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稚子皆會吟誦的小詩,看似通俗易懂,其實依然留給我們謎一般的感悟空間。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問答精妙,涵容主客兩端

詩題《尋隱者不遇》,作者賈島。

此詩從詩題到詩句簡單易懂:詩人尋訪隱士,行至其家,遇到立於松樹下的小家童,便問:主人在否?家童答,主人不在,採藥去了。(此第一問答)

問:去哪兒採藥了?答:就在此間山上。(此第二問答)

問:能不能找到他?答:雲霧飄渺,不知哪裡去找。(此第三問答)

歷來評詩者以為,此詩最高妙之處就在於短短二十字中,竟然包含一來一往多次問答。

如《詩法易簡錄》說:

一句問,下三句答,寫出隱者高致。

《增定唐詩正聲》:

李雲:首句問,下三句答。直中婉,婉中直。

《唐詩鑑賞辭典》則進一步分析:

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沈熙乾點評)

認為此詩最佳之處在於化繁為簡,由小童的回答,令讀者反推出尋訪者的提問。不但一掃冗長的弊端,更在凝練中提升了詩境,由逐級追問,表達了訪客心境由期待到失望,繼而又萌生出一線希望,直至徹底失落的過程。

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見《唐詩鑑賞辭典》沈熙乾評)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其實在這一問一答之間,不止反映了尋訪者的心境,更將隱者的身份巧妙地勾勒出來。隱者,即隱逸之高士,他一拋頭露面即銷蝕了這個“隱”字,故以一童子代為“出面”,代為作答。出門也好,入山也好,採藥也好,終歸如玄豹神龍,銷聲匿跡,不見首尾。

正如《唐詩解》所說:

設為童子之言,以狀山居之幽。

又如《唐詩選勝直解》所說:

設為童子之言,以答尋問之意,不必實有此事。不露題字,而意已見。

這樣一來,在一問三答之間,既包含了尋訪者心境起伏的寫照,更蘊含了對隱者身份的描摹,及至嘉許之情;有主觀亦有客觀,有前景亦有背景,有實寫亦有虛寫,可謂絕佳。

恰如《唐詩評註讀本》所言:

此詩一問一答,四句開合變化,令人莫測。

誠然,前人對此詩在問答句上的雋永涵義論述得已是十分精到,然而筆者還是想問:此詩是否還有著以往評詩者未得之妙

賈島詩以“推敲”著稱,讀其詩宜反覆推敲

讀《尋隱者不遇》尤其不應忘記一點,此詩作者是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

蘇軾有詩歌評價賈島:“從今島可是詩奴”,是說賈島和詩僧無可,二人皆苦求詩句字字皆工,為詩歌嘔心瀝血,如詩之奴僕。故在後世,賈島便有“詩奴”之稱。

關於賈島作詩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推敲”這個成語的來歷。

賈島有次想到一句詩“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猶豫將“敲”字改做“推”字,繼而又覺得還是“敲”字好。最後在大詩人韓愈的幫助下,終於選了“敲”字。

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得“僧推月下門”之句,欲改“推”為“敲”,引手作推敲之勢,未決,不覺衝大尹韓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並轡論詩久之。(《唐詩紀事》)

賈島在其《題詩後》一詩中,直接分剖了自己創作時的心境: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其中“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幾乎成了賈島的身份標籤,今人習慣稱他作詩的狀態為“苦吟”,並以此二句概括。然而,其實我們不該忽略了他後面兩句的內心獨白:“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即,“在我如此苦吟之下,倘若還沒有知音者共鳴,我也只得獨臥丘山自賞秋景了。”

那麼,讀者究竟怎樣才能有幸成為詩人賈島的知音呢?這就要求我們也應如他那樣,對字句細細推敲,探究其中最深刻、最合理的意境。

現在,就讓我們把“推敲”的精神用在探求這首《尋隱者不遇》的隱秘含義上吧。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隱者,所採何藥,所隱何山?

《尋隱者不遇》文雖短少精煉,信息量卻非常之大,彷彿一個謎面簡短的謎語,能讓人浮想聯翩,費盡猜疑之力。

《唐詩正聲》:自是妙音,所謂不用意而得者。

首先,可知隱者雖然難得相見,卻是有作為有身份之人,至少可以確定:他是一位採藥者!

由此,讀者便會生出一個疑問:他採藥做什麼?

是以此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呢,還是自己用來養性延年,抑或兼而有之?

