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前言:

在雲南的曲靖,至今還遺留著兩塊聞名的1000多年前的古碑,這就是“南中瑰寶”大小爨碑。大爨碑是指:位於雲南曲靖陸良的爨龍顏碑,小爨碑是指位於曲靖麒麟區內的爨寶子碑。這兩塊碑開創了楷書入碑的先河,故得到歷代書家的推崇。因此,在1961年國家頒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中,大小爨碑都在列,當時整個雲南省僅有五處,而大小爨碑就居其二,可見其在全國的影響。

清末的大學者楊守敬曾說:“真書入碑版之最先者,在南則有晉宋之大小二爨,在北則有寇謙之之華嶽、嵩高二碑。”

康有為更譽其為:“樸厚古茂,奇姿百出。然其高美已冠古今”。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爨(cuan)族:一個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族群。爨氏東晉時獨霸寧州,其勢力所控制的地區稱爨地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在雲南這樣文化相對落後的多民族的邊疆地區,能有這樣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漢文化的豐碑呢?實際上,大小爨碑留給世人品味的,當然不僅僅是其靈厚的書法藝術,它還記憶了雲南整整一個時代的精華,而這一個時代,就是雲南歷史上的爨氏家族統治時期。在東晉南北朝時期,全國處在一種大混亂、大分裂、戰亂頻繁的時期。這個時候,不論是少數民族為主的北方和漢族政權為主的南方,政權更迭都十分頻繁,無暇來經營僻處西南的雲南地區。以爨氏家族為代表的南中大姓趁機而起,驅逐了內地王朝在南中地區的統治勢力,控制了今天雲南的大部分地區形成割據。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爨氏家族來歷

在三國兩晉時期,活躍在南中地區的大姓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四姓五子”,即孟、李、爨、董、毛,其他各郡大姓文獻留有記載者多達數十家。關於爨氏的來歷古今說法不一。在龍顏碑中有關於爨氏來歷的說法是:東漢時的大史學家班固、威鎮西域的班超皆其先祖。這是東晉南北朝時爨氏掌權後對自己來歷所做的解釋。但是,將歷史上的顯赫人物都拉為自己的祖先,這是很多為自己樹碑立傳者的習慣,因此爨龍顏碑上的這些祖述,可信度值得懷疑,只能是參考。根據研究我們可以肯定的,爨氏是從中原遷來雲南的漢族、在東漢末年就已經成為了南中有勢力的大姓,出現在了政治舞臺上。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爨氏中最早有記載的是爨習,這個爨習是東漢末年的建伶縣令,這是南中大姓中任本郡縣令最早有記錄的。據史料記載:在蜀漢諸葛亮平定南中地區時,爨習當時可能和孟獲等為伍,共同抵抗蜀漢的進攻。南中被平定後,爨習和孟獲一起被徵入蜀中為官,諸葛亮北伐時,爨習曾率南中精銳從徵,擔任了行參軍偏將軍的職務參加了著名的街亭之戰。到司馬氏滅蜀,建立了西晉政權後。南中大姓的部曲和孫吳政權爭奪交趾地區(今越南北方),領軍的將領就有爨熊和爨谷,爨谷還被任命為交趾太守,是晉軍前方的總指揮。這批派到交趾去的大姓武裝開始取得了勝利,佔領了交趾,並打退了吳軍發動的幾次攻勢。爨氏在南中地區便保持了雄厚的勢力。一直到隋初,內地戰亂政權的更迭,都沒有影響到爨氏家族對南中地區的統治。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爨地和爨人的出現

在爨氏稱霸南中以後,雲南其餘的大部分的大姓,都變成了爨氏家族的屬官,和爨氏共同構成了南中地區的統治階級。在爨龍顏碑碑陰題名的都是爨氏的屬官,有孟、周、趙、李、毛、陳等姓,應是漢魏時大姓的後裔,但勢力衰弱,只能為爨氏的附庸了。在爨氏不斷壯大之後,便出現了爨地和爨人的稱呼。

