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審視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寺院中和尚與虎


西遊記中,唐僧在寶象國被黃袍怪變成了老虎的情節讓人驚奇,在古代志怪小說中,人變成老虎最後又變成人的記錄並不少見。這種具有魔幻色彩的荒誕故事背後,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嗎?

在古代,老虎絕對是一種危險的存在,直到建國初期某些地方還有著嚴重虎患。因此,在古代老百姓害怕老虎,但比老虎更可怕的是貪官酷吏。在逃無可逃的時候,希望把自己變成這種猛獸,或許是很多人的一個夢想吧。

最近閱讀馮夢龍點評的《太平廣記鈔》,這部書內容豐富,想象瑰麗,匯聚了歷代文人的撰寫的志怪筆記作品。從中發現了幾則人變老虎的故事,曲折生動,腦洞大開,從中不僅可以一窺古人對老虎的態度,若思考一下離奇故事背後的原因,發現並不能簡單地將此視為獵奇。

一、和尚變成老虎後悔了

《高僧傳》上記載,江西宜春山村的小廟中有一個和尚,偶然之間得到了一張老虎皮。他經常披在身上扮做老虎自娛自樂,而且扮的惟妙惟肖。有時候他故意藏在路旁扮虎嚇人,人們經常丟下東西四散逃跑。和尚經常這麼做,收穫頗多,洋洋得意。有一天他又故伎重演,卻發現虎皮粘在身上脫不下來,變成了一隻真正的老虎。一年之後,他把一個過路人咬死,仔細一看居然是一個僧人。老虎心想,我本來也是一個和尚,不守戒律,自造罪業才變成老虎。吃人眾多,現在還殺掉僧人,哪怕下十八層地獄也不能懲罰我的罪過。我今天哪怕餓死也不能再加重自己的罪孽了。於是,仰天長嘯,聲震山林。突然之間,身上虎皮脫落,又變成了和尚。從此之後他周遊四方,拜訪高僧懺悔自己的罪過。


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虎視眈眈


這個故事對於修行的和尚很有教育意義。身為僧人居然對蒙虎皮做遊戲的行徑樂此不疲,這本身便是不守戒律的表現。從一個看似無傷大雅的興趣,最終發展到嚇唬人,佔據他人財物的目的,自然為佛門所不容,所作所為已經形同野獸了。然而,一旦悔悟又能從老虎變成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大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另一個故事也與佛教有關,只不過主角是人。湖北荊州人在山中行走,倀鬼把一塊虎皮蒙到他身上變成了老虎,在倀鬼的指揮下經常捕食人畜野獸,雖然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有一天經過寺廟時,他趁機跑了進去,跪拜於禪師面前。半年之後身上的毛髮脫落重回人形,訴說自己的經歷。兩年之後剛出寺門,又遇到倀鬼。他趕緊往寺廟裡跑,倀鬼把虎皮扔了過去,蒙到這人的腰上,結果腰部之下又變成老虎了。於是,他專心致志地誦讀佛經,過了一年才完全變成人形,從此之後,再也不出寺門,皈依佛祖。

這個故事選自唐朝人戴孚的《廣異記》,至德初年和大文學家顧況同年進士,此時唐朝正在經歷安史之亂,尤其東都洛陽兩次爭奪,造成破壞巨大,洛陽百姓還沒有來得及歡迎官軍,平叛的回紇軍隊轉眼之間開始大肆搶劫,比叛軍更甚,因為唐朝為了得到回紇支持,約定土地歸唐朝,人民財帛歸回紇。這個倒黴的荊州人兩次遇到倀鬼,其遭遇或許就是戰區百姓的一種影射吧。亂世之中,百姓朝不保夕,朝廷平叛波折不斷,不知道何時是盡頭,因此對於老百姓來說,慈悲的佛祖或許才是精神上最好的慰藉吧。


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伏虎羅漢


二、苛政猛於虎,酷吏猛於苛政

孔子說“苛政猛於虎”,在古代,人們經常貪官酷吏自比作吃人的老虎。於是,酷吏化作老虎的故事出現在志怪筆記也就習以為常了。

南梁時期的任昉在《述異記》中說,漢朝宣城的郡守封邵有一天突然變成了老虎,竄出衙門見人就吃。老百姓大呼,封使君。結果老虎跑走了。當時有民謠說,無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諷刺這個地方官,為官一方不能好好治理地方造福百姓,反而變成老虎到處吃人。後來老虎就有了一個別稱叫“封使君”。