詩中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但又隱隱透出了答案。

隱者,多是指拋卻塵世間的功名利祿,超然物外、追求仙佛境界的高人。故此,在古典詩文中,但凡將“採藥”與“隱者”相聯繫,並不是指採摘凡間治病之藥,而是指採取長壽成仙之藥。

在古詩文中出現“採藥”一詞,往往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而是一個典故,講的是東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的故事。

龐德公不肯接受劉表做官的邀請,甘願與妻兒隱居鄉間,後來,他與妻兒一同入山採藥,從此消失不見。事見晉人皇甫謐《高士傳》:

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嘆息而去。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反。

這段典故叫做“採藥龐公”,或者“偕隱鹿門”,以龐德公採得仙藥,與妻兒一起在鹿門山成仙事泛指隱士成仙。可見,《尋隱者不遇》談及隱者採藥,不是泛指而是特指;詩中的隱者,正如龐德公一樣,是堅決不肯入仕求官的高士,他“入山採藥”即是求仙之舉。

隱者或許已經現身

眾所周知,詩無達詁,即便解釋得條分縷析,詩詞依然有它其若隱若現,似有若無的一面。特別是這首專寫隱者之詩,尤其不可事事分明,否則隱逸之氛圍也就蕩然無存了。

故此,此詩還有一層欲說還休的境界:“或許隱者,隱而未隱;或許訪者,不遇而遇……”

既然隱者所採之藥為仙藥,而仙藥之作用,無外乎讓人長生不死,永葆青春,乃至返老還童。在此詩中,恰恰包含著這樣一類“長壽、駐顏”的意象。

  • 其一,“松樹”

松,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一直是長壽、不老的象徵,這毋庸多言。《論語》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此外,松還是隱士的象徵。古代傳說有一仙人名為“赤松子”,是神農時代行雲布雨的仙人,他有時隱匿於仙境,有時又現身於人間。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冰玉散,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至昆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搜神記》)

漢初名相張良,在輔佐劉邦取得天下之後,不願為官,甘心隱居,他稱自己要效仿古時候的赤松子,不樂人間榮華,只為求仙得道。

留侯(張良)乃稱曰:“……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史記》)

由此可見,全詩首字以“松”字入,其與隱者主題的聯繫真是妙不可言。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 其二,“童子”

《而庵說唐詩》說:

夫尋隱者不遇,則不遇而已矣,卻把一童子來作波折,妙極!

說直白點就是,你沒見著人就回去吧,偏偏跟個小童子有問有答,真是別有情致。全詩以小童子撐起局面,表面上看是一個家童代為應答,平添詩中生趣,僅此而已。可深思之下,似乎又有著隱者已然成仙得道,此刻返老還童的意趣暗示。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在古代典故中,仙人化為小童的故事很多,例如“八公化小童”的故事。

相傳淮南王劉安好仙術,曾有八位老者求見,劉安的門客說:我家王爺所好是長生駐顏之術,你們這些糟老頭子還是請回吧。話剛說完,八位老者竟然全變成十四五歲的小童子。過了一會兒,他們又都變回老者模樣。門人大驚,趕緊進去通報。

忽有八公,皆鬚眉皓素,詣門希見。門者曰:‘吾王好長生,今先生無駐衰之術,未敢相聞’。八公鹹變成童,王甚敬之。(《水經注》)


八公皆變為童子,年可十四五。……八童子乃復為老人。(《神仙傳》)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另一則故事更加廣為人知,是《水滸傳》開篇所講洪太尉尋訪張天師之事。

洪太尉奉天子之命去龍虎山請張天師入朝祈禳,屢遭兇險波折後,在山凹處遇到一個騎牛吹笛的小道童,便問可知張天師在何處。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吹著鐵笛,轉過山坡去了。洪太尉到達山頂道觀,說起來時經歷,道士告訴他:“太尉可惜錯過,這個牧童,正是天師。”

整個故事讀來委婉有致,一個小童子形象把張天師的神異完全渲染出來。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在那些奇幻的神仙故事中,仙人可能即是小童,小童可能就是仙人。一個稚氣未脫的總角小童,反倒更映襯出神奇的仙家氣象。

如此看來,《尋隱者不遇》中的小童說不定正是隱者本人呢,尋訪者不是沒有遇見隱者,而是當面錯過了……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尋隱者不遇》中的隱者其實已然現身

現在再來回顧全詩,當又有新的一重境界。

首句“松下問童子”:或許隱者已現,只是仙家之趣,凡人不識,這一問,便是通篇之疑問;

二句“言師採藥去”:初見隱者本色,遠離紅塵,不問世事,採長生之藥于山林;

三句“只在此山中”:大凡隱逸者,必如漢末龐德公之仙隱鹿門山;

末句“雲深不知處”:雲騰霧繞,虛無縹緲……以此做結,言有盡而意無窮。

參考書目:《唐詩鑑賞辭典》《唐詩正聲》《史記》《神仙傳》等。


感謝圖片原創者,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