爨地:就是指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爨氏統治的區域,是今天的雲南滇中滇南地區和一部分貴州地區。在爨地這一區域內,由於當時和內地相比,較少戰亂,經濟文化繼續得到了發展,並由社會文化發展的差異,形成了爨區的兩大部分,分別是東爨地區和西爨地區。在爨地,除了漢晉時期陸續從內地遷來的漢族移民以外,還有多個少數民族世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爨人在爨氏家族統治的這邊土地上,漢族和各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相互幫助、相互交流、相互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漸漸的民族間的界限逐漸消失,而產生了一種新的稱呼“爨人”。就是說當時北方黃河流域的民族大融的時候,在西南也也出現了民族的大融合,不過西南的民族融合產生的則是“爨人”這新的共同體。

爨氏統治的滅亡

到了隋朝政權的建立,結束了當時兩個多世紀無休止的戰亂,中原王朝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隋朝開始了全國的大統一,自然不會讓爨氏在西南繼續其割據的局面。之後,隋文帝遂兩次出兵南中,將爨氏家族的首領爨玩帶回長安處死。但此舉並未能控制南中地區,爨氏的其他首領仍繼續據有南中。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之後唐朝的建立,改變了對爨氏的政策,將爨玩的兒子設為昆州刺史,對爨地實行牽制統治。這種狀況大體保持了一百多年,到了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唐王朝為進步加強對南中地區的控制,遣竹靈倩在安寧築城,並修築通往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區)的道路,不斷加強對爨人的苛捐雜稅,這些舉措激起爨人的反抗。之後爨人發起了反抗鬥爭,殺了竹靈倩,夷平了安寧城。接著爨氏又發生內亂,互相爭權奪利,紛爭不休,爨氏的力量在無形中一步步衰落。

據史料記載:在公元746,被已經統一了洱海區域的南詔國趁機進攻爨人,爨氏家族在南中地區四百年的統治終於結束了,雲南歷史進入了新的發展篇章。在爨氏的勢力敗亡以後,南詔統治了爨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將經濟文化水平較高的西爨地區的人民大量遷移到今天的滇西地區,以削弱爨人的反抗。接著在爨地設立了一些軍事重鎮,以統治爨地,防禦唐王朝的進攻。如設拓東節度駐拓東城(今昆明),設通海都督駐通海城(在今通海縣),都掌握重兵,維持對爨地的統治。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爨氏家族的後人去哪了

對於爨氏家族的後代具體如何,歷史上並無明確的文獻記載。但是爨氏家族並未滅絕,如著名的南詔德化碑上記載的南詔的大臣就有爨姓。大理國的開國君主段思平通海起兵時,就得到了其舅父爨判的大力支持,這些都是有史籍可考的。這同時也說明了爨氏在南詔大理時期還保留了貴族的身份,是當時統治集團的成員。

同時,爨氏後裔並不全在南詔,在成都出土了一塊唐代的墓誌,墓主是:襲南寧郡王爨守忠,這個爨守忠是當時唐朝的節度副使、南寧十四州都督,地位很高。說明爨氏家族的另一部分人歸附了唐朝,並在唐朝世襲郡王的爵位,享有很高的地位。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為什麼現在極少有人姓“爨”呢

當時顯赫一時的爨氏家族難道真的到如今就沒有後裔了嗎?在今天有人是這樣認為的:爨氏的後裔後來可能改姓寸了,因為爨和寸本就同聲同韻。已故的雲南大學的副校長寸樹聲先生就有此種看法。但由於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很多人並不以為然。之後在雲南鶴慶地區找到了明朝時期立的一塊碑,叫《寸升碑》。這塊碑上面敘述了其祖先本為稱霸南中的爨氏,入南詔大理以後保持有貴族身份,後改為寸。這塊碑說明爨氏家族西遷後其分佈並不侷限於大理地區,而是很廣的。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後人改姓為寸了,到了明代還留有記載。

古代西南地區割據者的狂歡,統治了雲南四百餘年的爨氏興衰之謎?

在爨地為南沼佔領以後,爨地的所謂爨人也發生了變化。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白蠻”,由於被強迫遷移,很大一部分和洱海地區的其他部族一起,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白族。留在當地山區保留本民族文化較多的“烏蠻”,則保有了自己的部落組織,逐步成為後來的彝族。到了明清時期,文獻提到的當時的爨人,大多數便是指今天的彝族了,而提到的所謂的爨文,也即是彝文了。

在爨氏家族統治雲南的400多年的時間裡,雲南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使社會文化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之後的雲南又一次古代文化的高潮。但是,由於文獻資料的缺失,使人們對這段歷史的認識還不是十分清楚,很多問題都籠罩著神秘的面紗,值得我們不斷的去探索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