唐朝皇甫氏的《原化記》中記載了一個更加生動的故事。


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憤怒的老虎

浙江麗水有個人去山裡砍柴,天快黑的時候,突然遇到兩隻老虎。樵夫趕緊爬到一棵樹上,兩隻老虎躥了幾下夠不到。樵夫剛長舒一口氣,卻聽到老虎商議著,要把彈跳能力高很高的朱都事請來。於是,一虎守在樹下,另一隻走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兩隻老虎,其中一隻長的又細又長,看樣子很善於騰跳。此時皓月當空,那隻細長的老虎多次騰空而起,爪子都撓破了樵夫的衣服,形勢非常危急。這時候,樵夫發現柴刀還在腰間,趁著老虎再次躥起,揮手一刀把一隻爪子砍掉了。老虎負傷而逃,天亮之後樵夫才回去。

樵夫說完昨夜的經歷。村民很驚訝,縣裡就有個朱都事,是不是巧合呢?我們還是一起去看看吧。果然,朱都事說自己昨夜傷了手。人們就把這個事情告訴縣令,縣令讓人帶著刀槍圍住朱都事的家,朱都事一躍而起,變成一隻老虎跑了。

這個朱都事只是一個小吏,但這些小吏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如狼似虎的存在,比如,杜甫詩歌《石壕吏》不由分說抓走老嫗,柳宗元《捕蛇者說》中彷彿鬼子進村一般的弄得雞飛狗跳的都是這些小吏,至於蒲松齡在《夢狼》中則直接把他們當成了吃人的餓狼,而坐在大堂上的官員就是猛虎!

三、老虎吃人故事多,蒲松齡的看法更有深度

還有一種類型的故事就是變成老虎吃人之後,被受害人家屬告官。至於變成老虎的原因也頗為有些無厘頭,而吃掉某個人貌似是提前設定好的,因此故事基本上屬於獵奇範疇之內,但是在蒲松齡的筆下,這個類型的故事變得更加有深度。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晉朝的江夏郡,一個年輕人得了一種發狂的病變成了老虎,幾年之內吃人無數,尤其是吃掉女子之後還把首飾藏起來。變成人之後,還當上了官。有一次和同僚聊天說所經歷的奇異之事,才把變虎吃人的事情說出來,而且連所吃的人姓名都記得。巧合的是受害者的家屬就在同僚之中,於是被扭送官府,餓死監獄中。


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虎視眈眈


第二個故事與之類似,但結局完全不同。晚唐人李復言的《續玄怪錄》中張逢變虎的經歷,貌似就是一念之間。行走在山林之中,見到風景絕佳之處,裸睡草地變成猛虎,恍惚之中覺得應該吃掉福州的鄭錄事。躥行村落不傷人畜,晚上聽驛站人說準備迎接穿淡綠衣服的鄭錄事,就潛伏草叢靜候。不久,果然見一個穿綠衣肥胖男子帶著隨從過來,老虎一躍而起把鄭錄事叼走吃掉,僅剩毛髮和腸子。吃完之後,張逢頓悟,回到當初休息的地方,原地打滾,又變成了人。幾年之後,在揚州旅店和朋友們講述奇異故事,結果一個叫鄭遐的進士跳起來要殺人,因為他就是鄭錄事的兒子。最後地方官的斡旋下,張逢得到了豁免。

張逢在人虎之間自由切換的事情就發生在一天之內,比起江夏少年得病變老虎的故事更有魔幻色彩。至於為何專門等著吃掉鄭錄事,原因不明,貌似是為了獵奇而獵奇,因此無論從故事的完整性和藝術性上來說都不如蒲松齡的《聊齋》。


志怪故事人變成虎,荒誕背後絕非獵奇那麼簡單

向杲,聊齋插圖


在《向杲》的故事中,向杲復仇是因為哥哥被惡霸莊公子打死,投訴無門。想要刺殺,但莊公子僱傭保鏢防護嚴格。向杲長久趴在草叢中,又冷又餓就進入一個道觀,道士給他披上一件衣服,隨後變成了老虎。回到草叢發現了自己的屍體,才知道自己已經死掉。這時候莊公子經過,老虎吃掉了仇人,又被保鏢射殺。向杲後來甦醒過來,回到家中聽說莊公子的事情,就對人說那老虎是自己變的。莊公子的兒子聽說後就去告官,縣令認為這種事情荒誕不經不予理睬。

向杲化虎復仇的故事,可以看做是這個類型故事的一個集大成者。人變成老虎,老虎吃人,已經完全脫離了純粹獵奇的趣味。變化的原因和吃人的緣由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看似離奇的故事背後,是備受欺凌的老百姓對惡勢力的痛恨,恨不得化成兇猛的老虎去復仇,最終把志怪故事上升到更加深刻的社會層面的高度。


---------------------------------------

不獵奇,不跟風,用心思考,從過去的歷史中尋找今天的共鳴。

覺得不錯,就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