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規則感就夠了嗎?不是的,還要教會寬容和靈活

昨天,我們一家四口出去玩。本來是開開心心的事情,可是後來我發生了一點兒小意外,老公第一時間將自己摘得乾乾淨淨,還批評我沒有注意安全,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

我雖然沒有受傷,可遭受了驚嚇,驚魂未定,被老公這麼指責,又傷心又難過,就哭著將老公罵了一頓。好在他及時迷途知返,向我承認了錯誤並道了歉。

十一歲的兒子坐在旁邊默不作聲,老公讓他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他大言不慚道:當然是媽媽錯了,爸爸什麼都沒有做,媽媽又是哭又是罵人的。

當時我覺得心都涼了,真是直男老爹生的直男兒子啊!

我問他:如果是因為媽媽有錯在先,和陌生人打了起來,你會幫助媽媽揍陌生人?還是會幫助陌生人揍媽媽?

兒子理所當然地回答:我肯定不會揍媽媽的,我會先把媽媽拉出來,然後……

他不說了,但意思很明顯,我替他說:然後批評媽媽做錯了要向別人道歉,是嗎?

兒子笑著回應:我也不能讓陌生人吃虧啊。

我彷彿看到了十幾年後,兒媳婦說了我的不對,他就幫忙指責我的情形……

教育孩子有規則感就夠了嗎?不是的,還要教會寬容和靈活

驚出一身冷汗後,我才發現我對兒子嚴格的教育是有問題的。我教育他黑白分明,我教育他遵守規則,我教育他有錯必究,他卻把這些用到了我的身上。

“一是一、二是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這樣的教育理念似乎太過絕對,是放了太多的問責在裡面,卻忘記了還有人情和寬容。

寬容、有人情味的孩子才會更體諒他人,遇到事情才會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思想死板不知變通的孩子,會自己減少犯錯,也不容許別人犯錯;如果別人犯了錯誤,即使不大,也會不依不饒地揪著不放。這樣的孩子沒有童真,一點兒也不可愛。

怎讓教育才能讓孩子既能擁有規則感,又能靈活變通不死板呢?

一、教育孩子的時候,只要是不觸及底線的錯誤,都是可以被原諒的

在我上一篇閱讀量撲街的文章相比於媽媽發脾氣,媽媽的無條件縱容才是育兒中的大忌中,指出了育兒中的三個底線:

孩子要有基本的禮貌

孩子要敢於承擔責任

孩子要保持一顆正直善良的心

當孩子的行為觸及了上面提到的底線後,是一定要接受家長的懲罰和批評的。

除此之外,適當地提醒、警告就好,切不可事事都要求孩子做到完美。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不一定就非要孩子道歉並作出許諾。

放過孩子,就是放過自己。

別忘了,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誤,並幫助他更好的成長。而不停地批評和指責,是違背這個宗旨的。

教育孩子有規則感就夠了嗎?不是的,還要教會寬容和靈活

悟出這個道理之後,我立馬就開始付出行動。

兒子偷懶不想去上素描課,告訴我說他腿疼,不能畫畫了。我說不要緊,你又不用腿畫,我揹著你去就好。兒子的體重和我不相上下,我肯定是背不動他的,從出家門口到素描學校門口,我一直將他的胳膊放到我肩膀上,半攙扶著他。到了門口,他也沒有再說抗拒的話,開開心心的進去上課了。

能讓別人高高興興地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就是相處的至高境界吧。

就怕孩子哭鬧著非要達到某種目的,就怕家長非要疾言厲色地逼迫孩子非要做什麼。

開動腦筋,化逼迫為情願,化批評為玩笑,化刻板的教育為靈活的互動。

二、父母做好榜樣,寬容待人,特別是父親,不僅要對別人寬容,對待自己的妻子,更應該多些包容和理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當父母偶遇不公平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了不講道理的路人時,不要把自己當作正義的化身去批評別人,不要錙銖必較的去和別人交涉,不要沒完沒了地向家人傾訴別人的無禮,要試著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他們。

教育孩子有規則感就夠了嗎?不是的,還要教會寬容和靈活

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作為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尤其大。父親包容妻子、理解妻子、照顧妻子,會讓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學會男人特有的大度、寬容、善良,會讓孩子認識到家庭中男女雙方責任的不同,會讓男孩子禮遇女孩,將來會更好的善待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更好的承擔家庭的重任;會讓女孩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將來會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男性組建幸福的家庭。

不管是人和人的相處中,還是夫妻二人的相處中,總需要有一個人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如果這個角色有男人承擔,不僅更利於家庭的和諧,還有利於培養孩子更好的承擔責任。

三、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和理解他人

孩子在和父母、朋友、老師的相處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孩子遭受委屈、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時,家長不要著急著分析誰是誰非,不要著急著指責別人,不要著急著為孩子伸張正義,先讓自己和孩子冷靜下來,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看看別人這麼做的初衷是什麼,看看別人真的就是要故意傷害孩子嗎?然後再教育孩子學會體諒別人,寬容別人。

教育孩子有規則感就夠了嗎?不是的,還要教會寬容和靈活

學會了寬容和大度,學會了理解他人,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在有規則感的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人情味,就可以靈活地處理身邊發生的事情,而不會再死板的糾結於誰是誰非,不再去做一個教條主義者。

培養孩子,靈活性要比規則感更重要,你認同嗎?歡迎一起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