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领先企业的失败,其真正的根源不是被市场冷落,而是抗拒创新

一个领先企业的失败,其真正的根源不是被市场冷落,而是因为企业自身掉以轻心——他们抗拒创新,从而难以适应日趋变化的市场需求。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践》

一个领先企业的失败,其真正的根源不是被市场冷落,而是抗拒创新

德鲁克说,企业往往在取得领先地位之后失去警惕。有些企业能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有些企业却因为产品的陈旧而湮灭在市场的潮流中,其中的根源就在于是否有持续促进创新的管理机制。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即便拥有了看起来对手永远不能超越的优势,也不能因为领先而忽视创新机制的推进。

苹果公司是最为重视创新的企业。创新两个字也是大多数人对苹果做出的共同注释。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07年度最具创新能力企业排名中,苹果众望所归的获得全球第一。

苹果高效的创新精神从何而来?1997年,当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重返苹果时,他的任务就是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搭建促进创新的管理机制,尤其在公司管理者推出各种利于创新的制度,被很多人认为乔布斯用行动为问题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乔布斯认为,无论新的建议和创新性想法听起来多么幼稚和可笑,管理者都应给予重视。创新的活动一旦开始,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创新效率。

一个领先企业的失败,其真正的根源不是被市场冷落,而是抗拒创新

为了促进更多创新行为的发生,乔布斯进行了人才机制的改革,并进行了其他方面的调整,例如,他削减了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为4种,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公司的运行成本。乔布斯为苹果重新梳理了管理制度,将管理的核心调整到促进创新上。他本人不仅表现出高效的创新思维能力,还亲身参与到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使下属看到管理层对创新的投入和决心,而且在促动员工创新上作出了表率作用。

在乔布斯回归之前,苹果一直陷在停滞不前的泥潭中。管理专家研究苹果公司的历史发现,离开了乔布斯的苹果和乔布斯主持下的苹果,两相对比,由于创新而取得的效益差别极其明显。他们把苹果公司持续创新的动力归结于乔布斯不遗余力建设的、把促进创新当做重要使命的管理机制。

从乔布斯身上可以看出,管理者如果不能建立起以创新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企业将不会在创新上有任何建树。

一个领先企业的失败,其真正的根源不是被市场冷落,而是抗拒创新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哪些公司成为领先,哪些公司将消失,这是无法预料的。即使是管理专家,也很少能够作出正确地判断。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公司的管理者能否为公司建起持续促进创新的管理机制。企业要想在领先的位置上待得久一些,就必须以持续地创新做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