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前言:

在云南的曲靖,至今还遗留着两块闻名的1000多年前的古碑,这就是“南中瑰宝”大小爨碑。大爨碑是指:位于云南曲靖陆良的爨龙颜碑,小爨碑是指位于曲靖麒麟区内的爨宝子碑。这两块碑开创了楷书入碑的先河,故得到历代书家的推崇。因此,在1961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大小爨碑都在列,当时整个云南省仅有五处,而大小爨碑就居其二,可见其在全国的影响。

清末的大学者杨守敬曾说:“真书入碑版之最先者,在南则有晋宋之大小二爨,在北则有寇谦之之华岳、嵩高二碑。”

康有为更誉其为:“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然其高美已冠古今”。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爨(cuan)族: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族群。爨氏东晋时独霸宁州,其势力所控制的地区称爨地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云南这样文化相对落后的多民族的边疆地区,能有这样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汉文化的丰碑呢?实际上,大小爨碑留给世人品味的,当然不仅仅是其灵厚的书法艺术,它还记忆了云南整整一个时代的精华,而这一个时代,就是云南历史上的爨氏家族统治时期。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处在一种大混乱、大分裂、战乱频繁的时期。这个时候,不论是少数民族为主的北方和汉族政权为主的南方,政权更迭都十分频繁,无暇来经营僻处西南的云南地区。以爨氏家族为代表的南中大姓趁机而起,驱逐了内地王朝在南中地区的统治势力,控制了今天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形成割据。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爨氏家族来历

在三国两晋时期,活跃在南中地区的大姓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四姓五子”,即孟、李、爨、董、毛,其他各郡大姓文献留有记载者多达数十家。关于爨氏的来历古今说法不一。在龙颜碑中有关于爨氏来历的说法是:东汉时的大史学家班固、威镇西域的班超皆其先祖。这是东晋南北朝时爨氏掌权后对自己来历所做的解释。但是,将历史上的显赫人物都拉为自己的祖先,这是很多为自己树碑立传者的习惯,因此爨龙颜碑上的这些祖述,可信度值得怀疑,只能是参考。根据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爨氏是从中原迁来云南的汉族、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成为了南中有势力的大姓,出现在了政治舞台上。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爨氏中最早有记载的是爨习,这个爨习是东汉末年的建伶县令,这是南中大姓中任本郡县令最早有记录的。据史料记载:在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地区时,爨习当时可能和孟获等为伍,共同抵抗蜀汉的进攻。南中被平定后,爨习和孟获一起被征入蜀中为官,诸葛亮北伐时,爨习曾率南中精锐从征,担任了行参军偏将军的职务参加了著名的街亭之战。到司马氏灭蜀,建立了西晋政权后。南中大姓的部曲和孙吴政权争夺交趾地区(今越南北方),领军的将领就有爨熊和爨谷,爨谷还被任命为交趾太守,是晋军前方的总指挥。这批派到交趾去的大姓武装开始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交趾,并打退了吴军发动的几次攻势。爨氏在南中地区便保持了雄厚的势力。一直到隋初,内地战乱政权的更迭,都没有影响到爨氏家族对南中地区的统治。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爨地和爨人的出现

在爨氏称霸南中以后,云南其余的大部分的大姓,都变成了爨氏家族的属官,和爨氏共同构成了南中地区的统治阶级。在爨龙颜碑碑阴题名的都是爨氏的属官,有孟、周、赵、李、毛、陈等姓,应是汉魏时大姓的后裔,但势力衰弱,只能为爨氏的附庸了。在爨氏不断壮大之后,便出现了爨地和爨人的称呼。

爨地:就是指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爨氏统治的区域,是今天的云南滇中滇南地区和一部分贵州地区。在爨地这一区域内,由于当时和内地相比,较少战乱,经济文化继续得到了发展,并由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形成了爨区的两大部分,分别是东爨地区和西爨地区。在爨地,除了汉晋时期陆续从内地迁来的汉族移民以外,还有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爨人在爨氏家族统治的这边土地上,汉族和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渐的民族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称呼“爨人”。就是说当时北方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的时候,在西南也也出现了民族的大融合,不过西南的民族融合产生的则是“爨人”这新的共同体。

爨氏统治的灭亡

到了隋朝政权的建立,结束了当时两个多世纪无休止的战乱,中原王朝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隋朝开始了全国的大统一,自然不会让爨氏在西南继续其割据的局面。之后,隋文帝遂两次出兵南中,将爨氏家族的首领爨玩带回长安处死。但此举并未能控制南中地区,爨氏的其他首领仍继续据有南中。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之后唐朝的建立,改变了对爨氏的政策,将爨玩的儿子设为昆州刺史,对爨地实行牵制统治。这种状况大体保持了一百多年,到了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为进步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遣竹灵倩在安宁筑城,并修筑通往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区)的道路,不断加强对爨人的苛捐杂税,这些举措激起爨人的反抗。之后爨人发起了反抗斗争,杀了竹灵倩,夷平了安宁城。接着爨氏又发生内乱,互相争权夺利,纷争不休,爨氏的力量在无形中一步步衰落。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746,被已经统一了洱海区域的南诏国趁机进攻爨人,爨氏家族在南中地区四百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云南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篇章。在爨氏的势力败亡以后,南诏统治了爨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将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西爨地区的人民大量迁移到今天的滇西地区,以削弱爨人的反抗。接着在爨地设立了一些军事重镇,以统治爨地,防御唐王朝的进攻。如设拓东节度驻拓东城(今昆明),设通海都督驻通海城(在今通海县),都掌握重兵,维持对爨地的统治。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爨氏家族的后人去哪了

对于爨氏家族的后代具体如何,历史上并无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是爨氏家族并未灭绝,如著名的南诏德化碑上记载的南诏的大臣就有爨姓。大理国的开国君主段思平通海起兵时,就得到了其舅父爨判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有史籍可考的。这同时也说明了爨氏在南诏大理时期还保留了贵族的身份,是当时统治集团的成员。

同时,爨氏后裔并不全在南诏,在成都出土了一块唐代的墓志,墓主是:袭南宁郡王爨守忠,这个爨守忠是当时唐朝的节度副使、南宁十四州都督,地位很高。说明爨氏家族的另一部分人归附了唐朝,并在唐朝世袭郡王的爵位,享有很高的地位。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为什么现在极少有人姓“爨”呢

当时显赫一时的爨氏家族难道真的到如今就没有后裔了吗?在今天有人是这样认为的:爨氏的后裔后来可能改姓寸了,因为爨和寸本就同声同韵。已故的云南大学的副校长寸树声先生就有此种看法。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很多人并不以为然。之后在云南鹤庆地区找到了明朝时期立的一块碑,叫《寸升碑》。这块碑上面叙述了其祖先本为称霸南中的爨氏,入南诏大理以后保持有贵族身份,后改为寸。这块碑说明爨氏家族西迁后其分布并不局限于大理地区,而是很广的。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后人改姓为寸了,到了明代还留有记载。

古代西南地区割据者的狂欢,统治了云南四百余年的爨氏兴衰之谜?

在爨地为南沼占领以后,爨地的所谓爨人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白蛮”,由于被强迫迁移,很大一部分和洱海地区的其他部族一起,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白族。留在当地山区保留本民族文化较多的“乌蛮”,则保有了自己的部落组织,逐步成为后来的彝族。到了明清时期,文献提到的当时的爨人,大多数便是指今天的彝族了,而提到的所谓的爨文,也即是彝文了。

在爨氏家族统治云南的400多年的时间里,云南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使社会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之后的云南又一次古代文化的高潮。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使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很多问题都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发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