點補償時可以這樣教導孩子:第一,告訴孩子細心的重要性。讓孩子不斷地發現粗心的壞處,瞭解細心的優點,從而不斷轉變;其次,轉換角色。告訴孩子,雖然你很聰明,但是粗心會把你所有的聰明變得一無是處,讓你付出的一切白費。這樣孩子會理解,我雖然聰明,但是如果我粗心,一樣做不好,從而達到缺點的補償。

孩子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失去自我有危害,兩大招幫孩子找到真我

結語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思想個體,如果缺乏自我意識,不能很好地發現自我,瞭解真我,那麼他將失去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在父母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那個獨立的“我”。

參考資料:《社會心理學》、《淺談心理學中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