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要求全员覆盖,这所“双一流”院校的经验值得一看

导语:“‘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作为东南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面向全员、贯穿全程、贯通课堂内外、贯通校内外,在学校长期得到重点建设。”东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沈孝兵教授表示。

本科生科研要求全员覆盖,这所“双一流”院校的经验值得一看

谈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话题,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麦可思曾对2018届本科毕业生各项基本工作能力的重要度和满足度进行过深度分析,数据显示,“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重要度为67%),其满足度为85%。对于有志于做科研的一流大学学生来说,本科学习期间积累的科研经验对其后续深造大有益处。麦可思“2018届本科院校读研的毕业生认为母校本科学术准备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数据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读研人群认为母校本科学术准备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55%),其次是“研究方法”(51%)。

{数据链接}

本科生科研要求全员覆盖,这所“双一流”院校的经验值得一看

为了让本科生更好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就推出了“UROP”(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本科研究机会项目)。到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世界知名大学均设立了自己的“UROP”。我国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开始得稍晚,东南大学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推出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大学之一,推出了“SRTP”(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在该校已实现本科生SRTP的全覆盖。该校2019年初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到,两年内将投入5亿元左右用于本科人才培养,其中1.5亿元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建设和学生研究经费”。

东南大学的SRTP是如何实现本科生的全覆盖呢?对此《麦可思研究》邀请东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沈孝兵教授,为我们分享该校的一系列经验做法。


坚持“面向全员、贯穿全程、贯通课堂内外、贯通校内外”

作为率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据沈孝兵教授介绍,东南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潜能,“SRTP作为东南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面向全员、贯穿全程、贯通课堂内外、贯通校内外,在学校长期得到重点建设。”

为此东南大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将课外研学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东南大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必须至少完成2个课外研学学分。SRTP作为获得课外研学学分的主要途径,在本科生科研训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每年立项各级各类SRTP项目超过1600项,参与学生每年超过5000人次。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东南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大类别,设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个级别,为不同能力水平和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学校还建立了“指南征集—发布指南—学生根据指南申报项目—评审立项—中期检查—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择优评审立项—阶段性检查—结题验收—学分认定—成果交流展示”完整的运行机制。只有中期检查成绩是良好或以上的校院级项目才有资格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充分保证了高级别项目的课题质量。同时学校制定了SRTP实施办法和大学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保证本科生顺利参与SRTP。

(三)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东南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学科概论课、工程导论课、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等课程,引导建构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让学生尽早熟悉自主研学实验实践环境,为学生申报项目提供前期引导训练。东南大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以及一大批校级创新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面向所有SRTP的学生开放,并在国内首次开设拥有自动化信息管理设备的图书馆,为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提供充分的场地和设备支持。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如何为全体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

前文提到,东南大学设立专项经费支持SRTP项目,实现了本科生SRTP全覆盖。在为全体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的过程中,学校曾遇到哪些主要困难,有何解决之道?

“学生的课题来源比较分散,很容易出现学生选题重复、研究意义不大,达不到训练效果的情况。”沈孝兵教授说。对此东南大学的做法是将征集到的教师和企业项目指南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由学生自由选择,主动参与到教师科研和企业研发实践中去。同时加大了依托项目指南申报的SRTP项目资助数量和经费额度,开放依托指南申报项目的升级途径,进展良好的项目也可以申请升级为省级、国家级项目,获得更高额度的经费支持和学分认定,优化现有的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目前东南大学每年立项的各级各类SRTP项目中,超过60%的SRTP项目来源于教师科研或企业实际需求。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学习任务,对于申请参加SRTP项目的不同年级的本科生,东南大学是否有明确的申请条件、是否会限制本科生参加SRTP研究课题的数量这一问题,据沈孝兵教授介绍,参加该项目的学生一般以本科二、三、四年级学生为主,学校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组成创新团队,以老带新,互相促进。

团队一般需要确定1名项目负责人,明确每名成员在项目中的具体分工,确保项目的实施主体是本科生。创新类团队成员数量一般不超过5人,创业类项目团队成员数量一般不超过6人。为了保证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东南大学要求每名本科生同期拥有的在研项目不超过两项,并且只能担任其中一项的负责人。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已有的SRTP项目之后,可以继续申报新的SRTP项目。

面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SRTP项目,本科生如何选择呢?据了解,东南大学学生既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拟定研究课题,也可以选择自己专业课程内的相关课题,课题内容可以是学科前沿,可以是社会热点,也可以是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学校要求研究内容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课题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参与学生能够受到比较完善的科研训练,所以鼓励学生面向教师科研、面向生产(社会)实际需求进行选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每年东南大学都会面向全体教师和企业征集项目指南,发布适合学生科研训练的项目指南。如今每年征集到的项目指南超过1000项,充分保证了课题来源。并且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每年项目开始申报之前,学校和各个学院会组织多场SRTP项目宣讲会,邀请业务熟练的指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如何选题、如何科学开展科学研究,邀请已经完成项目结题的优秀高年级学生介绍做SRTP项目的经验。

如何化解本科生科研的尴尬?

没人带、出成果难,是不少本科生参与科研过程中面临的尴尬。

为保障本科生科研的质量,据沈孝兵教授介绍,东南大学为每个项目至少配备一名相关学科的指导教师,要求教师从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日常指导等多个环节给予指导。指导老师主要作为咨询者从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不直接参与项目的研究,只有在项目研究遇到困难,学生自己无法解决时,老师才予以点拨和指导,必要时和学生一起研究。

为了调动老师指导本科生开展SRTP项目研究的积极性,东南大学鼓励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导以上资格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研学,并将教师指导SRTP项目的工作量纳入教师业绩积分考核,项目指导教师根据指导的SRTP项目等级和结题成绩可以获得相应的工作业绩积分认定。

另外,东南大学对SRTP项目实行校、院二级管理。院级、校级SRTP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省级、国家级SRTP项目的中期检查由项目所在学院的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一般由学院组织三名教师组成项目专家组进行检查和验收,提前一周将具体安排报东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备案,办公室派校专家随机抽查。省级、国家级SRTP项目的结题验收则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直接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一般采用项目组汇报、专家提问的形式进行。对于一年及以上周期的SRTP项目,每半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对于半年期的项目,在立项后的第三个月进行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时,项目专家组会根据“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进度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对项目组成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给出恰当的评价。

结题验收时,检查项目是否完成预期成果,是否达到科研训练的目的,给予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的成绩等级。

SRTP之外,还有哪些举措?

通过与沈孝兵教授的交流我们获知,除了SRTP,东南大学还为本科生提供了参加学科竞赛、聆听科技讲座、撰写报告、发表论文、获取专利、自主提交研学作品等多种开展科学研究的途径。

东南大学每年支持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120余项,参加学生超过2万人次。以2018—2019学年为例,东南大学支持本科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地区)级、校(院)级学科竞赛123项,8039人次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并在一些高级别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譬如,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一项,特等奖提名奖2项,一等奖23项,参赛成绩并列所有参赛学校的第5位;2019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9项,一等奖的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二,等等。

东南大学每年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为本科生举办科技讲座50余场,受益学生超过6000人次,提交研学报告超过3000份。此外,东南大学每年举办大学生学术报告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为学生搭建进行科研训练成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校内营造更加浓厚的科研训练氛围。

本科生参与科研,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其将所学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选择也能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当下对于不少高校而言,其本科科研活动还存在着相关训练项目单一、覆盖面有限、科研资金紧缺、相关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高校为全体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时,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帮助本科生解决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实际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