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前,並沒有立儲君的習慣,為何入關之後卻有了這一規矩?

公元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9月21日),一生征戰無數的清朝第一任最高統治者皇太極不幸猝死於盛京(今遼寧瀋陽)後宮之中,享年52歲。

相信熟悉這段歷史的讀者朋友應該清楚,皇太極本人在駕崩之前並未給清廷明確指定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繼承人,此舉也間接導致當時統治內部陷入一場關於皇位繼承人的爭奪風波之中。最終,在多方勢力的均衡下,年僅6歲的福臨被幸運地推上了帝王寶座,也即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入關之前清廷內部的“皇位爭奪戰”,可不僅僅是皇太極臨終之際的“專利”,實際上早在努爾哈赤駕崩時就已經存在過這一現象,只是當時諸貝勒之間的爭鬥並未有皇太極乃至康熙帝晚年那般激烈罷了。

清朝入關前,並沒有立儲君的習慣,為何入關之後卻有了這一規矩?

縱觀整個清朝(包括後金)權力授受的歷史,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滿清統治者在未入關之前,其實並沒有過“立儲君”的習慣,反而入關之後卻一味地追求這一行為。如康熙在皇長子胤礽還未滿一歲的時候便將其立為儲君,以及雍正時期為了更加行之有效的“立儲”還專門針對性地創立出“密立儲君制”。

由此可見,相較於入關之前,清朝皇帝在入關之後還是十分熱衷於“立儲”事宜的。那麼,導致統治者思想上做出如此巨大轉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清朝入關前,並沒有立儲君的習慣,為何入關之後卻有了這一規矩?

在筆者看來,其原因不外乎於兩個方面:

其一,主動將滿人“漢化”,以達到實現統治整個中原地區的目的。舉個最明顯的例子,清軍入關之後,儘管統治階級存在部分保守勢力常常將自己與漢人之間劃清界限,以及推崇“滿人為尊”的頑固思想的現象,但我們都清楚,在封建王朝時代,一個少數民族想要實現統治(人數)多民族的幻想,就難免遭到來自於多民族一方文化的同化。當然,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確實是為了更好的統治對方;而另一方面,也是立足於自身的利益而已。

就好比清初年間,順治帝為何要大肆推崇孔子的行為(如祭拜孔廟等)。說白了,統治者就是想通過這一方式去緩解當時滿漢之間的矛盾,從而達到維護自身在中原地區統治權益的目的。在這種環境之下,中原自古以來的“立嗣”也就順其自然地成為了滿清統治者“漢化”的對象之一。

清朝入關前,並沒有立儲君的習慣,為何入關之後卻有了這一規矩?

其二,清朝入關也就意味著滿清由一個原始的“氏族社會”徹底過渡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社會,而“立嗣”乃封建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清廷內部必須要嚴格執行。簡而言之,一個封建國家統治機制的穩定運轉在很大程度上是離不開“立儲君”這一重要程序的。關於這一觀點,正如康熙帝所言: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從上述事實可見,在康熙帝看來“立儲君”乃清王朝統治內部“垂萬年之統”、“系四海之心”的一件大事,將這件大事辦得漂亮、完美不僅僅關乎後世對自己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此舉在相當程度上能夠影響王朝的興衰以及國祚的長久。

清朝入關前,並沒有立儲君的習慣,為何入關之後卻有了這一規矩?

​感謝觀看由「潯陽巴巴」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